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49 KB
  • 2024-03-04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及思想文化 学案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1部分 必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知识线索]——————专题知识视点 线索引领把握 线索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早期(先秦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形成及“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但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线索2 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贯穿封建社会始终的一条主线,围绕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基本矛盾而演变。可分为三条主线:(1)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演变;(2)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3)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演变。‎ ‎[命题考情分析]——————透析命题规律 研析高考真题 ‎ 考点一 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向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影响 ‎1.(2017·高考全国Ⅰ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A对: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也因此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B错: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C错: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D错: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 ‎2.(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早期时期政治制度的分封制、礼乐制的影响。据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选C项。A、B、D三项错误。‎ 考向二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3.(2016·课标全国Ⅲ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根据“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当时人们重视历史的传承,故选择B项。“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不能证明西周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A项错误。“希冀子孙保用”说明铭文已经可以传递信息发挥文书的功能,无法体现宗法制度受到挑战,故C项错误。“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D错误。‎ ‎4.(2013·课标全国Ⅰ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故选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错误。‎ ‎[主干提炼]‎ ‎1.宗法制 ‎ ‎(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照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4)作用: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②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体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①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 ‎(5)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战国时各国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 ‎[重难拓展]‎ ‎1.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 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2.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演变 ‎(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各级官僚。‎ ‎1.(视角:宗法制的特点)中国许多家族都有续家谱、族谱的习惯,著名的有“孔氏家谱”,在南方一些地区至今仍对“续谱”情有独钟。这种对祖先的崇拜本质上体现了中国(  )‎ A.农耕文化的传承性 B.宗法制度的优越性 C.家国情怀的普遍性 D.国民心理的劣根性 解析:选A。据所学可知,中国农耕文化集合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对祖先的崇拜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对后世的影响,故选A项。宗法制度春秋时期已开始瓦解,故B项错误;家国情怀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对祖先的崇拜不是国民心理的劣根性,故D项错误。‎ ‎2.(视角: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解析:选C。根据材料“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可以看出礼的社会功能增强,故选C项。材料与人的自觉意识的觉醒无关,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社会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B项错误;材料与孔子地位是否得到社会认可无关,故D项错误。‎ ‎3.(视角:早期政治制度特点)西周时所有国家大事,君王都要以宗主的资格,按照礼制,到宗庙向祖先请示报告。君王要发布命令,包括作战命令,必须在宗庙发布。君王要授给臣下官职,必须在宗庙举行册命礼。由此得出西周时(  )‎ A.王权从属于神权 B.礼制制约了西周王权 C.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D.统治者借助祖先崇拜进行统治 解析:选D。据材料“西周时所有国家大事,君王都要以宗主的资格,按照礼制,到宗庙向祖先请示报告”、“必须在宗庙发布”、“必须在宗庙举行册命礼”得出统治者借助祖先崇拜进行统治,故选D项。‎ ‎4.(视角:政治文明演变的趋势)春秋战国之际,“士庶合流”使士阶层得以扩大,大批的“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了“士无定主”的游离状态的游士。大批“游士”的出现(  )‎ A.促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B.反映了宗法制度走向崩溃 C.表明官僚政治已形成 D.导致了国家政局日益动荡 解析:选B。据所学可知,士属于宗法等级关系的最底层,因此大批“游士”的出现反映了宗法制度走向崩溃,故选B项。士属于分封的最末端,大批“游士”表明分封制逐步瓦解,A项颠倒因果,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社会政局动荡是由于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导致的,故D项错误。‎ 考点二 君主专制的强化 考向一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据题干“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选A项。受到皇权的影响,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 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错误。‎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选C项。“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特点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据题干“萧何入秦,收拾文书”的信息,迁移所学可知,意思是说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选B项。汉初实行“无为而治”, A 项错误;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 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 D项错误。‎ ‎4.(2017·高考全国Ⅱ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A对: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红”的权力,这样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故出现题干所述现象。B错:明中后期内阁、司礼监虽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其都依附于皇权,最后集权于皇帝,君主专制强化。C错: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D错: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 考向三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政治现象的真伪鉴别 ‎5.(2017·高考全国Ⅲ卷)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 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B对:材料中“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如《续湘山野录》和《涑水记闻》对宋太宗是否进宫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由此可知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A错: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出土文物、史书记载、传说等方式呈现,A项说法过于绝对。C错:历史叙述有主观和客观成分,使用时应注意辨其真伪,C项说法过于绝对。D错:历史叙述有主观和客观成分,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也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 ‎[主干提炼]‎ ‎1.皇帝制的建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具有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的突出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秦—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事,集权于皇帝。‎ ‎(2)西汉——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 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割相权。‎ ‎(4)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5)明——明太祖废除丞相,设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专制加强。