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0 KB
- 2024-03-27 发布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
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分子中,含有 2个π键的是( )
①HCN;②H2O;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⑦CO2;⑧CCl4
A.①②③⑤ B.①③⑥⑦
C.③⑤⑥ D.①②⑦
解析:分子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 1个σ键和 1个π键,三键中含有 1个
σ键和两个π键。HCN、N2、C2H2、CO2 的结构式分别为 H—C≡N、N≡N、
H—C≡C—H、O===C===O,分子中均含有两个π键。C2H4 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分子中只含有 1个π键。H2O、H2O2、CCl4分子中只含有σ键,不含
π键。
答案:B
2.下列分子是手性分子的是( )
A.CH3CH2OH
B.HOOCCH(OH)CHClCOOH
C.CFCl3
D.HOCH2CH(OH)CH2OH
解析:若碳原子连接 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为手性碳原子。含有手
性碳原子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B项有机物分子的中间两个碳原子均为手性碳原
子,其余有机物分子中均不含手性碳原子。
答案:B
3.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以 sp3杂化且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CCl4 B.BF3
C.CO D.NH3
解析:A.CCl4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4+1
2
×(4-4×1)=4 且不含孤电子
对,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 sp3采用杂化,故 A错误;B.BF3
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为 3且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
中心原子采用 sp2杂化,故 B错误;C.CO中 C原子形成 1个σ键,有 1对孤电子
对,为 sp杂化,故 C错误;D.NH3中 N原子形成 3个σ键,有 1个孤电子对,
为 sp3杂化,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空间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故 D正确。
答案:D
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内,范德华力只存在于分子间
B.冰变为液体水时,共价键没有被破坏
C.液态 HF中存在氢键,所以 HF比 HCl的稳定性强
D.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化学键一定会被破坏或改变
解析:A项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等,可能存在于分子内,也可能存在
于离子之间;B项冰变为液态水时,破坏范德华力和氢键,共价键未被破坏;C
项液态 HF中存在氢键,因此 HF的沸点高于 HCl,但 HF、HCl的稳定性与共价
键有关,与氢键无关;D项有些物质溶于水,化学键未被破坏,如 O2等溶于水。
答案:B
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电子结构的是( )
①光气 (COCl2) ②六氟化硫 ③HCHO ④三氟化硼 ⑤PCl3 ⑥PCl5
⑦NO2 ⑧二氟化氙
⑨N2 ⑩CH4
A.⑥⑦⑨ B.①⑤⑨
C.①④⑤⑦ D.①④⑤⑨
解析:①COCl2中 C 元素化合价为+4,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所以 4
+4=8,C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O元素化合价为-2,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所以 2+6=8,O 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为 7,所以 1+7=8,Cl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
故①正确;②六氟化硫(SF6)中 S元素化合价为+6,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
所以 6+6=12,S原子不满足 8 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F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为 7,所以 1+7=8;F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故②错误;③HCHO中含
有 H原子,H原子最外层满足 2电子结构,故③错误;④三氟化硼(BF3)中 B元
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3,所以 3+3=6,B原子不满足 8电子
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所以 1+7=8,F原子满
足 8电子结构,故④错误;⑤PCl3中 P元素化合价为+3,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为 5,所以 3+5=8,P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为 7,所以 1+7=8,Cl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
构,故⑤正确;⑥PCl5中 P元素化合价为+5,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5,所以 5
+5=10,P原子不满足 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为 7,所以 1+7=8,Cl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故⑥错误;⑦NO2中 N元素化
合价为+4,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5,所以 4+5=9,N原子不满足 8电子结构;
O元素化合价为-2,O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所以 2+6=8,O原子满足 8电
