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9.00 KB
  • 2024-02-23 发布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宗族的头等大事。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科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古人把 “祠堂祭祖”当作 “宗族的头等大事”,把“祭祖”叫做“展亲”或者“报本”等,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源于宗法制,所以A项正确;分封制是管理国家的制度,B项错误;世袭制是权力的传承,C项错误;科举制是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D项错误。‎ ‎【点睛】“尊尊亲亲”使宗法制对人们生活和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的表现。‎ ‎2.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3.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 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答案】A ‎【解析】‎ 秦朝的太尉应掌握军权,但这一官职没有具体的人担任,军权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是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A正确。太尉这个官职是三公九卿制中的一个重要官职,这一职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担任,B错误。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但统一之后社会并不安定,常有六国残余在各地反抗,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秦朝中央官制变化的信息,D错误。 ‎ ‎4.《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5.《国史异纂》曰:“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弥封(指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 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C. 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将考试者名字“糊上”,防止阅卷官徇私舞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询私舞弊现象,体现考试程序趋向公正,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参考人员的多元化,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程序,无法体现官员选拔方式多样,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并非流于形式,排除D。‎ ‎6.“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论述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依据所学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同时加强皇权,D正确;尚书省管辖六部,A错误;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决策权在皇帝,门下省负责的审核,B错误;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C错误。‎ ‎【点睛】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中国官职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沿袭。‎ ‎7.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有可能出现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宋朝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并设参知政事分散相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即盐铁司掌工商收入,兵器制造;度支司掌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部司掌户口、赋税、榷酒等,故D符合题意;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太尉掌管军事大权,不符合题意,排除A;汉朝中央实行中外朝制度,B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皇帝下面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C不符合题意,排除。‎ ‎8.“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A 传达皇帝旨意 B. 参与行政决策 C. 总领全国政务 D. 负责监察百官 ‎【答案】A ‎【解析】‎ 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 ‎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A. 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 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D. 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清朝官员不认为不平等条约中的关税协定是一种危害和耻辱,而认为该条约中的规定不但略高于自主关税,还省却了争执,没有认识到是国家主权的丧失,答案为D ‎;材料没有体现ABC的内容,排除。‎ ‎10.咸丰(1831—1861年)十年,奕诉曾上奏道:“自开城后,该二国带兵二万余,分踞京城,所有城内仓库及各衙门,彼亦深知。倘有包藏祸心,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似属可信。”奕诉上奏所指的事件 A. 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C. 刺激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使得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 ‎【详解】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不符合“该二国”,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侵略中国,且英法侵略者攻破北京,《北京条约》等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故选B;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刺激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 ‎11.晚清有一则轶事:太平军的某次军事行动产生了爆炸性的国际影响,照英国驻上海领事的说法,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每次咸丰召集群臣开会,刚说了形势严峻,朝堂上便哭声震天。“太平军的某次军事行动”应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北伐 D. 西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可知,太平天国的军事活动严重威胁到清朝的统治,结合所学,北伐的目的就是推翻清政府,故C正确;金田起义是在广西桂平,远离清朝首都北京,不会产生“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的效果,排除A;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会造成“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的效果,排除B;西征是太平天国为了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不会造成“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的效果,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 ‎12.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描述:“两支舰队于9月17日在鸭绿江口外的海面上相遇。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而日本只损失了1艘军舰。”此次战役的直接影响是 (  )‎ A. 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B. 京津地区被列强武装控制 C. 激发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次海战是甲午战争过程中的黄海海战,此次战役后,日军控制力制海权,选项A正确;选项B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后果,排除;选项C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后果,此时战争尚未结束,因此选项C排除;选项D是《辛丑条约》签订的结果,排除。‎ ‎13.“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列国之兵士,恃威横行。”这次战争后 A. 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 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外国军队已经攻入北京城,不符合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而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故A选项错误;B选项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但是根据“列国之士兵”“北京”“东交民巷西什库”等信息推断此次应该为八国联军侵华,故错误;C选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为八国联军侵华,故错误;D选项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外国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题意,故正确。‎ ‎14.1861年,应列强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1901年《辛丑条约》又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列强这样做的意图是 A. 加快其瓜分中国的进程 B. 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 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D. 