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4-01-26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点强化训练17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7 名句默写+小说阅读(考点专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名句默写(10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夙兴夜寐,____________。 (《诗经·氓》)‎ ‎____________,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 ‎(2)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1)靡有朝矣 亲朋无一字 (2)芙蓉泣露香兰笑 此时无声胜有声 ‎ ‎(3)画船听雨眠 一尊还酹江月 (4)集芙蓉以为裳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二、考点专练:小说阅读(50分)‎ ‎(一)(2013·江西七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题。(25分)‎ 马不停蹄的忧伤 夏 阳 它们相遇,是在月亮湖,在那个仲夏之夜。‎ 仲夏之夜,月亮湖,像天上那弯明月忧伤的影子,静静地泊在腾格里沙漠的怀抱里。清澈澄净的湖面上,微风过处,银光四溢。它站在湖边,望着湖里自己的倒影发呆。它是一匹雄性野马。‎ 野马即将掉头离去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嘚嘚的马蹄声。一匹母马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止住脚步,呼吸急促,目光异样地望着自己。银色的月光下,野马惊呆了——这是一匹俊美健硕的母马,通身雪白,鬃发飘逸。母马的眼里,一团欲火,正在恣意地燃烧。‎ 野马朝母马大胆地奔了过去。它们没有说一句话,只有无休无止的缠绵。这时,任何话都是多余的。‎ 天地之间顿时暗淡,月亮羞红着脸,躲在云彩后面不肯出来。当月亮再一次露出小脸儿时,野马和母马已经肩并肩,在湖边小径上散步,彼此说着悄悄话。‎ 母马问,你家住哪儿?‎ 野马叹了口气,幽幽地说,我无家可归,被父亲赶出来了。你瞧我身上,伤痕累累。‎ 母马目光湿润,说,去我那里吧,我家有吃有住,主人可好了。‎ 野马没有吱声,目光越过湖面,怅然地望着远处的沙漠。远处的沙漠,在如水的月光下,舒展绵延开来,直抵天际。‎ 第二天清晨,巴勒图发现失踪一夜的母马竟然自行回来了,还带回一匹高大威猛的公野马。两匹马一前一后,迈着小碎步,耳鬓厮磨,乖乖地进了马厩。巴勒图乐坏了,激动地对旁人说,它要是和我家的母马配种,产下的马驹子,那可是正统的汗血宝马。到时候养大了,献给沐王爷,我就当官发财了。‎ 巴勒图把野马当宝贝一样精心喂养,连做梦都笑出了声。‎ 三天后的深夜,又是一轮明月浮在大漠之上。野马站在马厩的栅栏边,望着屋外漫天黄沙,饱含泪水。母马小心地问,你在想家?‎ 不是。我不习惯这里,不堪忍受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我已经下定决心,带你走。‎ 我不去!沙漠里太艰苦了,一年四季,一点生活的保障都没有,无论是寒冬酷暑,一天找不到吃食就得挨饿。你看我这里多好,干净卫生,一日三餐,主人会定时供应。‎ 我承认你这里条件是不错。但真正的快乐,是马不停蹄的理想,是天马行空的自由,是奔跑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做自己的上帝。你看看现在,豢养在这小小的马厩里,整天小心翼翼地看主人的眼色行事,行尸走肉地活着。这种生活,让我忧伤。我的忧伤,你不懂……‎ 两匹马互不相让,争吵不休。‎ 最终,野马推开母马,挣脱缰绳,冲出马厩,在月下急速地拉成一条黑线,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深处。它的身后,母马呜咽着,咆哮着,凄厉的嘶鸣声,久久不散。‎ 近百年后的一个午夜,东莞城中村的一间出租屋里,一个叫夏阳的单身男人翻阅《阿拉善左旗志》时,读到一段这样的文字:‎ 民国三年仲夏,巴彦浩特镇巴勒图家一母马发情难耐,深夜出逃于野。翌日晨,携一普氏雄性野马返家,轰动一时。三天后,野马冲出马厩,不告而别。数月后,母马产下一汗血宝马驹,然宝驹长大,终日对望月亮湖,形销骨立,郁郁而亡。‎ 读到此处,夏阳已是泪流满面。他坐在阳台上,遥望北方幽蓝的夜空,久久地, 一动不动。他手里的烟头,明明灭灭。‎ 一地烟头后,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他说,你还好吗?我……我想回家。‎ 电话那头,迟疑了一会儿,响起一个凄凉的声音,你不是说,你的忧伤,我不懂吗?‎ 夏阳孩子般呜呜地哭了。他哽咽着说,都三十年了,你居然还记得那句话啊。我老了,也累了。现在,我好想回到你的身边……他不能想象那匹旷野深处的雄性野马,垂暮之年是否真的还不思回头?‎ 电话那头,泣不成声。‎ ‎(选自夏阳短篇小说集《马不停蹄的忧伤》)‎ ‎2.结合全文分析第二段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展现了美丽广阔的大漠风光;为下文悲情故事的展开做了意境和情感上的铺垫。