子结构,故⑦错误;⑧二氟化氙(XeF2)中 Xe 元素化合价为+2,Xe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为 8,所以 2+8=10,Xe原子不满足 8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
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所以 1+7=8,F原子满足 8电子结构,故⑧错误;
⑨N2中两个 N原子最外层都达到 8电子结构,故⑨正确;⑩CH4中分子中 H原
子最外层满足 2电子结构,故⑩错误。
答案:B
6.老鼠能在多氟碳化物溶液内部潜水游动,科学家预测多氟碳化物可能成
为血液的替代品。全氟丙烷(C3F8)是一种常见的多氟碳化物,下列对该物质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
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B.原子半径 C比 F的小
C.全氟丙烷分子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解析: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中 F原子周围也是 8个电子,A项错误;同周期,
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减小,B项错误;全氟丙烷分子中含有σ键,不含
有π键,D项错误。
答案:C
7.有组成不同的 3种含铂配合物,分别是 H2[PtCl4(OH)2]、(NH4)2[PtCl6]和
H2[PtCl2(OH)4],在液氨中他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2H2[PtCl4(OH)2]+2NH3
=(NH4)2[PtCl6]+H2[PtCl2(OH)4],关于这 3种含铂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PtCl2(OH)4]具有很强的碱性
B.3种含铂化合物的配位数均为 6
C.3种含铂化合物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D.3种含铂配合物中 Pt的化合价不同
解析:氨气为具有碱性的气体,碱性物质与
H2[PtCl2(OH)4] 反 应 : 2H2[PtCl4(OH)2] + 2NH3 = (NH4)2[PtCl6] +
H2[PtCl2(OH)4],为氨气和外界离子氢离子反应,所以 H2[PtCl2(OH)4]不具有很强
的碱性,故 A错误;B.配合物 H2[PtCl4(OH)2]中,Pt4+为中心离子,Cl-、OH-
为
配体,配位数为 6,(NH4)2[PtCl6]中,Pt4+为中心离子,Cl-为配体,配位数为 6,
H2[PtCl2(OH)4]中,Pt4+为中心离子,Cl-、OH-
为配体,配位数为 6,故 B正确;
C.H2[PtCl4(OH)2]和 H2[PtCl2(OH)4]为共价化合物,(NH4)2[PtCl6]为铵根离子与外
界离子形成的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 C错误;D.配合物 H2[PtCl4(OH)2]中,Pt4
+
为中心离子,(NH4)2[PtCl6]中,Pt4+为中心离子,H2[PtCl2(OH)4]中,Pt4+为中心
离子,Pt的化合价都为+4价,故 D错误。
答案:B
8.已知 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极性分子,而 H2S、NH3、NO2、
SF4、BrF5都是极性分子,由此可推出 ABn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 )
A.ABn型分子中 A、B均不含氢原子
B.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必小于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ABn型的价电子对数等于 n
解析:当 ABn 型分子的价电子对数等于 n 时,分子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形成非极性分子,D项正确。当 n=2、3、4、5、6时,ABn型分子分别为直线
形、平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三角双锥、正八面体,C 项错误;CH4是 ABn
型的非极性分子,A 项错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 B元
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SO3和 BF3,B项错误。
答案:D
9.下列分子所含原子中,既有 sp3杂化、也有 sp2杂化的是( )
解析:乙醛中甲基中碳原子采取 sp3杂化,醛基中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丙
烯腈中碳碳双键的两个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另一个碳原子采取 sp杂化;甲醛中
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丙炔中甲基碳原子采取 sp3杂化,碳碳三键中 2个碳原子
采取 sp杂化。
答案:A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2O和 H2O2两种分子中 O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
B.NH3和 NH +
4两种粒子的空间结构相同
C.SO 2-4 和 ClO -
4两种粒子的键角相等
D.SO2和 O3两种分子是等电子体
解析:A.H2O 中 O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1
2
×(6-2×1)=4 且含有 2
个孤电子对,所以 O原子采用 sp3杂化,H2O2中 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
1
2
×(6-2×1)=4,且含有 2个孤电子对,所以 O原子采用 sp3杂化,两者杂化方
式相同,故 A 正确;B.氨气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1
2
×(5-3×1)=4 且含有 1
个孤电子对,所以 N原子采用 sp3杂化,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结构,铵根离子
中氮原子含有 4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采用 sp3杂化,属于正四面体结
构,两者空间结构不同,故 B错误;C.SO 2-4 中,价层电子对数=σ键个数+
1
2
(a
-xb)=4+1
2
×(6+2-4×2)=4,含孤电子对数为 0,杂化轨道数 4,采取 sp3杂
化,分子形状为正四面体形,ClO -
4中价层电子对个数=4+1
4
×(7+1-4×2)=4,
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形,两者键角均为 109°28′,故 C正确;D.
