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08 KB
- 2024-02-11 发布
江苏省涟水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一)
化 学 试 卷
总分 100 分 时间:90 分钟
选 择 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 Mg2+、Ca2+等离子B.焊接时用 NH4Cl 溶液除锈与盐类水解有关
C.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与盐类水解有关
D.在滴有酚酞的 Na2CO3 溶液中慢慢滴入 BaCl2 溶液,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2.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 溶液与 Zn 反应放出 H2
3
B.0.1 mol·L-1 CH COONa 溶液的 pH 大于 7 C.CH3COOH 溶液与 Na2CO3 反应生成 CO2
3
D.0.1 mol·L-1 CH COOH 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4
4
4
3.已知 NaHSO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SO ===Na++H++SO2-。某温度下,向 c(H+)=1×
10- 6 mol·L- 1 的蒸馏水中加入 NaHSO4 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 c(H+)
=1×10-2 mol·L-1。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 25 ℃
B. 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 1×10-10 mol·L-1
C. 加入 NaHSO4 晶体抑制水的电离
D. 取该溶液加水稀释 100 倍,溶液中的 c(OH-)减小4.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
A. 熔点为 1 070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
B. 熔点为 3 500 ℃,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C.能溶于 CS2,熔点为 112.8 ℃,沸点为 444.6 ℃
D.熔点为 97.82 ℃,质软,导电,密度为 0.97 g·cm-3
sp sp sp
5.25 ℃时,K (FeS)=6.3×10-18,K (CuS)=1.3×10-36,K (ZnS)=1.3×10-2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 ℃时,CuS 的溶解度大于 ZnS 的溶解度
B.25 ℃时,饱和CuS 溶液中 Cu2+的浓度为 1.3×10-36 mol·L-1
A. 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FeCl2、ZnCl2 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 Na2S,只有 FeS 沉淀生成
B. ZnS(s)+Cu2+(aq)
噲垐 ?
CuS(s)+Zn2+(aq)的平衡常数为 1.0×1012
2 2 3 2 2 3 2
6.H S O 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 0.01 mol·L-1 的 Na S O 溶液滴定 I 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2S2O3 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
D.该反应中每消耗 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 4NA
7. 周期表中 27 号元素钴的方格中注明“3d74s2”,由此可以推断 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 4 周期ⅡA 族
B.它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简写为[Ar]4s2 C.Co2+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2
D.Co 位于周期表中第 9 列
8. 往锅炉注入 Na2CO3 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 CaSO4 转化为 CaCO3,再用盐酸去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Na2CO3 溶液的 Kw 和 c(H+)均会增大
A. CaSO4 能转化为 CaCO3,说明 Ksp(CaCO3)>Ksp(CaSO4)
B. CaCO3 溶解于盐酸而 CaSO4 不溶,是因为硫酸酸性强于盐酸
C. 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aq)+CaSO (s) 垐 ? CaCO (s)+SO2-(aq)
3 4 噲 ? 3 4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 4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能水解生成 Al(OH)3 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 水解反应 NH++H O 垐 ? NH ·H 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4 2 噲 ? 3 2
C. 制备 AlCl3、FeCl3、CuCl2 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盐类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
3
10、常温下,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 0 mol·L-1 CH 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3 3
3 3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 COO-)+c(OH-)=c(CH 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 COOH)+c(CH 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 COO-)>c(H+)
3
D.滴定过程中始终有:c(Na+)+c(H+)=c(CH COO-)+c(OH-) 11.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N、P、As 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B. 外围电子排布为 4s24p3 的元素位于第 4 周期ⅤA 族,是 p 区元素
C. 2p 和 3p 轨道形状均为纺锤形,能量也相等
B. 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12.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 AgNO3 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 >Ksp(AgI)
B
将 K2CrO4 滴入 AgNO3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滴加相同
浓度的 Na2S 溶液,沉淀由红棕色转化为黑色
Ksp(Ag2CrO4)>Ksp(Ag2S)
C
室温下,用 pH 试纸测得:0.1mol·L-1 Na SO 溶液的
2 3
pH 约为 10;0.1mol·L-1 NaHSO 溶液的 pH 约为 5。
3
— + 2-
HSO3 结合 H 的能力比 SO3 的
强
D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BaCl 和 CaCl
2 2
混合溶液中滴加 Na2SO4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Ksp(BaSO4)< Ksp(CaSO4)
13. 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 b 点对应的醋酸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 a 点,此时 c(Na+)=c(CH COO-)
3
B.25 ℃时,加入 CH3COONa 可能引起由 c 向 d 的变化,升温可能引起由 a 向 c 的变化
