• 73.00 KB
  • 2024-03-28 发布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 ‎1.《孔乙己新传》:生活在新时代的孔乙己,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诸多重大公共决策的现象,到省城进修电脑技术并免费教授给鲁镇人民。如今,鲁镇人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当地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体现出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总体作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孔乙己新传》是人们结合现代生活对原有文化进行的改编,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与题意无关,排除;在《孔乙己新传》中,人们通过网络推进重大公共决策,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③符合题意;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④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的发展有是不同步。‎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民主法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则出自外交部的招聘广告引发疯狂转载和热议。当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①正确且适合题意;这则出自外交部的招聘广告引发疯狂转载和热议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正确且适合题意;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经济和科技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①说法错误。‎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一定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②说法错误。‎ ‎③④: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这表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综合国力 ‎(1)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资源力量,科技力量等等,通俗的说硬实力是指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硬实力是有形的载体,软实力是无形的延伸。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强盛的软实力,恰是一种硬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提升软实力比提升硬实力更为困难。‎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称,中国珠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珠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③有利于促进珠算的推广应用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中国珠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②说法错误,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的是庆祝民族节日; ③不合题意,珠算属于文化遗产,基本不再使用。 故选:B。‎ ‎5.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根据材料中的“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可知,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正确。‎ ‎②: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说法太绝对,②错误。‎ ‎③: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适合题意。‎ ‎④:材料没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B。‎ ‎6.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后,全党上下立刻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 传统习俗要在变革中发展 D. 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答案】B ‎【解析】‎ ‎【详解】A: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材料与此无关,A不合题意。‎ B: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B符合题意。‎ C:材料没有涉及到传统习俗,C不合题意。‎ D:材料也没有涉及到传统思想,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7.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电商将青花面盆销往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现代技术的发展促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不体现大众传媒的作用,①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8.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文化价值的实现受到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①中“取决于”表述错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②表述片面。汉语拼音“中为洋用”‎ 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些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③④正确。故选D。‎ ‎9.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无直接关联,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作用,不选。该市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不仅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而且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10.2016年2月,国务院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通过客户端人们发现:大量的公文和数据变成了明快易读的图表说明;“政策红包你抢到了吗”“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的生活”——这样的政策信息更接地气;“我向总理说句话”起到了汇民意、聚民智的作用。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②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 ‎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务院移动客户端上,大量的公文和数据变成了明快易读的图表说明;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说明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文化创新的最终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①④适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②③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 ‎11.随着E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现象。“汉字危机”‎ ‎①使人类文明失去了传承的最基本载体 ‎②不利于系紧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 ‎④启示我们应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使人类文明失去了传承的最基本载体,与事实不符。②③符合题意,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现象。“汉字危机”不利于系紧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④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我们应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故答案为D。‎ ‎【点睛】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2.‎2018年4月28日,《茉莉花开满神州•江苏民歌大会》第二季在南京唱响。《拔根芦柴花》、《九九艳阳天》、《杨柳青》、《莫愁啊莫愁》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曲调在积极吸取各地民歌精华后,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民歌大会。材料表明:‎ ‎①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同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自然环境决定区域文化特性 ‎ ‎④各区域的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曲调在积极吸取各地民歌精华后,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民歌大会,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②④项符合题意;中华各地文化在交流中渐趋融合,但依然保留各自特色,而不是逐渐同一,①项说法错误;自然环境影响区域文化特性,而不能决定区域文化特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2)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 ‎13.笙是我国一种古老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A. 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 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笙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寄托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不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存的作用,AC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14.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天,弘扬“红船精神”需要:‎ ‎①我们人人应成为“红船精神”的创造者、传播者、建设者 ‎②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③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使“红船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在今天,弘扬“红船精神”需要我们人人应成为“红船精神”的创造者、传播者、建设者;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使“红船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②不符合题意,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红船精神”无直接关系。③错误,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故答案为B。‎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打破了,其他防线就难守得住。