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 MB
  • 2024-01-19 发布

地理卷·2018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玉溪一中2018届高二月考地理试卷 ‎ 命题人:刘学城 一、选择题。(共50分)‎ 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回答1~2题。‎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B.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2.下列纬度中,南北半球陆地比重差异最大是(  )‎ A.0°  B.10°  C.30°   D.60°‎ 读下图,回答3~4题。‎ 甲 七大洲(A~G)面积和平均海拔示意图 乙 四大洋(H~K)面积和平均深度示意图 ‎3.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4.春分日重庆(106°E)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 A.多1个 B.多2个 C.少1个 D.少2个 下图为印度家庭普遍状况的漫画。据此完成5~7题。‎ ‎5.该漫画显示,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控制人口增长能力较弱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而到了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8年间人口增长了1亿,预计印度将在2028年左右超过中国,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说明(  )‎ A.印度资源开发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促使了人口的机械增长 B.目前印度人口具有高出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C.印度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极大地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D.印度政府鼓励生育 ‎7.人口增长速度快给印度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8~9题。‎ ‎8.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 A.石油开采 ‎ 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 ‎ D.交通设备制造 ‎9.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增大 B.由西向东增大 C.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D.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11.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小于内陆 D.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12.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  )‎ A.大陆西岸更大,大陆东岸更小 B.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大 C.大陆西岸更小,大陆东岸更大 D.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小 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完成13~14题。‎ ‎13.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 ℃,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 A.-11 ℃ B.-14 ℃ C.-16 ℃ D.-7 ℃‎ ‎14.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 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 C.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 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7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国(  )‎ A.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B.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C.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D.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16.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 A.18 ℃   B.16 ℃  C.14 ℃   D.10 ℃‎ 读“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17~18题。‎ ‎17.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 A.东部 B.西部 C.北部 D.南部 ‎18.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有(  )‎ ‎①降水 ②地形 ③太阳辐射 ④土壤 ⑤洋流 A.②③ B.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⑤‎ 读图,回答19~20题。‎ ‎19.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山地、高原、盆地 ‎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 D.山地、平原、盆地 ‎20.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下图是沿2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甲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缓的唯一原因是地壳运动长期不活跃 B.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D.所在国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地 ‎22.关于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起伏大 B.地势南高北低 C.山河相间 D.以高山峡谷为主 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 ‎23.图示铁路联通了(  )‎ A.非洲和亚洲  B.北美和南美 C.欧洲和亚洲 D.亚洲和北美 ‎24.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最大的自然威胁最可能为(  )‎ A.寒潮   B.地震 C.潮汐   D.飓风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 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完成25~27题。‎ ‎25.该国(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 B.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C.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 D.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 ‎26.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  )‎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27.图中甲地发展炼铝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①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邻近水库,提供优质水源 ③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 ④有铁路运输和海运,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④⑤‎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有①②③三处水面。读图回答28~30题。‎ ‎28.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B.③处为咸水湖,盐度较高 C.②较①③两处盐度高 D.①③两处都位于同一巨大断裂带之中 ‎29.在影响图示地区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中,水资源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水资源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少 B.