‎ ‎(6)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重难拓展]‎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商周时期的政治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它以西周时期为典型;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中央集权,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1.(视角:君主专制的特点)汉武帝时,许昌、薛泽、庄青翟、赵周等为丞相,“皆……娖娖(小心谨镇之意)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于是设立中朝。据此,中朝的设立(  )‎ A.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专制  ‎ B.为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C.为改变频繁换相的局面 ‎ D.与“外朝”相互牵制 解析:选B。据材料中,丞相为人谨慎、并没有突出才能,故选B项。中朝的设立结果是强化专制,而非目的,故A项错误;汉武帝频繁换相和设置中朝皆为加强皇权的表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中朝和外朝的关系,故D项错误。‎ ‎2.(视角:中央机构演变的影响)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决策中心的转移 D.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选C。据题干,因为政事堂是议政的场所,政事堂由门下省转移到中书省的史实,表明决策中心的转移,故选C项。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无法表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A项错误;行政效率的提高材料没有涉及到,故排除B项;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3.(视角:政治统治的特点)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  )‎ 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 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 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解析:选A。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北宋与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使行政权与军事权集中,提高军政效率以适应两宋战争频繁的现实需要,故选A项。“宰枢互兼”使权力集中,不利于集体决策,故B项错误;“宰枢互兼”反而提高军事将领的权利,C项与题意不 符,故C项错误;“宰枢互兼”使权力集中,D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4.(视角: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宋代的“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从上而下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许多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像王阳明“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并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种“士风”的变化基于(  )‎ A.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儒学的哲学化、宗教化 D.明朝“西学东渐”的影响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得“士风”从宋朝的“以天下为己任”转向明朝的“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 “作个愚夫愚妇”等,可以判断说明明代思想文化方面渐趋保守,其主要原因在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故选B项。其余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考点三 中央集权制度与选官监察制度的演变 考向一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中央集权的特点、影响 ‎1.(2017·高考全国Ⅰ卷)‎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此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D.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C____‎ ‎【解析】 C对: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祖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A、D错: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B错: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地方吏治的特点及影响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A____‎ ‎【解析】 据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而不是后代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排除。‎ ‎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B____‎ ‎【解析】 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选B项。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考向三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4.(2016·课标全国Ⅱ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考题试解:_________‎ 试解答案:____D____‎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 ‎[主干提炼]‎ ‎1.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1)秦——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的改革。‎ ‎(2)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 ‎(3)宋朝——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 ‎(4)元朝——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 ‎(5)明朝——设置三司,加强对地方行政、军事、财政的管理。‎ ‎2.选官制度的演变 ‎(1)先秦:世官制,采取官位世袭。‎ ‎(2)汉代:察举制,以品行举荐为官,举孝廉为主。‎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注重门第和家世。‎ ‎(4)唐代:科举制,考试凭才能选拔人才;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 ‎3.古代监察制度变化 ‎(1)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2)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3)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4)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重难拓展]‎ ‎1.古代地方行政嬗变的规律和经验教训 ‎(1)从经验方面看,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的创新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2)从历史教训的角度看,中央集权体制在君主专制的条件下也有明显的弊端,如地方无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而且古代中国始终没有消除地方割据的根源,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 ‎2.多角度理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 对中国: ①政治上, 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 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 人的思想。 ③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 ④价值观,形成了读书群体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 ‎(2) 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欧洲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视角:中央集权的特点)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郡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解析:选C。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多个政权并立,出现分裂局面,故出现州郡范围小,甚至有的郡无县可领的现象,体现了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造成的,故选C。材料说的州郡县均为地方机构,没有涉及中央政府,排除A;依据材料信息州辖郡、郡辖县的数目可知,地方势力变小了,排除B;材料说的是政治问题,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排除D。‎ ‎2.(视角:科举制的评价)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朝廷昭示:“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 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反映出宋朝的科举制度(  )‎ A.取消了对应试者身份职业的限制 B.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是普通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 D.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 解析:选B。据题干“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 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说明国家对工商业子弟及其他人员中的 “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 放宽限制,可见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表明宋朝科举制的相关政策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 ‎3.(视角:监察体制的特点)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这反映出(  )‎ A.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削弱 B.地方政务处理更加灵活 C.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 D.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 解析:选C。