‎ ‎3.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野马的心理活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句话表现了野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被母马的美丽和柔情所吸引,渴望爱情与家园;另一方面又渴望大漠的自由与奔跑,渴望对理想的追求。‎ ‎4.小说的主人公夏阳三十年前为什么离异,故事里没有交代,这是不是小说的漏 洞?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这不是小说的漏洞,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其实主人公为什么离异,答案在马的故事里已经揭示得很清楚。②作者将主人公三十年前的故事完全蕴含在马的故事里。这种对人物故事的简略虚化处理,体现了明与暗、虚与实的相互映照,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5.试从标题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主旨。(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表层意思是指野马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永不停息地向前奔跑,而这种追求必定带来不得不离开自己的伴侣和家园的“忧伤”。深层含义指人年轻时为追求理想离开爱人和家园,年老时感到遗憾,想要回到家园和爱人的身边。‎ ‎②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自强不息是年轻人的秉性;而历经岁月沧桑事业沉浮后,落叶归根是年老时的必然归宿,这是自然之理也是人生之理。人生需要理想也需要归宿,人与自然万物皆有兴衰与沧桑,其中充满了快乐,忧伤,凄凉。作品正是揭示了这种人生的况味。‎ ‎(二)(2013·哈尔滨三中四模)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25分)‎ 半份儿礼物 罗伯特·巴里 那一年我十岁,我哥哥尼克十二岁。在我们俩想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 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这样一份儿礼物,可就非同寻常了。好在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 我和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感到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 ‎“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 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在他们一起生活的这些年中,父亲能够给予母亲的东西真是太少了。母亲一天到晚操劳不停,既要做饭,又要照料我们,还要在浴缸里洗我们全家人的衣服。而且对干这一切活儿都毫无怨言。她很少笑。不过,她要笑起来,那可就是不负我们盼望的赏心乐事。‎ ‎“你们打算给她送什么礼物?”父亲问。‎ ‎“我们俩将各送各的礼物。”我答道。‎ ‎“请您把这事告诉给母亲。”尼克对父亲说,“这样她就可以乐呵呵地想着它了。”‎ 父亲说:“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竟出自你这么个小脑袋瓜儿里,你可真聪明!”尼克高兴得面泛红光。随着,他把一只手放在我的肩头,说:“鲍勃也是这么想的。”‎ ‎“不,”我说,“我没有这么想过。不过,我的礼物会弥补这个不足的。”‎ 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和母亲都在满心高兴地玩着这个神秘的游戏。母亲干活儿时满面春风——她假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我们家里充满着爱的气氛。‎ 尼克找我商量该买些什么礼物。‎ ‎“我们谁也别对谁说自己要买什么。”尼克说。他是见我总也拿不定主意,等得实在不耐烦了。‎ 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买了一把上面镶有许多光闪闪小石子儿的梳子。这些小石子儿看上去就如同钻石一般。尼克很赞赏我的礼物,但却不愿说出他买的是什么。‎ ‎“等我选定个时间,我们再把礼物拿出来送给母亲。”他说。‎ ‎“什么时间?”我迷惑不解地问。‎ ‎“说不准,因为这跟我的礼物有关。你就别再问什么了。”‎ 第二天早上,母亲准备要擦洗地板。尼克对我点头示意,然后我们就跑去拿我们的礼物。‎ 我折转回来的时候,母亲正跪在地上,显得疲累不堪地擦洗着地板。她用我们穿烂了的破衣片,一点一点地把地板上的脏水擦去。这是她最讨厌干的活儿。‎ 紧跟着,尼克也拿着他的礼物返回来了。母亲一看到他的礼物,顿时脸色煞白。尼克的礼物是一只带有绞干器的新清洗桶和一个新拖把!