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50 KB
- 2024-02-08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命题人:单慧芳、李梦莹 审题人:聂琳
请注意: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r-8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
A. 纤维素、油脂 B. 蛋白质、烃类 C. 淀粉、油脂 D. 蛋白质、油脂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B. 淀粉、纤维素和蔗糖都属于糖类,一定条件下水解都只生成葡萄糖
C. 蛋白质在人体内先水解成各种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再彼此结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
D.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各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烃是同一种烃
4.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酸性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②③①
5.对于几种常见的有机物:甲烷、苯、乙醇、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能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B.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C.已知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可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相同质量的苯、乙烷分别与氧气完全燃烧,前者耗氧量大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⑤将a 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 g
⑥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 ③⑤⑥ B. ④⑤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7.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O3,该物质遇FeCl3溶液呈现特征颜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8.有甲、乙两种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者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消耗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
B. 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C. 1mol甲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3mol H2
D. 等物质的量的甲、乙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
9.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 ②一定有甲烷 ③一定有丙烷
④一定没有乙烷 ⑤可能有甲烷 ⑥可能有乙炔
A.②⑤⑥ B. ②⑥ C. ②④ D. ②③
10.橙花醇具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 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
D. 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
11.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将某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向冷却后的反应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卤代烃为氯代烃
②用乙醇和30%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
③在少量苯酚稀溶液中滴入过量饱和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④将苯与浓硝酸混合加热至60℃制备硝基苯
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有机物分子内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下列各项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乙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C.相同条件下,乙醛易与氢气加成而乙酸很难
D.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13.分子式为C5H10O3的有机物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C5H9O3Na;而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C5H8O3Na2,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 10 B. 11 C. 12 D. 1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定HCl和NaOH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单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溶液起始温度和反应最高温度
B. 若2C(s) + O2(g) = 2CO(g) △H= -221.0kJ/mol,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C. 电解水可以获得H2和O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5.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H2SO3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也为57.3kJ/mol
B. 已知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6.8kJ/mol
则C2H5OH(l)的燃烧热是1366.8kJ/mol
C.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
D. 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 △H1 ,2SO2(g)+O2(g)2SO3(l) △H2
则△H1>△H2
16.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 △H=+100kJ/mol 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H 将减小
B. 每生成2molA-B键,将吸收bkJ能量
C. 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b) kJ能量
D. 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kJ/mol
17.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
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49.0 kJ/mol
②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OH的标准燃烧热为△H=﹣192.9 kJ·mol-1
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 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 △H>﹣192.9 kJ/mol
D.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18.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减小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CO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19.由下表提供数据及相关物质结构知识,求反应:SiCl4(g)+2H2(g)=Si(g)+4HCl(g)的反应热(已知1mol Si中含有2mol Si-Si键)
化学键
Si-Cl
H-H
Si-Si
H-Cl
键能kJ/mol)
360
436
176
431
A. +236kJ/mol B. -116kJ/mol C. +116kJ/mol D. -236kJ/mol
20.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xC(g) + 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1 B. B的转化率为50%
C. 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D. 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1、20 ℃ 时,将0.1 mol/L Na2S2O3溶液10mL 和 0.1 mol/L H2SO4溶液10mL混合,
2 min 后溶液出现明显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 ℃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 ℃时,同样的反应要明显地出现浑浊,所需时间是
A.48s B.40s C.20s D.15s
22.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下列关于萜类化合物a、b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b的分子式为C10H12O
C. 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D. 只能用钠鉴别a和b
23.红曲色素是通过中国传统工业发酵得到的天然色素,用作食品色素安全性很高,同时具有抑菌、防腐和保健作用。其中一种成分——红斑红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红斑红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环上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被氢气还原
C.1 mol该物质能与5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该物质水解时能消耗2 mol NaOH
24.继屠呦呦从青蒿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又在1982年人工合成了青蒿素,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香茅醛
A. 香茅醛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 甲和乙互为同系物
C. “甲→乙” 、“乙→丙”分别发生了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D. 甲发生催化氧化后的产物含有两种官能团,乙的消去产物有两种
25.有下列5种有机物:
⑤CH2=CH—CH=CH2 ,其中可用于合成如右图所示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26、(10分)
(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A.乙烷 B.甲苯 C.氯苯 D.四氯乙烯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3) 聚丙烯的链节是 ;
(4)科学家常采用将药物连接在高分子载体上,制成缓释长效药物。已知某种解热镇痛类药物,其结构简式为A,把它连接到高分子聚合物B上,形成缓释长效药物C。
A C
①分子聚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②A与B反应生成C的有机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7、 (12分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上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
(2) 若改用60mL 0.25mol·L-1 H2SO4和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温度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实验次数
t2/℃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7.0
27.4
27.2
32.3
3
25.9
25.9
25.9
29.2
4
26.4
26.2
26.3
29.8
(3) 若0.55 mol/L NaOH溶液和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通过以上数据计算中和热ΔH=_______(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液态肼和足量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56.64 kJ的热量。
①写出肼和H2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H2O(l)=H2O(g) △H=+44 kJ/mol,则16 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
(5)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 △H= - 159.5 kJ/mol
②NH2CO2NH4(s)= CO(NH2)2(s) +H2O(g) △H= + 116.5 kJ/mol
③H2O(l)=H2O(g) △H= + 44 kJ/mol
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A和F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D中的试管里装有液溴.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夹持装置已略去)
NaOH溶液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 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一l30
9
-1l6
填写下列空白:
(1) A中主要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请写出乙醇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导管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
(4)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容器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9.(14分)某研究小组以对氨基水杨酸和乙炔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便秘治疗药物——琥珀酸普卡必利。
已知:①化合物B中含有羟基;请回答: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3)C+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硝基且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1H-NMR谱显示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结合如下信息②,设计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D
B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D
D
C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D
D
二、 填空题
25、 (10分,每空2分)
(1) CD (2) ② (3)-CH(CH3)-CH2-
(4)
① ②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27、(12分,每空2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不相等 (3) -56.8kJ/mol
(4) ①N2H4(l)+2 H2O2(l)= N2(g)+4H2O(g) △H=-641.6 kJ ▪mol-1 ②408.8 kJ
(5)2NH3(g)+CO2(g)= CO(NH2)2(s) +H2O(l) △H=-87kJ/mol。
28(14分,每空2分)(1) 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
(2) 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3) C (4)吸收挥发出来的溴,防止污染环境 (5) 蒸馏
(6)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导管堵塞;
29、 (14分,每空2分,最后两题4分)
(1)羟基、酯基(每空1分)
(每个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