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00 KB
- 2024-03-23 发布
(一)外交政策
⒈含义: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⒉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区别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⒈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⒉主要内容:
⑴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战略伙伴关系,是一种不针对第三国、不搞对抗,推动平等合作的正常国家关系,是政治对话关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盟关系。如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中蒙)、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中美)、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日)、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中法)、迈向21世纪的重要伙伴关系(中德)、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盟、南非),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阿联酋,中国土库曼斯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巴基斯坦)。
⑵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首要目标是两个概念: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有国内和国际两个层次;其中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与联合国的宗旨的区别
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我国的外交成就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导力量。
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⒈含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和平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在自己发展中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
⒉原因:
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决定了我国绝不能依靠侵略来获得自己的发展。
⑵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国家利益决定的。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和平发展道路,可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和要求。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⑷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⑸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应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⑹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充分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⑺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⒊措施:
⑴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抓住机遇,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快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
⑶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⑷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⑸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考向一 我国的外交政策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的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主要表现在: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为确立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典例1】“仁者,以天下为己责也。”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这“两个引导”
①将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
③表明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意味着中国将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向二 全面理解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既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又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而且也符合全人类的最高利益,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④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大责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意义
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有利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经济意义
①拓宽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②可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国际竞争能力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
(1)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外交活跃,国际地位上升,国力不断增强,而中国一向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这就不利于西方少数国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利于少数国家在国际上只顾自身利益而推行的外交政策。
(2)这也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表现,少数西方国家担心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也不利于西方国家在世界推行资产阶级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观念,不利于少数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图谋。
(3)西方少数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是别有用心的,妄图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破坏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任意干涉别国内政,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目的。其实质是要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搞垮社会主义的中国。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要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典例2】“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会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冲突变得不可避免。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中国没有“逢强必霸”的基因,是因为
①坚持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地位
③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1.2017年3月23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提出了“共同坚持和平发展、大力促进创新发展、携手引领开放发展、积极践行共享发展、努力推动公正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这说明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经济全球化让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性
③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欧美被分拆成不同的子项目,从“军事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环境威胁论”“间谍威胁论”,到现在的“黑客威胁论”,不一而足。如果让你对“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进行反驳,可以用到的观点是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③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的宗旨原则
④我国积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据联合国统计显示,连年战乱已导致叙利亚超过25万人丧生,100多万人受伤,650多万人沦为境内流离失所者,约450万人逃往境外避难。6年战火,令叙利亚成为各种政治力量博弈的焦土。叙利亚问题和谈各方2017年5月16日重聚日内瓦开始进行第六轮“实质性”和谈。中方欢迎各国为谋求政治解决而展开的新一轮斡旋,支持联合国主导的政治解决进程。叙利亚战乱问题表明
①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②和平是促进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一曲霓裳羽衣曲,几番塞外羌笛声。“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让世界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唐王朝”。它背后体现的是我国既有大国外交的良性互动,又有周边外交的精耕细作;既有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命运相通,又有多边外交的积极运筹的一整套有理念支撑、有策略推进的战略布局。由此可见
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逐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了我国对外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③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由竞争、冲突转向合作,国家利益逐步趋同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世界和平已然到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7年5月15日凌晨,朝鲜成功试射了一枚弹道导弹,使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用和平的协商方式来解决,不支持美国动武,但是也不支持朝鲜拥有核武器,中方警告双方不要再互相刺激,让半岛局势恶化。这表明中国政府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②与朝鲜结成友好同盟
③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④坚定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针对美韩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反对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这表明
①霸权主义是阻碍全球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增强
④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和平还面临挑战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学*科这表明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我国作为亚投行的最大股东国,完全有资格获得亚投行贷款项目支持。然而我国却作出决定,在亚投行成立初期暂不考虑申请资金支持,并向即将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以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准备。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立场,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③我国综合国力增强,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提高
④帮助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彰显了我国的国际担当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9.“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上述言论表明
①中国坚持开放包容态度,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②中国顺应多极化发展潮流,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
③中国坚持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④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国家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调整了外交布局。这个新布局反映的是“围棋思维”,重大局谋长远,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在对外交往中注重大国战略稳定,周边政治统合,对发展中国家重义轻利、多边舞台优化提升,都表明了中国更加重视战略谋篇布局。下列正确反映这一战略的外交活动有
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②多予少取,化角利益分趣,运筹中美、中俄、中欧等新型大国关系
③坚持“新型义利观”,携手发展中国家构建命动共同体
④谋求利益共识,构建战略联盟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017·全国卷2文综)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6·天津文综)2015年,中国外交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从夯实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到巩固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参与解决伊核问题,到推动巴黎气候大会协议达成;从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进口商品降价,到多国调整对华签证政策,出入境更加方便,中国与世界进入了深度互动。从中可以看出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国际关系时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④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5·天津文综)790多年前,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阳》等曲目,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
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2015·课标卷Ⅰ文综)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各地区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5·福建文综)2015年4月,中国领导人在万隆亚非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此举体现了中国坚持
A.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亚非地区共同发展
B.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和平共处原则,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
6.(2015·广东文综)2015年4月2日,中国海军临沂舰帮助10个国家的225名侨民撤离处于战争状态的也门。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专门行动,也是中国海军首次实施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该行动体现了
A.中国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转变
B.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的形象
C.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决心
D.中国的国际权利和国际义务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D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进行解答。选项②说法明显错误,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在根本利益上不会趋于一致,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排除;选项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故本题选D。
3.B 【解析】和平是促进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方欢迎各国为谋求政治解决而展开的新一轮斡旋,支持联合国主导的政治解决进程,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排除。故本题选B。
4.A 【解析】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①②适合题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基本形式,③是错误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A。
5.B 【解析】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政府根据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这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说明我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故选项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说法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选项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维护领土完整,排除。故本题选B。
6.D 【解析】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①是错误的。中方反对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这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同时说明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和平还面临挑战,②④适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选D。
7.D 【解析】题目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故③④入选。①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②选项夸大了该倡议的重大作用。选D。
8.C 【解析】①选项在题目中没有涉及,故排除。②选项表述不恰当。排除。题目中的表述表明了我国综合国力增强,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提高,帮助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彰显了我国的国际担当。故③④入选。选C。
10.A 【解析】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符合我国外交活动中“周边政治统合”的思维,①正确;“多予少取”是我国针对国内的政策,不是对外的外交政策的体现,②不选;坚持“新型义利观”符合我国的外交战略谋篇布局,③正确;我国坚持不结盟战略,“构建战略联盟”的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选A。
【直通高考】
1.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政策。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不是双边合作,③错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不能说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中心,④错误。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C 【解析】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选②不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利益的差别和对立,所以说
“国际关系时由国家间共同利益决定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C 【解析】题意没涉及世界和平面临的挑战,A不符合题意排除;B本身正确,题意没提到发展,故排除;内蒙古乐团表演的曲目寓意追求和平,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此曲目表达了人民向往和平、爱好和平的愿望,C符合题意入选;题意主要分析内蒙古乐团表演的曲目所蕴含的和平意味,没涉及我国的外交政策,D本身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4.B 【解析】“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我国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道路与价值观念符合独立自主的立场,有利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维护国际新秩序,①④符合题意;②中的“针对第三方威胁”观点不正确;③中的观点不准确,因为我的外交理论和外交实践是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制定的;故本题答案选B。
6.B 【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我国的外交政策并没有转变,仍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海军帮助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的形象,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的行为,只是保护我国公民和其他国家公民的生命安全,并不是要参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海军帮助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是在履行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并不是行使国际权利,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