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00 KB
  • 2024-03-05 发布

2020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项脊轩志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 第二十三课 项脊轩志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 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2.体会本文以日常琐事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 色 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技能 目标 1.深刻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 感的技巧 2.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情感 目标 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知作者]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江苏昆山人。明代官员、散文家,著名古文家。归有光出生于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早 年从师于同邑魏校。 嘉靖十九年(1540 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 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策》。 60 岁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他重视教化,治政廉明。每逢处理诉讼事宜,务明事实真相。 当时长兴县内盗贼极多,官府乱抓一批无辜者,他用计擒获盗首,使狱中蒙冤受屈者 30 多 人获释。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专门管辖马政。由大学士高拱、赵 贞吉推荐,于隆庆四年(1570)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 卒年六十六岁。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 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 “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知背景] 2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轩,作者以项脊轩来命 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 即书斋。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知常识] 1.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志,作为文体的一种,性质与“记”相 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 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等。《项脊轩志》名为记“物”, 但内容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故以“志”为名。 2.唐宋派:明代的一个主要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他 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文风。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摹拟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 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主张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一、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 二、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 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寺院的主持 2.往往..而是 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3 3.三五..之夜 古义:农历每月十五 今义: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三、一词多义 1.顾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环顾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 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 ④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副词,只,不过 2.稍 ①余稍.为修葺副词,稍微 ②稍.出近之副词,逐渐 3.置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 ②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动词,设置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 4.去 ①比去.,以手阖门动词,离开 ②去.死肌,杀三虫动词,除掉,去掉 5.归 ①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②皆归.刑部动词,归顺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动词,返回 ④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动词,妇女被休回娘家 ⑤臣请完璧归.赵动词,归还 6.效 ①吾家读书久不效.动词,成就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名词,任务 ③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效果 4 ④莫效.此儿形状动词,仿效 7.得 ①又北向,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 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动词,能够 ③吾得.兄事之副词,必须,应该 ④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动词,具备 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无”连用,“得无”,怎能不 8.所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名词,地方 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助词,与“为”配合,表被动 9.而 ①客逾庖而.宴连词,表顺承 ②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代词,通“尔”,你 10.故 ①轩东故.尝为厨副词,原来,从前 ②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 ③温故.而知新名词,旧的,原来的知识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执此以朝.朝:上朝 ②垣墙..周庭垣墙:砌上垣墙 ③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用乳汁喂养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成就,此指考取功名 (2)名词作状语 ①雨泽下.注下:向下 ②使不上.