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0 KB
- 2024-03-04 发布
密度
课题名称
6.2 密度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邓洪星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 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记住水的密度.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考试大纲描述
记住水的密度.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材内容分析
密度是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至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必要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对于比值定义物理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组合单位的大小比较和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都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与速度教学最大不同在于密度这一概念较抽象,学生需要在探究基础上深化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记住密度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换算(学习重点,会计算)
3.记住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并会用变形公式计算
重点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
密度的计算
评价任务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铁块质量最大,铝块质量最小;而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两个物体由同种物质构成,但一个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质量也会增加到原来的2倍吗?也就是说,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认真聆听老师提出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设问的方式直接引入
思
一、 基础感知
自主学习课本P113--116页,思考以下问题:
1、 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并不相同,_____质量最大,_____质量最小;而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_____越大。如果两个物体由同种物质构成,但一个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质量也会增加到原来的___倍,由此可见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 ,不同物质,其比值一般 。
2、 叫密度。
3、 用字母 表示密度,用字母 表示质量,用字母 表示体积。
认真阅读课本,联系生活实际,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书上做好笔记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建立密度的概念及理解密度的基本物理意义
2
1、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变形公式分别是: 、 。
2、 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密度的另一个单位是 ,符号是 。这两个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______。
议
教师出示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容
1.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吗?
2.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受什么因素影响?
3.怎么样正确理解密度?
全体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
组内讨论可以较深层次的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
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实验规律的总结
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上黑板展示或口头表述
通过展示,增强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评
教师开始精讲,对学生总结的规律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完善规律,学生做好笔记
全体学生认真听讲,适时通过双色笔做好笔记
梳理、点拔和提升
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检
完成堂测堂练
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及时回顾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堂测设计
见《导学提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