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0 KB
- 2024-03-23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二十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 在下列各物体中,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
A.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B.研究运动的汽车轮胎的运动情况
C.军训会操中精彩表演的同学 D.研究列车通过一平直的200m隧道时
2. 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 B.时间 C.路程 D.位移
3. 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写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
A.竹排上的人、江岸 B.江岸、竹排
C.竹排上的人、竹排 D.江岸、江岸
4. 某人沿半径为30m的圆形草坪边缘绕跑一圈后回到起点,在跑步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
A.60π m,60 m B.60π m,60π m
C.60π m,0 D.0, 0
5.下列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6.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一定越大
B.加速度改变,速度可能不变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直线运动时,若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小,则加速度一定减小
二、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选错、不答的得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7.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g值大 B.在同一地点,轻和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纬度越高,g值越大
8. 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
9.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D、该物体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不为零
10. 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定,若在2s内速度大小从4m/s变为2m/s,则其加速度大小是( )
A.一定是1m/s2 B.一定是3m/s2 C.可能是1m/s2 D.可能是3m/s2
S/m
S1
S2
O
A
B
C
t1
t2
t/s
D
11. 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关于图象表示的运动过程和物理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0时刻,即开始计时,已经有了位移S1
B、AB段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t1时刻位移为S2
C、BC段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没有变化
D、CD段表示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回到起点,位移为0
12.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对的是( )
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实验题 本题共1小题,共16分.
13.(16分)
(1)打点计时器接 (填交流、直流)电源,当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 秒打一个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试求:
求BD、DF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BD= m/s; VDF=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本题共4小题,共3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一个物体从离地高80m处的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
(2)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
15. (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夹在两木板之间,物体左右两侧与两块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都为0.1.现用一劲度系数为1000N/m
弹簧竖直向上把该物体匀速抽出,弹簧伸长了5cm.现要竖直向下把它匀速抽出,(设两木板对物体的压力不变,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g=10m/s2)求:
(1)压力FN是多大?
(2)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
16.(10分)刹车距离(即图中“减速过程”所经过的位移),是评价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型号汽车在一段马路上的测试结果是:当汽车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下的距离是10m.
(1)求测试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假设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5s.若在测试车前方摆放一固定障碍物,那么测试司机至少应在多远处发现目标,才不至于出现安全事故?
17.(10分)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步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2m/s2,加速行驶5s后匀速行驶2min,然后刹车,匀减速行驶了50m 后正好停在乙站。
求(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2)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3)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26中2017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1.A 2.D 3.B 4.A 5.C 6.C
二.7.BD 8.AD 9.AC 10.CD 11.AB 12.BD
三.
13.(16分)(1)交流电,0.02 (每空2分) (2)AB(2分)
(3)C(2分) (4)0.21,0.31(每空4分)
四
14、(10分)
解:(1)小球下落作自由落体运动,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由V2=2gh
(2)V=gt
t=V/g=40/10s=4s
15. 解:竖直向上拉时:弹簧弹力F1=kx1=1000×0.05=50N,
根据平衡条件得:F1﹣mg﹣2μFN=0,
解得:FN=150N
沿向下的方向拉物体时:F2+mg﹣2μFN=0,解得:
F2=10N,
根据胡克定律得:,
答:(1)弹簧的伸长量是0.01m;
(2)压力FN是150N.
16.参考解答:
(1)由v2=2as ①
解得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a=11.25m/s2 ②
(2)汽车在人的刹车反应时间的位移为
s1=vt=(15×0.5)m=7.5m ③
故司机发现目标的至少距离为
s总=s1+s ④
解得: S总=17.5m ⑤
17.
1)匀速行驶的速度为匀加阶段的末速度
V2=a1t1, V2=10(m/s)
2)由V32-V22=2a3S3,a3=-1(m/s2)
V4=V3-a3t3,t3=10(s)
3)V=S/t,S= S1 +S2+S3, t=t1+t2+t3
S1=1/2a1t2, S1=25(m);
S2=V2t2, S2=1200(m);
S=1275(m)
t=135(s)
V=9.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