便利其对清政府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政府应列强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特别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便利其对清政府的控制,故D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的策略,改变了瓜分中国为殖民地的做法,排除A;列强这样做的意图是实现侵华利益,并非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排除BC。‎ ‎15.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一般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革命后供奉“天地国亲师”牌位日渐增多。牌位变化反映民间信仰 A. 天地亲师崇拜无改变 B. 依旧以天地为大 C. 家国观念发生了变化 D. 深受佛教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辛亥革命前……‘天地君亲师’……革命后供奉‘天地国亲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使得人们的家国观念发生了变化,故牌位内容发生变化,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天地亲师崇拜无改变,而是强调由“君”到“国”的变化,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家国观念的变化,而不是依旧以天地为大,故B排除;由“君”到“国”与佛教的影响无关,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辛亥革命前……‘天地君亲师’……革命后供奉‘天地国亲师’”,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引起家国观念变化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6.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学习欧洲)仿美”。其“揖欧”表现在 A. 学习英国,实行责任内阁 B. 效仿美国,确立民主共和 C. 仿照法国,尝试君主立宪 D. 以俄为师,推行改良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揖欧(学习欧洲)”,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学习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故A正确;效仿美国,确立民主共和,不属于“揖欧”,排除B;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C错误;1917年十月革命后,我国开始出现以俄为师,并且俄国的经验主要是暴力革命,而不是改良,D错误。‎ ‎17.发生于1919年的某一运动“……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一运动 (  )‎ A. 促成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9年和“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可知,这次运动是五四运动,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选项A正确;选项B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选项C是国民大革命的作用,排除;选项D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 ‎【点睛】‎ ‎18.近代某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 该宣言发表后进行了下图的军事行动。该军事行动是 (  ) ‎ A. 土地革命 B. 渡江战役 C. 北伐战争 D. 武昌起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可知,这一军事行动主要指向帝国主义和军阀,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结合地图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由珠江流域向北进行,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军事行动是北伐战争,选项C正确;土地革命期间,共产党的势力主要在江西一带,而且并未明确反帝,因此选项A排除;渡江战役是在长江流域,而且战争双方是国共,此次战役主要目的是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而非军阀,排除B;武昌起义指向的是清政府,而非军阀,排除D。‎ ‎19.“这次会议在危急关头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材料反映的是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而非一次重要会议,故A选项错误;B选项的八七会议是中共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清算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做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决策,符合材料中信息,故正确;C选项的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之后的一次武装起义而非重要会议,故错误;D选项遵义会议是土地革命时期,清算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军事上左的错误的一次重要会议,隶属于土地革命时期而非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的转折点,故错误。‎ ‎20.下列是20世纪30年代《申报年鉴》对当时日军的某一侵华事件作的细节记录。该事件是 (  )‎ 十八日夜半:皇姑屯与辽宁总站间,日兵包围道房强取工具,毁路轨。 ‎ 十九日上午八时:营口,日兵袭占车站,取去路款,缴路警械。 ‎ ‎…… ‎ 二十一日上午七时:大虎山,日飞机先后三架投弹,并以机枪扫射。 ‎ 二十二日下午二时:通辽四洮路,到日兵车一列,向南站发重炮三发。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淞沪会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十八日夜半:皇姑屯与辽宁总站间,日兵包围道房强取工具,毁路轨”,并结合材料中出现的地点名词可知,这是九一八事变,选项A正确;材料涉及到的地点如皇姑屯与辽宁总站、大虎山、通辽四洮路,这些地点位于东北地区,而华北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华北地区,此时东北已经沦陷,淞沪会战发生于华东地区,与东北地区无关,排除B、C、D。‎ ‎21.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会见一批议员,谈及中国事态时说:当森林中有一棵大树倒下,在飞扬的尘埃落定以前,人们无法看清破坏的程度。当时“中国事态”最可能是 A. 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 B.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战略决战,国民党主力已被基本消灭 D. 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结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40年代,结合“一棵大树倒下”,可知当时中国事态最主要的是战略决战,国民党政府通知即将失败,选项C正确;内战爆发与材料中大树倒下不符,排除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南京国民政府尚未倒下,与材料中“大树倒下”不符,排除B;渡江战役后,国民政府已经失败,尘埃已经落定,与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排除D。‎ ‎22.战前,双方正规部队的兵力大致相当,其后政府又损失了50万人的军队,其中30万人被俘,其余非死即伤。司令黄伯韬和邱清泉阵亡,黄维和杜聿明被俘。这一失败消除了政府在长江以北的最后一道主要防线,扫除了共产党南下长江和渡江作战的最后一个主要障碍。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淞沪会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司令黄伯韬和邱清泉阵亡,黄维和杜聿明被俘”“ 消除了政府在长江以北的最后一道主要防线,扫除了共产党南下长江和渡江作战的最后一个主要障碍”可知,这是淮海战役,选项C正确;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不符合材料中“消除了政府在长江以北的最后一道主要防线,扫除了共产党南下长江和渡江作战的最后一个主要障碍”排除A、B;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的战争,与材料中“扫除了共产党南下长江和渡江作战的最后一个主要障碍”不符,排除D。‎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 1982年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D. 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全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对“新中国法制建设成就” 表述正确的是B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五四宪法》,A项错误;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C项错误;“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D项错误。‎ ‎24.下图为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这一年,人民的选举 A. 有力地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 B. 开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全新阶段 C. 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 D. 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组织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可知,涉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故答案为D项;A项的时间是1949年9月,时间不符,排除;B项的时间是解放战争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的时间是1954年。排除。‎ ‎25.广西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在1980年草创了我国第一个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村委会成立之初,村内农民团结一致,积极开展本村工作,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相互支持,促进了社会治安稳定,使村民专心搞农业生产。这反映了 A. 