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0 KB
- 2024-02-08 发布
第一单元 第 2 课
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管理制度完善、产品质量
较高,主要生产军需用品和满足皇室、贵族需要的消费品,很少投放市场和销往海外,故选
D 项。
2.考古学家在河南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
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宋朝 D.明清
【答案】D 【解析】西周时的墓葬中不可能存在铁质农具与珐琅彩瓷器,故 A 项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不可能存在珐琅彩瓷器,故 B 项错误;宋朝时不可能存在珐琅彩瓷器,故 C
项错误;明清时期才可能具备材料中的三种墓葬品,故 D 项正确。
3.(2019·广东清远期中)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
主导地位始于( )
A.北宋中叶 B.元朝中叶
C.明朝中叶 D.清朝中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开始超过官营手
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选 C 项。
4.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家,
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工场主。
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D 【解析】材料“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工场主”体现了雇佣关系,是
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故选 D 项。
5.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
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可知,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
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故 A 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有片面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规范训练: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随堂
-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1-2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练习苏教版
-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文)试题 Word版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
-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书300字服装设计专业
- 人教版1年级上语文课件:3 b p m f(第三课时)
-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题
- 2020年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 区域可持续发展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4+ N高中联合体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