漏上:从上面 5 ③前.辟四窗前:在前面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 ⑤东犬西.吠西:向西 2.形容词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许多事 3.数词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一:一体,整体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也”表判断) ②妪,先大母婢也(“……,……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 ①鸡栖于厅(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鸡(于厅)栖”) ②其制稍异于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其制(于前)稍异”) 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 ④而母立于兹(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而母(于兹)立”) 3.省略句 ①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垣墙”后省略了“于”) ②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读书”后省略了“于”) 6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借对项脊轩兴废历程的叙写,通过对别人所不屑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的叙写,表 达了对人去屋空、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欣赏起来,读者也 似跟随着作者一起回忆了项脊轩的事事物物,又似我们也经历一遍一样。 一、阅读课文第 1 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写自己在项脊轩中怡然自乐读书情景的一项是( ) A.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C.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D.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解析:选 B A 项,写“植兰桂竹”后的增色情况;C 项,写环境的清幽;D 项,写月光 下环境的优美。 2.对本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作者具体地写了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情景,特 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与下面 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他的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 读书的好地方,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B.修葺之时,不但“使不上漏”,而且“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其次,修葺之后,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似有无 穷乐趣。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 C.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 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 7 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之语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 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 D.本段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这里作者写的 是景,但借景抒情。从作者笔下那“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 挚的眷恋之情,这眷恋之情又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这段写喜悦的心情,恰与下文写 可悲的事相映照。 解析:选 D 应为“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融情于景”。 二、阅读课文第 2 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句子中,能够表现祖母关心孙子的一组是( )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儿寒乎?欲食乎? 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类女郎也?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他日汝当用之!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选 D ①②是老妪陈述的作者母亲的事。 4.对本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 用,作者感情由喜而悲,内容转为怀旧。 B.本段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 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这两件往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 C.本段还叙述了作者束发读书轩中,祖母前来探望的一件逸事。临走的时候,轻轻阖 门,生怕屋外有什么动静会干扰孙儿读书。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 D.本段末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既是对回忆祖母遗事而言, 也是对上一层回忆母亲遗事而说,结构谨严,感情真挚。 解析:选 B 应为“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妪的回忆串连起来的”。 三、阅读课文 3~5 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句是主谓句,其主语“枇杷树”承前而省,“植”是谓 语,“手”是名词作状语,指妻子亲手栽种。 8 B.“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如同一个特写镜头,写出作者睹物思人,以枇杷树寄托对亡 妻的缅怀和眷恋之情。 C.由枇杷树想到妻子,“手植”是契机,表现丧偶之痛,思念之深。“已”字是关键。 D.枇杷树在这里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 解析:选 D 文中枇杷树没有象征意义。 6.本部分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 下列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对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 解析:选 A 本文的主题在“念旧”,凡是和项脊轩有关的都在所写范围之内,并不是 补先前写作之缺憾。 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和重点题,题目要求“选非”或“选是”,选项内容 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据此,命题者会有意设置错误陷阱,干扰考生的判 断。为此,我们可以采用比对法来解答这类题目。