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00 KB
- 2024-03-04 发布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一、人文精神——从盲目崇拜“神”到全方位研究“人”
时期
发展历程
前6世纪
泰勒斯——奠定基础
(1)主要思想:“万物是由水组成的”
(2)主要价值:用水来解释世间万物,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前5世
纪前期
普罗泰格拉——最初体现
(1)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
(2)主要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前5世
纪后期
苏格拉底——思想升华
(1)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2)主要价值: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前4世纪
柏拉图——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他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2)主要价值: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主要价值:建立了多个学科的科学体系,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线索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觉醒,经历了研究自然(泰勒斯)→研究社会(智者学派)→研究人自己(苏格拉底)的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3 -
二、人的觉醒——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时期
发展历程
复兴阶段
(14-16世纪)
文艺复兴——以人权反对神权
(1)背景:
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④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
(5)历程: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6)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发展阶段
(16-17世纪)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1)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
(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3)主张:“因信称义”;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4)新兴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
(5)性质: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6)意义:
①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熟阶段
启蒙运动——理想社会的政治设想
- 3 -
(17-18世纪)
(1)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2)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3)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4)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康德倡导人权、自由、平等
(6)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为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蓝图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