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粒子是等电子体,SO2和 O3原子个数均为 3,价电
子数均为 6×3=18,故属于等电子体,故 D正确,故选 B。
答案:B
11.常温下,NCl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下列对
NCl3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Cl3中 N—Cl键键长比 CCl4中 C—Cl键键长短
B.NCl3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C.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
D.NBr3的沸点比 NCl3的沸点低
解析:A.C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 N原子的原子半径,所以 CCl4中 C—Cl键
键长比 NCl3中 N—Cl键键长长,故 A正确;B.NCl3中 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5+
化合价的绝对值 3=8,所以 N原子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NCl3中 Cl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 7+化合价的绝对值 1=8,所以 Cl原子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故 B正确;
C.NCl3的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结构不是正四面体结构,NCl3分子空间构型
不对称,所以 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故 C正确;D.无氢键的分子晶体中物质的
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所以NBr3比 NCl3
的熔沸点高,故 D错误。
答案:D
12.已知信息:[Cu(NH3)4]SO4的电离方程式:[Cu(NH3)4]SO4===[Cu(NH3)4]2
++SO2-4 。具有 6个配体的 Co3+的配合物 CoClm·nNH3,若 1 mol此配合物与足量
的 AgNO3溶液反应只生成 1 mol AgCl沉淀,则 m、n 的值分别是( )
A.m=1、n=5 B.m=3、n=4
C.m=5、n=1 D.m=3、n=3
解析:据配合物的化学式 CoClm·nNH3,依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可知 m=3。
从[Cu(NH3)4]SO4的电离方程式受到启发——配合物离子很难电离。“1 mol此配
合物与足量的 AgNO3溶液反应只生成 1 mol AgCl沉淀”说明化学式中“界外”
有一个 Cl-,所以配合离子中有 2个 Cl-;所以配离子中还有 4个 NH3方形成 6
个配体。
答案:B
13.已知结构为正四面体形的离子 E和直线形离子 G反应,生成三角锥形
分子 L和 V形分子M(组成 E、G、L、M粒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 10),反应
过程用下图表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四中粒子中都只含有极性键
B.L、M都是极性分子
C.L易溶于水,是因为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D.E、L、M的中心原子都采取 sp2杂化
解析:由图中转化关系推测,E、G、L、M粒子分别为 NH+
4、OH-
、NH3、
H2O,都是 10e-粒子,NH3、H2O均为极性分子。NH3易与 H2O形成分子间氢键,
因此 NH3易溶于水,E、L、M的中心原子都采取 sp3杂化。
答案:D
14.丙氨酸(C3H7NO2)分子为手性分子,它存在手性异构体,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丙氨酸的两种手性异构体(Ⅰ和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和Ⅱ分子中均存在 2个手性碳原子
B.Ⅰ和Ⅱ呈镜面对称,具有不同的分子极性
C.Ⅰ和Ⅱ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不含非极性键
D.Ⅰ和Ⅱ的化学键相同,但分子的性质不同
解析:Ⅰ和Ⅱ分子中都只含有 1个手性碳原子,都是极性分子,分子中都含
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二者互为手性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答案:D
1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 A、B、C、D、E五种
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与 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 AB2-3 、A2B2-4
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E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C.D在过量的 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 DB3
D.由这 5种元素中的几种形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不少于 4种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知 A、B、C、D、E 对应分别为 C、O、F、S、Cl。C
和 O可形成的阴离子有 CO2-3 、C2O2-4 ,HF由于存在分子间氢键它的沸点比 HCl
高,由这 5种元素中的几种形成的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有 CO2、CS2、CF4、
CCl4、SO3等,不少于 4种,故 A、B、D项正确。S在过量 O2中燃烧的产物为
SO2,C项错。
答案:C
16.有 X、Y、Z、Q、T五种元素,X 元素原子的M能层的 p轨道上有两
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3d64s2,Z元素原子的 L
电子层上 p轨道有一个空轨道;Q元素原子的 L能层的 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
子;T元素原子M能层上 p轨道有 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元素有一种单质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B.ZQ分子中含有 1个σ键和 2个π键
C.X和 Q元素能形成两种只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Z与 X、Q元素均能形成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解析:由题意可知,X、Y、Z、Q、T分别为 S、Fe、C、O、P元素。A项
P元素形成的白磷(P4)为正四面体结构;B项 CO的结构为 C≡O,分子中含有 1
个σ键和 2个π键;C项 S和 O 元素形成 SO2和 SO3两种化合物,前者为极性分
子,后者为非极性分子;D 项 C 与 S、O 元素可形成直线形非极性分子,即
O===C===O、S===C===S。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个小题,共 52分)
17.(6分)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
减小。D能分别与 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M、N、W,且在M、N、
W分子中,A、B、C 三原子都采取 sp3杂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
符号表示)。
(2)M 是含有___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的__________分子(填
“极性”或“非极性”)。
(3)N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简述其易液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W 分子的 VSEPR 模型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W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__。
(5)AB-离子中和 B2分子的π键数目比为____________。
解析:(1)氢元素能够与第二周期的元素形成 10电子分子,由于均为 sp3杂
化,A、B、C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 A、B、C为碳、氮、氧。M、N、W分
子分别为 CH4、NH3、H2O。
(2)甲烷中的碳氢键为极性键,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4)水分子中的氧为 sp3杂化,VSEPR模型为四面体结构,但是由于还有两
对孤电子对,故空间构型为 V形。
(5)CN-
和 N2中存在三键,故二者的π键数之比为 1∶1。
答案:(1)C<O<N (2)极性 非极性
(3)NH3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4)四面体形 V形
(5)1∶1
18.(8分)有 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
于 30)。A的基态原子 2p能级有 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 2p能级有 1个单电
子;E的内部各能层均排满,且有成单电子;D与 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 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单质分子中π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
(3)A、B、C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
表示)。
(4)B 元 素 的 氢 化 物 的 沸 点 是 同 族 元 素 中 最 高 的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A 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 A原子的杂化类型