C.T ℃时,将 pH=2 的硫酸与 pH=10 的 KOH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3
D.b 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K+、Ba2+、NO-、I-
14. 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BCl3
Al2O3
Na2O
NaCl
AlF3
AlCl3
干冰
SiO2
-107
2 073
920
801
1 291
190
-57
1 723
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B.表中只有 BCl3 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
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12. 室温下向 10 mL pH=3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c(CH3COO-)
B. 溶液中
( ) (
c CH3COOH ·c OH
-)不变
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 再加 入 10 mL pH=11 的NaOH 溶液,混合液 pH=7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CH4 和 CCl4 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D.NaHSO4 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也有被破坏
1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B.图乙表示氢氟酸为弱酸,且 a 点 Kw 的数值比 b 点 Kw 的数值大
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 H+和 OH-的浓度变化曲线,图中 a 点对应温度高于 b 点D.图丁表示 0.100 0 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 0 mol·L-1 醋酸溶液的滴
定曲线
18、用物质的量都是 0.1 mol 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配成 1 L 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c(CH3COO
-)>c(Na+),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 B.c(CH3COO-)=c(Na+) + c(H+)
C.c(CH3COOH)+c(CH3COO-)=2c(Na+) D.c(CH3COO-)+c(OH-)=0.1 mol·L-1
非 选 择 题
19、(本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1)CO 能与金属 Fe 形成 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 253 K,沸点为 376 K,其固体属于 晶体。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Si S
O2- Na+
NaCl Si
H2SO4 HClO4
(3)对于钠的卤化物(NaX)和硅的卤化物(SiX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X 与 SiX4 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B.SiX4 是共价化合物
C.NaX 易水解 D.NaX 的熔点一般高于 SiX4 20、(本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已知25 ℃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平衡常数
-5
Ka=1.8×10
-7
Ka1=4.3×10
-11
Ka2=5.6×10
-8
Ka=3.0×10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四种溶液:
a. CH3COOH b. H2CO3 c. NaHCO3 d. HClO 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填字母)。
(2) 体积均为100 mL、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3)氨水是常见的弱碱,25℃时,用 0.1000mol·L-1 盐酸滴定 25.00mL0.1000mol·L-1 氨水的滴定曲线如题图所示。
A
pH
a
●
pH=9.24
反应终点
b pH=5.12
c
●
12.5
V(HCl)/mL
①滴定时,可选用 (填“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至终点的现
象是
②b 点溶液 PH=5.12 的原因: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
(4) 磷能形成次磷酸(H3PO2)、亚磷酸(H3PO3)等多种含氧酸。
3 2 3 2
①次磷酸(H PO )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已知 10 mL、1 mol·L-1 H PO 与 20 mL 1 mol·L-1 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组成为 NaH2PO2 的盐,则 NaH2PO2 属于 (填“正盐”“酸式盐”或“无法确定”)。
②亚磷酸(H3PO3)是二元中强酸,亚磷酸的结构式为 (式中 P→O 表示成键电子对全部由磷原子提供),含有两个“—OH”,分子中有两个可电离的 H+,因而是二元酸,由此类推次磷酸分子中含有 个“O—H”键。
2
3
4
(5) 三价铊各物种[Tl3+、Tl(OH)2+、Tl(OH)+、Tl(OH) 、Tl(OH)-]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物质的量占各物种的总物质的量之和的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①当 pH=1.5 时,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含铊物种是 (填化学式)。
图1
sp 2
②工业污水铊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为 2.5×10-8mol·L-1。已知:K (Tl S)=5×10-21,若铊的含量符合国家排放限值,则处理后的废水中 c(S2-)≥ 。
③向含铊废水中加入溴水,使 Tl+充分氧化成 Tl3+,调节溶液 pH,沉淀去除铊元素。若
pH 过大,铊元素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21、(本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制得到一种化合物 A。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铜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②元素 C、N、O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
③1 mol 氨基乙酸(H2N—CH2—COOH)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④氨气极易溶于水,这是因为 。
⑤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该晶体中氧离子的配位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 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心得(通用)
- 2020时代楷模有感》正文
-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全国百校名师联盟高二月考领航卷(一)数学(文科)试题(解析版)
- 【数学】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理)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6)
- 2020年学生会文艺部工作总结(1)
- 数学卷·2018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 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 2018-2019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