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地比对、 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 容是:时间、地点、人物、关键词语、信息有无和因果关系等。 (1)比对时间 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搞错。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 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 (2)比对地点 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3)比对人物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 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 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9 (4)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 的主要陷阱。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5)比对信息有无 比对选项中是否被命题者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 (6)比对因果关系 比对命题人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间施加因果关系,防止 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1.叙事、抒情的线索 (1)文中叙事有两条主线:一是沿叙写小轩展开,二是沿叙写故人展开。叙写小轩,写 其规模,写其方位,写其简陋,重在写其变迁。一是为己进学而修葺,二是因诸父分家而间 隔,最后是念妻不修到因病无聊而修。叙写故人,侧写母亲,正写祖母,重写妻子。写妻子 问古事,写妻子学书,写妻子归宁归来,写妻亡、室坏、自己久卧病,先不修后又修均为妻 亡之故;写妻子所种枇杷树,人去树成,时时令生者思念不已。 (2)文中抒情也可见两条主线:一是喜,一是悲。轩明院谧,正宜学问;轩屡遭火险, 但均幸存;母亲、祖母、老妪,善良、慈祥;妻子贤惠,通达事理。作者深以为喜。处处门 10 墙,东犬西吠,鸡栖于厅,人穿堂厨,一变再变;先慈逝去,遗迹仅存;贤妻中道而亡,唯 枇杷玉立。作者深以为悲。 2.景物传神 文章景物描写的文字不多,但加浓了作品原有的氛围,烘托出作者的心情。如叙写项脊 轩修葺后庭院的环境:“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 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幽雅静谧的气氛,反衬出今日的孤寂与凄凉。尤堪称道的 是写怀念亡妻的文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亭亭如 盖的枇杷树,融进了作者一颗拳拳之心。它犹如一个富有诗意的抒情镜头,意味隽永,寄托 着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念。 素材主题 缺憾与完美 [课内·提炼] 人生的缺憾 慈母“儿寒乎?欲食乎?”的深深关爱,乳母“而母立于兹”的轻轻细述,祖母“吾家 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殷殷期盼……从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至爱亲情的无限 眷恋,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穷遗恨。从古至今,为人子女的, 在享受这份亲情时,往往却不甚珍惜,只有在它悄然远离时,才能体会到它的弥足珍贵。也 许,这就是芸芸众生永远无法避免的悲哀,是凡尘俗子亘古难变的人生缺憾。 [课外·延伸] 1.缺憾之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流芳 千古的诗,就是出自一个落榜的学子张继之手。若是张继金榜题名,没有这份缺憾的话,诗 坛上也就少了一颗夺目的明星。并不仅仅如此,因为李白有怀才不遇之憾,才有“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接云帆济沧海”的感叹;因为杜甫有国破家亡之憾,才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的凄凉。这不都是缺憾之美吗? 11 2.名言警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2)不完美才是人生。——季羡林 (3)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车尔尼雪夫斯基 (4)生活已经不是快乐的筵席,节日般的欢腾,而是工作、斗争、穷困和苦难的经历。 ——别林斯基 (5)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歌 德 [运用·点拨]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完美,完美的生活,完美的事业,当然更包括完美的爱情。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啊。其实,缺憾也是一种美。人生若是没有缺憾,也就 少了百分之九十的精彩。完美只是划过夜空的流星,美丽灿烂转瞬即逝,而缺憾却是一个永 恒,如天上的繁星,亘古千年,眨着调皮的眼睛注视着我们惶惑的人生。缺憾是一种美丽, 是完美存在的土壤,包容缺憾,就是包容整个世界,尊重缺憾,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 (时间:40 分钟 分值:44 分) 一、基础巩固(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室始.洞然 始:才 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大母过.余曰 过:看望 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 解析:选 D 宴:吃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12 C.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D.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解析:选 D 两个“凡”都是“共”。A 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B 项,副词,已而,然后/副词,已经。C 项,介词,在/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地点,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往往..而是 B.桂影斑驳.. C.室仅方丈..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解析:选 B A 项,往往:古义指到处、处处;今义指时常、经常。C 项,方丈:古义指 一丈见方;今义指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或寺院的住持。D 项,束发:古义指古人以十 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今义指把头发扎起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B.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解析:选 D “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A、B、C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各句中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 解析:选 A A 项与题干中句子均为省略句。B 项为判断句。C、D 两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二、阅读鉴赏(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容 春 堂 记 归有光 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即拂衣以归。