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 KB
  • 2024-01-05 发布

2020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个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地协调人地关系,不断地探求本区域的新的增长点。并将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基地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案例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 重点: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 学时难点 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  ‎ 教学活动 ‎【讲授】活动一 ‎【活动1】(教材第9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东北部,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水陆交通便利。‎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积聚作用和对外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一部分劳动力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性行业;并随着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居民由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讲授】活动一 ‎【活动1】(教材第9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东北部,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水陆交通便利。‎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    随着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积聚作用和对外联系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发展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一部分劳动力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产业工人,或从事服务性行业;并随着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居民由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讲授】活动二 ‎【活动2】(教材第11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 都位于五大湖工业区,水陆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广阔平坦,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市场广大。‎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在钢铁工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初期阶段发展起来的中心城市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成长阶段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和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多导致就业困难,区域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由于区域内资源短缺需要从外地输入大量资源导致加重交通运输压力。‎ 5‎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同意,区域的发展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如果忽视环境效益,最终经济效益也会丧失。‎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避免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化;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避免因工程建设和采矿扰动地层,导致地震等。‎ ‎【讲授】活动三 ‎【活动3】(教材第11-12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①资源枯竭;②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③环境污染加重。‎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基本消失;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3.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限制性因素:①能源等矿产资源不足;②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③交通拥堵;④用地紧张;⑤环境污染严重。‎ 措施:①西气东输、西电东送;②合理利用水资源;③改善市内交通运输条件;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⑥引进新的技术;⑧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讲授】总结区域发展的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区域发展的过程:‎ ‎ 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空间上,由点到线再到面。‎ ‎1.初期阶段。‎ 是指区域早期发育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区域空间结构简单,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在此阶段,区域的发展往往是由某一自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或人文资源(如技术)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在这个阶段,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短期内也不会受到明显破坏。‎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5‎ ‎2.成长阶段 是指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在区域的中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增加,人地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区域生态关系也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在此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 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人地关系: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3、转型阶段 指区域发展演变的后期阶段。在区域的衰落阶段,随着本地区资源的枯竭,同时,由于技术、产业结构等与区域外整个市场发展的不和谐(其他区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等),增长速度衰退,效益降低,本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能力减弱,导致整体区域呈现萎缩状态。    ‎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4、再生阶段:‎ 这个时期,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区域才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活力。‎ 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活动】比较 ‎【承转】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似,我国东北工业基地也是以重工业为主,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阅读P9-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读“美国东部工业分布图”和“我国东北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    (2)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 5‎ ‎(3) 应采取哪些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答案:(1)共同的区位优势:工业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雄厚;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周围地区的农业基础较好;水陆交通便利 ‎(2)衰落的原因: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新技术的冲击。‎ ‎(3)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措施:‎ ‎1.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2.更新设备,提高工艺技术,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6.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 ‎7.利用沿边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国际市场。‎ ‎【总结】由此可以得出区域整治的一般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加大科技革新;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等。‎ ‎【讲授】板书 ‎【板书】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1、初期阶段     2、工业化阶段(成长阶段、衰退阶段)‎ ‎3、综合发展阶段(再生阶段)‎ 二、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资源:区域发展的物资基础    环境:对区域发展有制约作用 三、区域整治的一般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加大科技革新;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等。‎ 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