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 ‎①坚持开放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②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③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④坚持多元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不涉及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②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启示我们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④错误,材料主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指导思想事关文化建设的方向,不能多元化。故答案为B。‎ ‎【点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扬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需要全体人民广泛参与。⑤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及文化事业。‎ ‎16. 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会削弱大众文化的影响,故②不选;主流媒体的宣传会影响,但不是决定文化的发展,故④不选;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①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7.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成为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并非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①说法错误;④中“确立了……话语主导权”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8.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19.面对中国股市的跌宕起伏,新浪网友发表评论说:“股市是变幻莫测的,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④体现了孤立、静止的观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股市是变幻莫测的,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③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也未涉及体现了孤立、静止的观点。故答案为A。‎ ‎【点睛】‎ ‎(1)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属于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属于可知论。‎ ‎20.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心也跟着乱起来。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观点的是(  )‎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 ‎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 ‎③放下狭隘:心宽前路必然宽 ‎ ‎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心态“决定”成或败,心宽前路“必然”宽,都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奋斗改变命运”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没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行动才有收获”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②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网络虽然无边界,但在这一公共领域应该有底线;规则越健全,发展就越成熟,就越能减少“负效应”,释放“正能量”。这一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③人们可以发挥思维作用,吃透规则,按规则办事 ‎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通过实践能够把人头脑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存在,②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规则是主观的,③‎ 说法错误;人们对网络的认识说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不断深化发展的;通过规范网络规则,释放正能量,减少负效应,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①④说法正确。该题选B。‎ ‎22.“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认识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④认识来源于实践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正确,“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体现了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错误,认识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③正确,“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说明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④不符合题意,题意强调的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故④与题意不符。 故选:D。‎ ‎23.“宇宙间若没有鸟或蜂蚁,不过是没有鸟或蜂蚁。但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间即没有解,没有觉,至少是没有较高程度的觉解,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下列表述与此段话意思相近的是 A. 我思故我在 B.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C. 物是观念的集合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宇宙间因人的存在而有觉解,变得有生机和美丽,赞美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强调意识决定物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4.《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正是由于管仲正确认识了马有“识途”的功能,并利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才解决了迷路问题,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物质,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5.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认识世界要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认识世界要从实际出发,②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实践决定认识,不体现认识的反作用,①项与题意不符;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不具有反复性,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6.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改革经历了——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材料表明高考改革经历了--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说法错误,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的表述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 ④不合题意,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27.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概念、真理的含义。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属于认识范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故①错误;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因此,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故②符合题意;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因此,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是不完美的、片面的,多个认识主体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更有助于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故③符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现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而非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 ‎(2‎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8.作为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姹紫嫣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②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④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 ②③符合题意,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这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错误,意识活动不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故选:B。‎ ‎【点睛】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9.近日,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新发现,他们利用VLT望远镜观测到一颗恒星的光在通过一个巨大黑洞附近时出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测的那种弯曲,首次证明了相对论在超质量黑洞强引力场下的有效性。这表明 ‎①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的实际意义在于服务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实践的含义。②符合题意,新的VLT望远镜推动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体现了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③符合题意,科学观察证明了相对论的观点,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不合题意,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故选D。‎ ‎【点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有: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1、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0.2019年10月8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摄氏度。