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50 KB
- 2024-03-04 发布
p+q 10.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中不是可逆反应2A(g)+3B(s)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消耗1.5amol B;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 A.⑤⑥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 D.②④⑦ 11.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12.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 A.v(A)=0.02 mol/(L·s) B.v(B)=0.03 mol/(L·s) C.v(B)=0.90 mol/(L·min) D.v(C)=0.60 mol/(L·min) 13.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2(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 D.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14.在一定温度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 ,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B.在该温度下反应2NO2(g) N2O4(g)的平衡常K为25/9 C.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达平衡后,向此容器中通入NO2气体,则c(NO2)增大 15.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t1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1时充入SO3(g) 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1时充入一定量Ar 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 16.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 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的浓度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二、填空题 17.(10分)按要求填空。 (1)根据常温下氯化铵、氢氧化钡两种晶体混合搅拌反应的现象判断: 该反应△S 0,△H 0(均填“<”、“>”或“=”,下同); (2)已知:升高温度时,反应2CH4(g)C2H4(g)+2H2(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现有: C(s)+2H2(g)CH4(g) ΔH1;2C(s)+2H2(g)C2H4(g) ΔH2 则2ΔH1 ΔH2 (3)在常温常压下测得:C(s)的燃烧热为393 kJ/mol,而1molC(s)燃烧成CO(g)放热110kJ,且6FeO(s)+O2(g)=2Fe3O4(s) ΔH=−480 kJ/mol。 请写出CO(g)还原Fe3O4(s)生成FeO(s)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已知由气态分子断裂1mol以下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C-H:410kJ O=O:500 kJ C=O:750 kJ O-H:460 kJ,且常温下1mol水气化时吸收热量45kJ。写出常温下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18.(12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C>K350°C,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三、实验题 19.(每空2分,共18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 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电解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的浓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2分)某同学用5%的H2O2溶液做了一个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分别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1和试管2中装入3.0mL5%的H2O2溶液. 步骤2:再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1~2滴1mol/L 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1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5℃冷水的烧杯中,试管2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40℃热水的烧杯中,同时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不同时刻(min)气体的总体积(mL),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试管1 17.5 34.9 50.1 60.3 70.4 80.2 84.9 85.2 85.4 试管2 21.7 41.2 57.5 70.8 81.3 84.9 85.3 85.4 85.4 (1)向试管中加入的FeCl3溶液的作用 ,写出加入FeCl3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相同时刻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试管1中多的原因是: ,由此该同学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对比每分钟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变化,前5分钟内每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4)若用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表示反应的快慢,则2min到5min试管2中生成气体的速率为: .(请列出计算式并将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第 页,共 页 第 页,共 页 一二区高二化学试卷答案 1.D 2.C 3.D 4.D 5.B 6.B 7.A.8.C 9.D 10.A 11.D 12.A 13.A 14.C 15.D 16.D 17. ⑴ > , > ⑵< ⑶CO(g)+Fe3O4(s)=3FeO(s) + CO2(g) ΔH=−43 kJ/mol ⑷CH4(g)+2O2(g)=CO2(g)+2H2O(l) △H= -790kJ·mol-1 18. (1) ;放热 (2) b;0.0015mol/(L•s) (3).BC (4).C 19. (1)①2 H+ +2e- =H2 ↑ 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红 ②2 Cl--2e- =Cl2 ↑ 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变蓝则为氯气 (2) ① 纯铜 ,电极反应式为 Cu2+ +2 e- =Cu 。 ② 粗铜 ,电极反应式为 Cu -2 e- = Cu2+ 。 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 (1)起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率);2H2O22H2O+O2↑; (2)2中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H2O2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 (4)(81.3mL-41.2 mL)/(5min-2min)=13.4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