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52 KB
  • 2024-01-08 发布

【推荐】专题1-1-2 热化学方程式(导学案)-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课堂(新人教版选修4)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 ‎【学习目标】‎ ‎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 ‎2、知道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 ‎3、会写热化学方程式。 ‎ ‎4、能熟练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5、了解中和热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自主学习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 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 。‎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 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二、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注意事项:(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合作探究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有何意义?书写步骤? ‎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对比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 ‎ H2(g)+I2(g)======2HI(g) △H=-14.9kJ/mol ①‎ H2(g)+ 1/2 O2(g)= =H2O(g) △H=-241.8kJ/mol ②‎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③‎ 思考:(1)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意义 是否要注明物质的状态 ‎△H的正负号与单位 是否要注明温度与压强 意义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3)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与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二、反思总结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需注明 。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 。‎ ‎【小结】‎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的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 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 。‎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 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 ;‎ ‎(2) ;‎ ‎(3) (常温常压时,可不注明)。‎ 二、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注意事项 ‎(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巩固练习]‎ 知识点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 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483.6 kJ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 知识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3.分析图中的能量变化情况,下列正确的是(  )‎ ‎ ‎ A.2A+B===2C ΔH<0 B.2C===2A+B ΔH<0‎ C.2A(g)+B(g)===2C(g) ΔH<0 D.2A(g)+B(g)===2C(g) ΔH>0‎ ‎4.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O2(g) Δ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 知识点三 中和热 ‎5.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 ‎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在______中进行效果更好。‎ ‎(3)实验中改用60 m L 0.50 mol·L-1盐酸与 50 m 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 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用50 m L 0.5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2大于零 C.该反应的ΔH2=-571.6 kJ·mol-1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2.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 ‎3.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mol-1‎ B.C2H2(g)+O2(g)===2CO2(g)+H2O(l) ΔH=+2b kJ·mol-1‎ C.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mol-1‎ D.2C2H2(g)+5O2(g)===4CO2(g)+2H2O(l) ΔH=+b kJ·mol-1‎ ‎4.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对下列反应:‎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 kJ·mol-1‎ 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 ΔH=-Q2 kJ·mol-1‎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Q3 kJ·mol-1‎ 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Q2>Q3>Q1 B.Q2>Q1>Q3 C.Q1=Q2=Q3 D.Q2=Q3>Q1‎ ‎5.已知:‎ ‎(1)H2(g)+O2(g)===H2O(g) ΔH1=a kJ·mol-1‎ ‎(2)2H2(g)+O2(g)===2H2O(g) ΔH2=b kJ·mol-1‎ ‎(3)H2(g)+O2(g)===H2O(l) ΔH3=c kJ·mol-1‎ ‎(4)2H2(g)+O2(g)===2H2O(l) Δ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d>0 C.2a=b<0 D.2c=d>0‎ ‎6.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气体,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 mol SO2、1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 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 B.2SO2(g)+O2(g) 2SO3(g) ΔH=-98.3 kJ·mol-1‎ C.SO2(g)+O2(g) SO3(g) ΔH=+98.3 kJ·mol-1‎ D.SO2(g)+O2(g) SO3(g) ΔH=-196.6 kJ·mol-1‎ ‎7.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 A.-67.7 kJ·mol-1 B.-43.5 kJ·mol-1‎ C.+43.5 kJ·mol-1 D.+67.7 kJ·mol-1‎ ‎8.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3 C.1∶4 D.2∶3‎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小结】‎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2)标出对应的反应热;‎ ‎(3)标明反应所处的外界条件(常温常压时,可不注明)。‎ 二、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注意事项 ‎(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巩固练习]‎ 知识点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1.答案 C 解析 A项,热化学方程式还应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项,放热反应有时在点燃或加热时才能发生;D项,ΔH的单位错误。‎ ‎2.答案 C 知识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3.答案 D 解析 A、B选项没注明物质状态,且ΔH的符号错误,均不正确。根据图象先确定物质总能量的相对关系,再确定放热:2C(g)===2A(g)+B(g) ΔH<0或吸热:2A(g)+B(g)‎ ‎===2C(g) ΔH>0。‎ ‎4.答案 A 解析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其ΔH应为负值,故C、D错误;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而B是生成液态水,所以B也是错误的;反应逆向进行,ΔH符号相反,因此A是正确的。‎ 知识点三 中和热 ‎5.答案 (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偏小 保温杯 (3)不相等 相等 因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 mol H+和1 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偏小 偏小 解析 要掌握实验操作要点:①量热计保温效果要好;②酸碱溶液的浓度要小;③酸碱一方要过量;④操作迅速准确,减少热量损失;⑤及时准确记录数据。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1 mol H+和1 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计算出来的中和热是相同的。‎ 提高练习 ‎1.答案 B 解析 ΔH2与ΔH1符号相反,数值相等,故ΔH2=+571.6 kJ·mol-1;D选项没有指明36 g水的状态,故D项错误。‎ ‎2.答案 C 解析 A项中用L做单位是错误的,因为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B项中放出热量小于270 kJ是错误的,应大于270 kJ;D项中说几个分子间反应是错误的;C项正确。‎ ‎3.答案 A 解析 乙炔燃烧是放热反应,ΔH<0,则排除B、D两选项;又因反应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热量为b kJ,则生成4 mol CO2(g)应放出热量4b kJ,故A正确,C不正确。‎ ‎4.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HNO3和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故Q1Q3,故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