占园田于县之西小虞 浦,去县治二里所。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如百足,而小虞浦 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可数十回。园有堂,启北牖.,则马鞍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 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 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 13 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 昔孔子与其门人,讲道于沂水之滨....。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天下之乐, 无以易.于此矣。夫子使二三子言志,乃皆舍目前之近,而驰心于冠冕佩玉之间。曾点独能当 此时而道此景,故夫子喟然叹之。盖以春者众人之所同,而能知之者惟点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 休。”渊明可以语此矣。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 余之曾.大父,与兵溪之考.思南公,成化甲午,同举于乡。是岁,王文恪公为举首。而曾 大父终城武令,思南公至郡太守。余与兵溪同年生,而兵溪先举于乡者九年。庚戌..岁,同试 南宫。兵溪就官广平,甫.三载,已倦游,而余至今犹系六馆之籍。故为此记,非独以两家世 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盖有感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 例:照例 B.启北牖.,则马鞍山如在檐际 牖:窗户 C.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 易:改变 D.甫.三载,已倦游 甫:刚刚 解析:选 C 易:替换。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沂水之滨”是关于孔子的典故。他编撰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等。 B.在中国民俗中,祖制称呼一般写至八代,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儿子、孙子、 曾孙、玄孙。 C.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出于《礼记·曲礼下》,父、母、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D.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体,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 的纪年方式。每个周期是六十年。 解析:选 A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14 A.容春堂坐落于吴淞江畔的小虞浦。堂外有园,园外清水绿畴,风景如画;园中间植 有四季花木,春意自来,故名此堂为“容春堂”。 B.在第二段中,作者引用孔夫子与门徒赏春言志的故事。别人都在春光美景中说想当 官的志向,惟独曾点说志在享受这一派春光。 C.第三段引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语句,作者说“渊明可以语此矣”,因为他认 为陶渊明是一个离开官场、享受春光的人。 D.第四段简述“我”和兵溪先生两家为世交,上一代就情意相投,而且“我”和兵溪 先生相知很深,因此写下《容春堂记》。 解析:选 D 错在“而且‘我’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因此写下《容春堂记》”,原文 是说“故为此记,非独以两家世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盖有感云”。可 知“我”写《容春堂记》,不仅仅因为“我”和兵溪先生两家为世交,相知很深,更是因为 “我”对人生进退有感慨。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其谓春于天地之 7 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 译文:他认为,春存在于天地之间,虽然阴山雪岭、幽岩寒谷(这样的美景),到处都有, 唯独像这样的屋堂才可以容纳它。 (2)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 译文:在春天的时候,他们一起鼓瑟唱歌,那么悠然闲适。 (3)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 译文:兵溪先生嘱咐我写堂记,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参考译文: 兵溪先生在山西漳河上游任县令,因为和监督州郡的御史合不来,按例必须挪动职务, 便愤怒地回到故乡。他在昆山县西境的小虞浦购置了一块园田,离县城才两里左右。吴淞江 从太湖往东流,蜿蜒入海,江的南北,散布着许多连通江的河渠如同百足,其中的小虞浦离 县城最近,坐船往来,一天可以走几十回。园中有个大屋子,向北开了窗户,由此往外看, 那马鞍山就如同在屋檐边一样。园中间植有四季花木,园外河流、田野如画,所以先生给这 座堂取名容春。他认为,春存在于天地之间,虽然阴山雪岭、幽岩寒谷(这样的美景),到处 都有,唯独像这样的屋堂才可以容纳它。实际上四时的景物,山水的名胜,必定存在于广大 而少人烟的地方,那金马玉堂、紫门黄阁的地方是不能兼而有之的。 从前孔子和他的门徒在沂水河岸论道。在春天的时候,他们一起鼓瑟唱歌,那么悠然闲 15 适。天下的快乐,没有可以替代此时的快乐了。孔夫子让几位弟子谈志向,却都舍弃近在眼 前的事,而神往于做官当贵族,唯独曾点在这时能说喜欢这里的风景,所以引起孔夫子喟然 长叹。大概是由于春光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而知道其中乐趣的只有曾点一人。 陶渊明写的《归去来辞》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只有陶渊明先生才可以说这样的话。兵溪先生嘱咐我写堂记,于是我就写了这篇 文章。 我曾祖父的哥哥和兵溪先生已故的父亲思南公,在成化十年同时被举荐参加乡试。那年 王文恪公是乡试登第的第一名。后来我曾祖父的哥哥官至城武县令,思南公官至郡太守。我 和兵溪先生是同年出生的,可是兵溪先生乡试中举比我早九年。嘉靖二十九年,我们又一同 在南京的考场应试。兵溪先生在广平做官,刚三年就已经厌倦宦游生活了,而我到现在还在 设馆授徒,靠教书吃饭。所以,我写这篇堂记,并不仅仅因为两家上一代就情意相投,也不 仅因为我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而是因为对人生进退的际遇有所感触的缘故。 三、语言运用(10 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 分) 在我看来,一位诗人要成为大诗人,则下列五个条件之中,必须具备三个半左右才行: ①他必须多产。 ②他的诗在题材和处理手法上,必须范围广阔。 ③他在洞察和提炼风格上,必须显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 ④在诗体的技巧上,他必须是一个行家。 ⑤就一切诗人而言,我们分得出他们的早期作品和成熟之作,可是就大诗人而言,成熟 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老死,所以读者面对大诗人的两首诗,价值虽相等,写作时序却不同,应 能立刻指出,哪一首写作年代较早。相反的,换了次要诗人,尽管两首诗都很优异,读者却 无法从诗的本身判别它们年代的先后。 说得简单些,这五个条件用双音节词概括,分别是: 答案:多产 广度 深度 蜕变(意思对即可) 1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4 个字),并说明图形寓意,要 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5 个字。(5 分) 16 答: 答案:标题:垂钓、等待、各显神通、愿者上钩、望眼欲穿等。 寓意要点提示:讽刺了一些官员以权谋私、坐享其成的腐败现象。(如果从愿者上钩的 角度去谈,只要合理,也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