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到了203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高出啊1.5摄氏度一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这表明(  )‎ ‎①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实现的,①说法错误。‎ ‎②:材料未体现事物发展的方向问题,②不合题意。‎ ‎③④: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到了203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5摄氏度,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这表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31.以下内容节选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5万官兵、160余架飞机、580台套装备、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威武雄壮,震撼人心,看得人热血沸腾,斗志满满。兴奋激动之余,我们再来看看70周年大阅兵让我们收获了什么。第一:致敬历史,全体中国人上了一堂宝贵的爱国教育课。大阅兵,是对70年辉煌历史的致敬。在大阅兵中,战旗方队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展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这既是对革命先烈和战斗英雄的致敬,也是向我们党和军队的“苦难辉煌”致敬。第二:彰显国力,14亿中国人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70年前,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我们只有17架飞机。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此次大阅兵,160余架飞机振翅长空,傲视苍穹!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此情此景,14亿中国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第三:检验全军,全面重塑后的人民军队战力提升。大阅兵中最惊艳的莫过于首次亮相的“快递小哥”东风-41核导弹,彰显了我国最先进最具有威慑力大国长剑的重要地位。人民军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保家卫国、捍卫国家利益,人民军队有决心也有能力!第四:宣示决心,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70年来,中国军队的世界贡献有目共睹。中国军队越强,为世界和平提供的正能量就会越多。此次阅兵首次安排了维和部队方队参阅,就是向这群勇士致敬,就是向世界宣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履行大国责任的担当。‎ 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会影响人的认识和行动,优秀文化还能塑造人。本次盛大阅兵震撼人心,让人热血沸腾,激发国人努力奋发、砥砺前行。‎ ‎②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阅兵仪式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国民的爱国热情,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 ‎③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阅兵仪式有利于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本次大阅兵不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文化实力,还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请考生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试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并转化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本次盛大阅兵震撼人心,让人热血沸腾,激发国人努力奋发、砥砺前行”。可从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角度来分析说明。‎ 本次大阅兵不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文化实力,还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可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角度分析说明。‎ 阅兵仪式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国民的爱国热情,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可从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角度分析说明。‎ 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角度分析说明。‎ ‎【点睛】本题是原因、意义类主观题,此类试题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原因......的依据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等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指出教材中的理论原因,还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有的还要回答不这么做的危害。另外要注意高考政治的时政性。考生要审好题,明确设问中的主体和知识范围,然后结合材料一一回答。此类试题回答要注意以下几步:审设问定范围、想理论调知识、读材料找关键、组织语言写答案。‎ ‎32. 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 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合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案】①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立足国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做到了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是如何做类的解答题。本题的难度并不大,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和我们所学的知识分别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微商作为电子商务新业态的新兴代表,属于社会化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它以个体为元素,以移动互联网及社会化的传播为载体,完成商品和交易的电子商务过程。微商与传统行业的零售以及PC端的电商体系,三者是相对的、稳定的、并存的,而且各具优势,进而互补。从2013年微商开始兴起到今天,微商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而是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微商产品、微店、微商团队和个人、微商平台、微服务在内的一个生态系统,甚至已发展为一种商业模式。“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早期微商中确实有个别人为了暴利,大肆销售三无产品,突破商业道德底线,用不良产品和服务影响了整个生态链。2015年7月,以“诚信微商,共同打造微商绿色生态圈”为主题的2015中国微商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微商体系要进行自我净化和提升;呼吁青年创业者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要严以自律,提升自己。 ‎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我国微商为什么能够迅猛发展。‎ ‎(2)请运用相关知识,为即将成为微商或者已经是微商的更多年轻人,如何更好的发挥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1‎ ‎)①联系是普遍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要善于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每一个微商都要为社会诚信建设做贡献。②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微商以个体为元素,以互联网为载体,形成了电子商务新业态,这就是善于把握和利用有利条件的结果。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微商个体和微商平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才共同发展壮大。④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我们要善于分析和利用各种条件,建立新的联系。微商们正是充分把握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充分利用创业的时机,才不断推动微商事业迅猛发展。‎ ‎(2)方法论建议:可围绕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实践、坚持联系的观点等多角度提建议。‎ ‎【解析】‎ ‎【分析】‎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我国微商为什么能够迅猛发展,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学生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对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早期微商中确实有个别人为了暴利,大肆销售三无产品,突破商业道德底线,用不良产品和服务影响了整个生态链”“出微商体系要进行自我净化和提升”可知联系是普遍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要善于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材料“它以个体为元素,以移动互联网及社会化的传播为载体,完成商品和交易的电子商务过程”可知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材料“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微商产品、微店、微商团队和个人、微商平台、微服务在内的一个生态系统,甚至已发展为一种商业模式”可知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根据材料“移动互联网及社会化的传播为载体”可知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我们要善于分析和利用各种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2)本题要求为即将成为微商或者已经是微商的更多年轻人,如何更好的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本题属于建议类主观题,具有开放性,可围绕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等角度提建议。‎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我国微商为什么能够迅猛发展,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题指向是分析我国的微商为什么能够迅猛发展,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2‎ ‎)本题请考生运用相关知识,为即将成为微商,或者已经是微商的更多年轻人,如何更好的发挥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知识,问题指向是为即将成为微商,或已经是微商的更多年轻人,如何更好的发挥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求出两条方法论建议,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实践、坚持联系的观点等多角度提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就可得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