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少 C.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需求量大,缺水严重 D.该地区冲突多,水污染严重 ‎30.图示地区大部分为沙漠,但某地区仍有蔬菜和鲜花大量出口到欧洲,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抽取地下水 B.淡化海水 C.发展节水农业 D.拦截巴勒斯坦水源 下图中甲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31~33题。‎ 甲       乙 ‎31.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生物水 B.冰川融水 C.雾气 D.雨水 ‎32.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3.关于图乙中四地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沿海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B.②地区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C.③地深受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D.④地受到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34~36题。‎ ‎34.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3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36.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读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影响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洋流 B.纬度、降水 C.地形、洋流 D.降水、地形 ‎38.影响澳大利亚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地形 B.纬度、城市 C.地形、纬度 D.资源、城市 ‎2014年2月8日人民:今日,遥远的南极大陆又增加了一抹中国红——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主楼正式竣工并投入运用。根据图文材料完成39~41题。‎ 泰山站 ‎39.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每年11月~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40.泰山站雄伟壮观,外形设计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是因为(  )‎ ‎①视野开阔 ②减小风阻 ③防潮 ④避免飞雪掩埋 ‎⑤保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41.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D.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 图1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42~43题。‎ ‎4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A.5月5日 B.8月6日 C.11月7日 D.12月8日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 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 在杭州(30°16′N,120°09′E)工作的王先生,于春分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图2回答44~45题。‎ ‎44.王先生最有可能走进单位大楼哪个大门 A.甲 B.乙 C.丙 D.丁 ‎45.王先生所走进的大门结束阳光直接照射时间约为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图6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46~47题。‎ ‎46.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苔原 ‎47.导致图中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读“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关系模型图”(图14),完成48~49题。‎ ‎48.由图可知,两种运输方式竞争最激烈的运距是 ‎①0~600千米 ②1100~1300千米 ‎ ‎③1200~1600千米 ④大于1800千米 A.① B.①③ ‎ ‎ C.② D.①④‎ ‎49.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时速设计,最重要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穿越河谷多,沙漠广 ‎ B.大风日数多,风力强 C.干旱少雨,缺乏水源 ‎ D.冻土层厚,冰川广布 ‎50.“芳菲次第长相续,一季更有一季景” 。下列诗句反映了不同季节的物候,按春、夏、秋、冬的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二、综合题。(共50分)‎ ‎1.下面两图中,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9分)‎ 甲      乙 ‎(1)比较图乙虚线框内区域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 (2)分析图乙虚线框内区域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8分)‎ ‎(3)图甲中145° 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 (4)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和C处更适合建军港的理由。(9分)‎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 材料一 据澎湃新闻2014年9月13日报道,BBC报道称中资承建商兼经营商“尼加拉 瓜运河开发投资公司”宣布,横贯中美洲地峡的新运河工程经费将达500亿美元,运河全长 278千米,规模约为巴拿马运河三倍,途经尼加拉瓜湖l05千米,还设有2个水闸。‎ 材料二 ‎ 下图为尼加拉瓜简图。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地区中部,北界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中部为高地;东部为海岸平原,多丛林沼泽,地势低平;西部为沿岸低地,其东多火山、湖泊。平原高温多雨;西部沿岸低地,降水明显少于东部,且有干、湿季之分;中部高地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l500—2500毫米,5—12月为雨季。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曾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 ‎ (1)据材料分析,尼加拉瓜湖的形成原因。(3分)‎ ‎ ‎ ‎(2)说出尼加拉瓜湖水位季节变化规律。(6分)‎ ‎ ‎ ‎(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开凿的理由。(12分)‎ 玉溪一中2018届高二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1-20 BDBAC BCCCC DAACB DBCBC ‎21-40 BBCBB DCCBC CADDC DAADB ‎41-50 CCBCB CDCBD 二、综合题。(共50分)‎ ‎1.(29分)(1)差异:东南部地势总体上高于西北部;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势较平坦。理由:东南部河流短促,西北部河流较长。(8分)‎ ‎(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受山地地形抬升,东南部降水较多;冬季西北季风携带的海洋水汽受地形抬升,西北部降水较多。(8分)‎ ‎(3)岛屿附近水汽充足,且有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易出现大雾天气。(4分)‎ ‎(4)A处更靠近海沟,航道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浪小;面向太平洋,地理位置有重要的战略意义。(9分)‎ ‎2.(19分)(I)因火山喷发,与海隔绝而堰塞成湖。(3分)‎ ‎ (2)尼加拉瓜湖水位随着湿季、干季的交替而变化,夏半年湿季水位高;冬半年干季水位 低。(6分)‎ ‎ (3)开凿区地势低平(3分),并可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工程量小,成本低(3分)。运河运 营收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尼加拉瓜的经济发展(3分)。运河开通大大缩短大型船舶的航运距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3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