材料中“通判”不只负责地方监察,故A项错误;材料中“通判”不等于地方政务处理,以偏概全,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表明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中“置通判,分掌”不等于地方政府职能,故D项错误。‎ ‎4.(视角:中央集权的影响)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对地方的管理由总督、巡抚到地方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 项。材料并未反映官僚的腐败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故D项错误。‎ ‎1.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 ‎(1)从产生特点看:先秦贵族政治是西周分封制与贵族政治相伴而生的,是适应父权家族制扩大化的结果;秦代官僚政治是伴随着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制、地方郡县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 ‎(2)从概念内涵看: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上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秦官僚政治是秦朝开始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的政治体系。‎ ‎(3)从政治体制看:先秦贵族政治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是已取得统治权力的宗族在拥有一个共主的基础上,其他家族成员共同享有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秦朝官僚政治是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表皇帝去行使管理权。‎ ‎(4)从演变的趋势看:先秦尚未完全集中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对点训练1】(2017·安徽黄山二次质检)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 B.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 C.作者对秦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度 D.“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解析:选B。据材料“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可知,西周与秦朝制度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故选B项。早期政治制度以后有所继承(如宗法制的观念等),A项错误;该作者所陈述的仅是一种客观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变局”很明显指的是政治制度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转变,故D项错误。‎ ‎2.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方式 ‎(1)变革中央机构:如秦设三公九卿制;汉设“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实行郡县制;北宋设知州、通判和转运使;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唐朝时设道,作为监察区;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厂卫制度。‎ ‎(4)注重官吏的选拔:汉朝实行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及以后实行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总之通过以上种种政策体现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的制度,实现了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 ‎【对点训练2】(2017·山东淄博模拟)‎ 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  )‎ 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解析:选C。据题干中“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三年一替”得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非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A项错误,故选C项。据题干中“属于差遣性质”“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得知造成官僚机构的臃肿,行政效率的低下, B项错误;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D项错误。‎ ‎1.(视角:政治文明的延续)中国古代宗族的宗规里往往包含: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族里、训诫子孙等原则,并对一些严重触犯宗规的行为在宗祠内当全体族人之面公开处置。这反映出古代宗规(  )‎ A.扰乱了社会秩序    B.取代了法律制度 C.传承了伦理观念 D.保证了家族团结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族规历代相传,甚至有公开的惩罚措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族里、训诫子孙等原则”已经成约定俗成伦理,故选C项。据材料可知稳定了社会秩序,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宗族族规取代法律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族规起到保证家庭团结作用的信息,故D项错误。‎ ‎2.(视角:皇帝制度的特点)“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  )‎ A.突出君主独尊地位 B.彰显帝王丰功伟业 C.强化皇权主义思想 D.固化君臣等级秩序 解析:选C。据题干,从“万岁”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突出强化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C项。突出君主独尊地位是在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时,故A项错误;彰显帝王丰功伟业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固化君臣等级秩序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3.(视角:政治制度的影响)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  )‎ A.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D.婚姻制度变革艰难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信息,说明前朝门阀政治依然有影响,士族门阀地位依然很高,故选C项。唐文宗女儿嫁给士族遭拒,并不能说明士族反抗中央,故A项错误;宗法观念是维系父系家族内部的成员关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婚姻制度变革的艰难性,故D项错误。‎ ‎4.(视角:古代吏治的影响)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发展 D.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 解析:选B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中央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时间越来越短,这本质上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选B项。北魏科举制尚未产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排除C项;任期考核时间缩短,不能反映晋升较快的特点,排除D项。‎ ‎5.(视角:政治制度的特点)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的历代皇帝也都秉承这一精神,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这反映了宋代(  )‎ A.文官政治的形成 B.重武轻文的风尚 C.以文治国的方针 D.兴文抑武的国策 解析:选A。据材料“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的历代皇帝也都秉承这一精神,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可以得出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故选A项。‎ ‎6.(视角:中央机构的特点)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  )‎ 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 B.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 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 ‎ D.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军机处纵览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由此可以判断军机处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故选D项。‎ ‎7.(视角:综合考查科举选官制度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 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三种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任选一种观点,迁移所学史实加以论述。‎ 答案:示例一 观点: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阐述:唐代取士重诗赋,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取士重策论经义,对于宋代文化的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作答,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推动了理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示例二 观点: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阐述: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相结合,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主要标准,组织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综上所述,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示例三 观点: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阐述:科举制成为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考八股文,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由于知识分子致力于科考,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不利于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科举制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