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尝试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D 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巩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材料中“农村村民委员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的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的是民族自治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 选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处理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古代中国不断创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材料所述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划分行省区域的主要原则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1)制度:分封制。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2)措施:(全面)推行郡县制。进步性: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原则:消除地方军事割据的自然条件。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认识: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从材料“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可知该制度是分封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地方的控制、疆域的扩大等方面分析出答案。‎ ‎(2)第一小问,从材料“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该措施是郡县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可知元朝划分行省区域的主要原则是消除地方军事割据的自然条件。第二小问,从材料“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可知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地方制度的变革、行省制度的开端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27.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 ‎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三 ‎ ‎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四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中丧失的国家主权,由此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4)据材料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 ‎【答案】(1)主权: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自主权;‎ 变化:独立自足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背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目的: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实质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4)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影响: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了民族团结,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丧失一系列主权方面回答鸦片战争带来的灾难。关于变化,可从社会性质的变化方面回答即可。‎ ‎(2)关于背景,根据材料二“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于1902‎ 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危机方面分析背景。关于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意识觉醒、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方面分析作答。‎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等信息即可概括实质任务。第二小问,关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方面思考作答。‎ ‎(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即可概括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第二小问,关于对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取得抗战完全胜利、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团结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鸦片战争、维新思潮、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28.新中国成立后,在地方管理策略及应对方面很好地体现了灵活性、适用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代中央王朝所奉行的“大一统”而又“因俗而治”政治传统的根本准则是君权至上,故所谓“天下一体”,也皆为王土王臣,所谓“因俗而治”,不过是给各族统治者以本民族习惯方式继续压迫本族人民的特别代理权。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族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方式,推荐自己的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管理国家事务和民族自治地方事务的权力。‎ ‎——摘编自李贽、金炳镐《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制度创举》‎ 材料二 在澳门,96%是中国人,2%是葡萄牙侨民,1%以上是葡中混血儿。然而,由于中文不是官方语文,占人口多数的中国人不能在正式场合使用中文,难以同管制机构沟通,更难以担任政府公职或得到地位提升。澳门的司法系统也完全依附于葡萄牙司法机关,加上多元的法律形式,形成了澳门法律多而杂、体制不合的局面。‎ ‎——李英《澳门平稳过渡的三大难题与对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族政策与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的根本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地方治理价值上的相同之处。‎ ‎(2)据材料二,概括回归前澳门存在社会问题并分析其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为推动澳门发展所采取的方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国家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策略。‎ ‎【答案】(1)不同:阶级压迫,民权平等。‎ 相同:尊重民族差异,安定地方秩序,维护国家统一。‎ ‎(2)社会问题:中文地位低;社会呈二元极化结构(主体权利缺失或华人地位不高);法律杂乱。‎ 根源:澳门由葡萄牙殖民统治。(主权不独立)‎ 方针: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3)策略:法律保障,制度创新。‎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政治传统的根本准则是君权至上.不过是给各族统治者以本民族习惯方式继续压迫本族人民的特别代理权”“各族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方式,推荐自的代表参加”可知前者实行阶级压迫,后者体现民权平等。二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尊重民族差异及维护国家统一角度进行认识。‎ ‎(2)根据材料二“由于中文不是官方语文,占人口多数的中国人不能在正式场合使用中文,难以同管制机构沟通,更难以担任政府公职或得到地位提升。澳门的司法系统也完全依附于葡萄牙司法机关,加上多元的法律形式,形成了澳门法律多而杂、体制不合的局面”进行概括。二问结合所学从澳门主权进行分析;三问结合所学从一国两制的方针进行解读。‎ ‎(3)结合所学从有法可依、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 材料二 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为了帮助农民赎买土地,政府成立了农民土地银行向农民贷款,农民可在49年内还清货款,但要支付高额利息.‎ ‎——摘编自袁丽丽《<俄国1861年改革>一课的再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贵族对农奴制的认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据此分析改革的实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认为农奴制维护了社会稳定到农奴制是俄国的道德污点。原因: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启蒙思想的传播;农奴的反抗斗争。‎ ‎(2)内容:农奴获得少量份地,但需高价赎买。实质:地主对农奴的压榨和剥夺。‎ ‎(3)影响:农奴制曾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到了19世纪中期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最终被废除。‎ ‎【解析】‎ ‎【详解】(1)变化:据材料“ 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可知,认为农奴制维护了社会稳定;据材料“……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可知,农奴制是俄国的道德污点。原因:据材料“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可知,受西方观念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2)内容:据材料“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可知,农奴获得少量份地;据材料“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可知,农奴获得少量份地需高价赎买。实质:结合材料可知,农奴获得少量份地需高价赎买,这是地主对农奴的压榨和剥夺。‎ ‎(3)影响:据材料“ 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可知,农奴制曾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最终被废除。‎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