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50 KB
  • 2024-03-05 发布

黑龙江省哈尔滨二十六中2019年高三9月月考考试物理试卷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哈26中学2018—2019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足球以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解: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8m/s; 运动员立即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v=﹣12m/s,方向为负. 加速度为:a=m/s2=﹣100m/s2; 故选:C. 加速度.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惯.‎ ‎2.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答案:A 解析:在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0.2~0.5内,甲、乙二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选项B错误;在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代表质点运动的速度,在0.2~0.5内,甲所对应图线的斜率大于乙所对应图线的斜率,即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选项A正确;在0.6~0.8 内,甲的位移为-5,乙的位移为-3,即甲的位移比乙大,选项C错误;在0.8内,甲的路程为15,乙的路程为11,即甲的路程比乙大,选项D错误.‎ ‎3.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当斜面倾角一定时,让多个小球从同一位置滚下,在没有空气阻力情况下,所用时间相同,便确定加速度相等,不断改变斜面倾角,发现了相同的规律,然后斜面倾角推至90°,结论仍然相同,由此推至轻、重物体下落的一样快。故B、C、D选项正确。‎ ‎4.“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B.时间相同,加速度不同 C.时间不同,加速度相同               D.时间不同,加速度不同 答案:A 解析: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管中,不受阻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加速度相同,都为g,高度相同,根据知运动时间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5.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时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运动的全部时间为,则汽车通过的全部位移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6.如图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天花板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 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故木块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还受重力、推力F作用,木块共受到四个力,如图所示.故选C.‎ ‎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可知,当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由此可知B正确.故选B.‎ ‎8.如图,一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 ‎ C. D. ‎ 答案:C 解析:水平时: ;当保持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则,联立解得: ,故选C.‎ 二、多选题 ‎9.对以下物理现象的正确分析是(   ). ①从窗外射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空气中的微粒在上下飞舞; ②上升的水蒸气的运动; ③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炭粒,小炭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 A.①②③属于布朗运动                  B.④属于扩散现象 C.只有③属于布朗运动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答案:BC 解析:扩散现象是指分子从浓度大的地方运动到浓度小的地方,而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观察布朗运动,必须在高倍显微镜下,肉眼看到的不属于做布朗运动的颗粒,它做的运动也不是布朗运动.由以上分析不难判断B、C为正确选项.‎ ‎10.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空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答案:ACD 解析:‎ 当水位升高时,细管中的水位也升高,被封闭空气的体积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压强增大,所以B、E正确.‎ ‎11.关于浸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是浸润液体 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 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 E.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具有扩展的趋势 答案:CDE 解析:‎ 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故A、B错;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D、E对.‎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 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C.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的绝对湿度 D.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有光学各向异性 E.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答案:BDE 解析:‎ 有无确定的熔点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依据,A错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体现,液体表面张力是分子力作用的结果,B正确;影响蒸发快慢以及人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的相对湿度,C错误;由液晶的性质知D正确;由表面张力的定义知,E正确.‎ 三、实验题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A、B、C、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由图可知,打下计数点D时,纸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2.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答案:1.0.39; 2.0.60‎ 解析:‎ 四、计算题 ‎14.如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和独轮车的总质量为80,两侧的钢索互成150°夹角,求钢索所受拉力有多大?( ,取10)‎ 答案:钢索所受拉力为1544.‎ 解析:对钢索上与车轮接触的点作受力分析,其受力如图所示.其中、为两侧钢索对点的拉力,显然, ,为点受到的独轮车的压力,平衡时, 、的合力大小与相等. 数值上等于人和车的重力.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 ‎1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5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以大小为14.3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g取10)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 2.离开飞机后,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 答案:1.305 2.9.85‎ 解析: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做匀减速运动,有,可求得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 运动员自由下落的距离为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2.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打开降落伞后运动的时间为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 ‎16.如图为气压式保温瓶的原理图,保温瓶内水面与出水口的高度差为h,瓶内密封空气体积为V,设水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欲使水从出水口流出,瓶内空气压缩量ΔV至少为多少?(设瓶内弯曲管的体积不计,压前水面以上管内无水,温度保持不变,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 答案:‎ 解析:‎ 压水前:p1=p0,V1=V 压水后水刚流出时:p2=p0+ρgh,V2=V-ΔV 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 即p0V=(p0+ρgh)(V-ΔV)‎ 解得ΔV=.‎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