是________。
解析:(1)A的基态原子的 2p轨道有 3个单电子(即 2p3),则 A是氮元素;C
的基态原子的 2p轨道有一个单电子的元素可能是 B或 F,因原子序数大于氮,
故 C元素是氟,B元素必为氧;因 E的内部各能层均排满,是 Na 或 Cu,而 D
与 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 2,所以 D、E分别是 Ca和 Cu。
(2)N2中存在 N≡N键,其中有一条σ键和两条π键。
(3)氮原子的 2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较稳定,使其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
答案:(1)3d104s1 (2)2 (3)F>N>O
(4)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5)三角锥形 sp3
19.(8分)已知 H和 O元素可以形成 H2O和 H2O2两种化合物,试根据有关
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物质。用球棍模型表示的水分子结构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已知 H2O2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氢原子
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两个氧原子在书脊位置上,书页夹角为 93°52′,
而两个 O—H键与 O—O键的夹角均为 96°52′,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H2O2 分 子 结 构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2分子是含有________键和________键的________(填“极性”或“非
极性”)分子。
③H2O2 难 溶 于 CS2 , 简 要 说 明 理 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H2O2 中 氧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是 ________ , 简 要 说 明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H2O 分子中 O 原子有 2 对σ键电子对和 2 对孤电子对参与排斥,
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则水分子为 V形(或角形)结构。
(2)由 H2O2的空间构型图可知,H2O2是极性分子,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
非极性键,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2O2难溶于 CS2。
答案:(1)B
(2)①H—O—O—H ②极性 非极性 极性
③因 H2O2为极性分子,而 CS2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2O2
难溶于 CS2
④-1价 O—O键为非极性键,而 O—H键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氧,
故氧元素为-1价
20.(8分)A、B、C、D四种元素,其中 A、B、C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
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相同,BO -
3含有 32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 2 个,C的阴离子与 D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C和 D可形成化合物 D2C,完成下列问题:
(1)A、B、C、D 四种元素的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A、B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结构式为
________,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A、B、C可形成两种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分
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D2C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________。
解析:A只能为 H;BO -
3含 32个电子,则 B的质子数 Z=32-8×3-1=7,
则 B为 N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 2 个电子的元素为 S,即 C 为 S;由
D2C知,D为ⅠA族元素,D+
与 S2-电子排布相同,则 D 为 K;N、H、S形成
的化合物中含离子键,则必含 NH+
4,即形成(NH4)2S、NH4HS。
21.(10分)(1)水分子间存在一种“氢键”(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的作
用,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 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正
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表示:
①1 mol冰中有______mol 氢键。
②在冰的结构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 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在冰晶体
中除氢键外,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1)。已知冰的升华热是 51 kJ·mol-1,则
冰晶体中氢键的能量是________kJ ·mol-1。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也与氢键有关。请判断 NH3溶于水后,形成
的 NH3·H2O的合理结构是__________[填图(2)中的序号]。
(2)图(3)折线 c 可以表达出第________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
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 a和 b,你认为正
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烃 CH4 CH3CH3
CH3
(CH2)2C
H3
硝基苯酚
沸点 -164 -88.6 -0.5 熔点/℃ 45 96 114
/℃
由 这 些 数 据 你 能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至少写 2条)。
解析:(1)①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 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故每个水分子形成
的氢键数为 2;②(51 kJ/mol-11 kJ/mol)/2=20 kJ/mol ③从一水合氨的电离特点
确定。
答案:(1)2 ②20 ③b (2)ⅣA b 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
用力越强,故沸点越高;当有机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熔
点变低;当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点升高
22.(12分)A、B、C、D、E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已知: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 ns2npn+1;C的 p能级上未成对的电子比 B少
一个;D的二价阳离子与 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与 D同周期且 E
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B与 A的单质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回
答下列问题。
(1)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与 E 化合时原子间以________键相结合,D 与 C 化合时原子间以
________键相结合。
(3)写出 A、C的单质直接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与 E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与 B形成化合物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成键,其立体结构为
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解析:由 B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 ns2npn+1可推知,短周期中符合条件的为 N:
2s22p3,S:3s23p4,又因为 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知 B
为氮元素;C的 p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比 B少一个,则 C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应为
2s22p4,为氧元素;D的二价阳离子与 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
D为Mg。E与 D同周期且 E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故 E为第三周期中原子
半径最小的 Cl,而与 N2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单质为 H2,即 A为 H元
素。
答案:(1)1s22s22p3 (2)共价 离子
(3)Cl2+H2O===H++Cl-+HClO
(4)sp3 三角锥形 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