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3-12-15 发布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期中考 地 理 试 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高一集备组 审核人 陈香梅 准考证号 班级 姓名 座号 ‎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判断1~3题。 ‎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 B.自东南向西北 ‎ C.自东北向西南   ‎ D.自西南向东北 ‎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59m     B.99m    C.199m  D.259m  ‎ ‎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4~6题。‎ ‎4.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5.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 C.土壤 D.降水 ‎6.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在旧金山留学的某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过下图中的甲、乙、丙地,最后到达丁地。据此回答:‎ ‎7.从出发地到甲地期间,该同学可能遇到的现象是的是( )‎ A.连日高温多雨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密布 C.地面平坦,麦浪翻滚 D.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8.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半年深受来自北冰洋的冷湿气流的影响,农作物易遭受冻害 B.受人多地少的影响,乙地农产品的商品率不高 C.丙地所在区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形成了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D.丁地附近海域有因上升流而形成的大型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完成9~10题。 ‎9.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 A.红海、亚丁湾 ‎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10.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1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下图完成:‎ ‎1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与⑦地植被相似 ‎——大气环流相同 B.④地与⑤地气候不同 ‎——海陆位置不同 C.①地与②地自然带不同 ‎——纬度位置不同 D.⑤地与⑥地自然带不同 ‎——海拔不同 ‎14.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处,多火山地震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 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右下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 ‎15.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 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 ‎③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 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6.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地形     D.降水 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即下图中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铁矿石资源,以他们为代表的铁矿石供应商,每年都要与以中国宝钢集团、日本新日铁和欧盟钢厂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进行谈判,来决定下一年度双方交易的铁矿石价格。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淡水河谷公司距中国上海宝山钢铁厂最近 B.必和必拓公司位于淡水河谷公司的东南方 C.甲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D.对森林是保护还是开发为乙国面临的两难选择 ‎18.有关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B.甲国除大量出口铁矿石外,还大量出口羊毛和玉米 C.乙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且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D.乙国有著名的潘帕斯草原,畜牧业特别发达 ‎19.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 B.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 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20~22题。‎ ‎20.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mm B.150mm ‎ C.200mm D.250mm ‎21.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22.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度世界人口分布图的人类大陆图,回答:‎ ‎23.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A.欧洲 ‎ B.南亚 ‎ C.东亚和东南亚 ‎ D.北美大陆 ‎24.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 ②老龄化问题严重 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 ④死亡率较高 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A.①④⑥ B.②③④ ‎ C.②④⑤ D.③⑤⑥‎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4分)‎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2分)‎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5分)‎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4分)‎ ‎(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2分)‎ ‎ 27.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 ‎(1)简述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点。(8分)     ‎ ‎(2)图中a、b两条支流中,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 ‎(3)该地区计划建一小型水库,从图中条件分析,大坝建在A、B、C、D、E、F中何处较合适?(2分)   ‎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2分) ‎ ‎ ‎ ‎28.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4分)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2分)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3分) ‎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4分) ‎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3分) ‎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4分) ‎ ‎17-18下学期半期考高二地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B B A D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D D D D C D A ‎21‎ ‎22‎ ‎23‎ ‎24‎ ‎25‎ C D D B C ‎26、(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谁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27、 (1)该地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或西部高、北部高)、东南低。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2)a支流  (3)F处。 ‎ ‎(4)图中居民点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地区和沿海岸的地区。‎ ‎28、⑴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⑵风(风力) ⑶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沙化)。 ⑷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 ‎⑸(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⑹“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退缩后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