“一只清洗桶!”她说着,伤心得几乎语不成句。“母亲节的礼物,竟然是一只……一只清洗桶……”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他默然无语地拿上清洗桶和拖把便向着楼下走去。‎ 我把梳子装进我的衣袋,也跟着他跑了去。他在哭着。我也哭了。‎ 我们在楼梯上碰到了父亲。因为尼克哭得说不出话来,我便向父亲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我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尼克抽抽噎噎地说。‎ ‎“不。”父亲说着,接过了他手里的清洗桶和拖把。“这是一份儿很了不起的礼物。我自己应该想到它才对哩。”‎ 我们又上到楼上。母亲还在厨房里擦洗着地板。‎ 父亲二话没说,用拖把吸干了地上的一摊水;然后又用清洗桶上附带的脚踏绞干器,轻快地把拖把绞干。‎ ‎“你没让尼克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他对母亲说,“尼克这份儿礼物的另一半儿,是从今天起由他来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尼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羞愧得满面通红。“是的,啊,是的。”他声调不高但却热切地说。‎ 母亲体恤地说:“让孩子干这么重的活儿是会累坏他的。”‎ ‎①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了父亲有多么聪明。“啊,”他说,“用这种巧妙的绞干器和清洗桶,活儿便不会怎么重,肯定干起来要比原先轻松得多。这样你的手就可以保持干净,你的膝盖也不会被磨破了。”父亲说着,又敏捷地示范了一下那绞干器的用法。‎ 母亲伤感地望着尼克说:“唉,女人可真蠢啊!”她吻着尼克。尼克这才感到好受了一些。‎ 接着,父亲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呢?”尼克望着我,脸色全白了。我摸着衣袋里的梳子,心里想,若把它拿出来,它会像尼克的清洗桶一样——仅仅只是一只清洗桶。就是说得再好,我的梳子也只不过是镶了几块像钻石一样闪亮的石子儿罢了。‎ ‎②“一半儿清洗桶。”我悲苦地说。尼克以同情的目光望着我。‎ ‎6.小说以“半份礼物”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礼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半份”有悖常理,故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③“半份”本身有两重含义:礼物我和尼克各一半,清洗桶和擦地板的劳动各一半。④暗示主题:最好的礼物是理解、关爱和分担。‎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 (1)小说中画线①处说:“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了父亲有多么聪明。”请问父亲的聪明体现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简要阐释小说中画线②处句子的含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父亲的聪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巧妙化解矛盾,为孩子们解围,也使妻子得到安慰;另一个是巧妙地教育孩子要理解母亲,替母亲分担家务。‎ ‎(2) 我把自己的礼物说成是“一半儿清洗桶”,说明我明白了礼物的真正含义是理解和分担;我“悲苦”,尼克“同情”,说明我们息息相通,都明白自己在礼物的选择上犯了错误。‎ ‎8.小说中母亲曾经说:“唉,女人可真蠢啊!”你认为母亲蠢吗?请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母亲不蠢。她是淳朴、勤劳、真诚的母亲。她一天到晚操劳不停,毫无怨言;家境不好,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少有欢乐;她热切地盼望着孩子们的礼物;误解了孩子的心意,但能坦诚地自责;但她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们干重活。‎ ‎9.这篇小说以朴实的语言、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精妙的构思而令人称道。‎ 你的看法呢?请从这四项中任选一项,结合文本和个人体验加以探究。(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丰富的情感 这篇小说表面上叙述的是成长故事,实际上展现了复杂的亲情纠葛,体现了“爱的付出”这一永恒的主题。①孩子对母亲的爱,孩子对父亲的爱,兄弟之间的爱。②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对父亲和这个家庭的爱。③父亲对孩子的爱,父亲对母亲的爱。④亲情如此,友情、爱情等 世间情感无不如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