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8.00 KB
- 2024-03-01 发布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选修)
命题人:杨丽娟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工业通过焦炭与水蒸气反应制水煤气,增加焦碳的量,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用HNO2作导电实验,灯泡较暗,说明HNO2是弱酸
C.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
D.平衡常数K的大小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彻底
2.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合成氨:500℃比室温更有利
B.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B.Na2CO3受热不易分解,可用于去油污
C.NaHCO3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烧碱、纯碱等固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中HCO3—的水解方程式可写为:HCO3—+H2OCO32—+H3O+
B.H2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H2S S2-+2H+
C.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Al3+ +3HCO3-= Al(OH)3↓+ 3CO2↑
D. 向0.1mol/L、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A-+OH-=A2-+H2O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中:、、、
B.0.1 mol·L-1 AlCl3溶液中:、、、AlO2-
C.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
D.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Ba2+、NO、Cl-
6.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 4 L氯气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的ClO-的数目小于NA
C.25℃时,pH =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 .1 NA
D.常温下1.0L 0.1mol·L-1 NH4Cl溶液中,NH4+和H+总数等于0.1NA
7.为了探究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度,取5 mL 0.5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下列实验操作能验证该反应是否存在限度的是
A.再加入CCl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是否变为紫红色
B.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产生
C.再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血红色
D.再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有否白色沉淀产生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用甲装置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可测定该反应的速率
B. 用乙所示方法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用丙装置制备Fe(OH)3胶体
D. 用丁装置蒸发结晶制AlCl3晶体
9.反应FeO(s)+CO(g) Fe(s)+CO2(g),700 ℃时平衡常数为0.68, 900 ℃时平衡常数为0.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10. 下列关于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中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B.图乙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C.图丙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NaB溶液的pH
D.丁表示向氨水中通入HCl气体,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放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2.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s) + H2O(g)CO(g) + H2(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 25 ℃,向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加水,会增大
C. 用pH均为2的盐酸和甲酸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盐酸消耗的体积多
D.合成氨生产中将氨气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H2的转化率
14.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
c (NH4+)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 等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Na+)>c(HCO3-)>c(CO32-)>c(OH-)>c(H+)
C. 0.1 mol·L-1的CH3COOH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H+)+c(CH3COOH) < c(OH-)+c(Na+)
D. 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c(Na+)-c(F —) = c(K+)-c(CH3COO—)
15. 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表中相应的量加入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不发生其他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ΔH>0,图中压强P1>P2
B. 起始时,容器Ⅱ中v(CH4)正c(Na+)>c(A-)>c(OH-)>c(H+)
0.05 ; 2×(10-6- 10-8) (或1.98×10-6)
(4). > (5) A> C >D> B
(每空2分)
19.(12分)
(1)0.04 mol/L/ min (2)1.44 (3) B (4)正 、0.375、 1.875 mol
(每空2分)
20.(12分)
(1)CD (2分)D (2分)
(2)BC(2分)(3)1:1(2分) 不变(2分) <(2分)
21.(14分)
(1)△H>0 △S<0
(2) O3 +2NO2 N2O5 + O2
(3) 好氧硝化 、 Fe2+、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加快
(4) ①1.5
② NaClO用量较少,水解生成的少量HClO与NH3主要发生反应①,生成较稳定的NH2Cl。
(每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