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3.00 KB
- 2023-12-13 发布
地理(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范围:1、地球运动的基本意义;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3、常见的天气系统;4、气压带和风带;5、水循环;6、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说明: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共产党于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九大开幕式,回答1~3题。
1. 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八区的区时 B. 120°E经线的地方时
C. 北京的地方时 D.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2. 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A. 2017年10月18日6时 B. 2017年10月18日12时
C. 2017年10月17日20时 D. 2017年10月18日22时
3. 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 )
A. 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C. 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下表为某报刊登的某日我国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回答4~5题。
城市
上海
哈尔滨
北京
西安
成都
拉萨
日出时间
6:36
6:54
7:18
7:33
7:44
8:34
日落时间
16:51
15:51
16:50
17:35
18:02
18:56
4. 该日北京的昼长是( )
A. 8时57分 B. 9时32分 C. 10时15分 D. 10时22分
5. 下列关于该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白昼渐长 B. 南半球昼短夜长
C.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极点除外)。下图是用手机拍摄时镜像图像,读图完成第6题。
6.若南京某拍摄者此时镜像垂直中线刚好正对正东方拍日出景观,下列描述可信的是( )
A. 上海当天昼短夜长 B. 成都此日会日落西北方
C.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次日变大 D. 北极附近出现极夜
地球自转而产生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偏移,使许多自然现象都受其影响。下图中粗黑点表示河水自里向外流,×表示河水自外向里流。读图完成第7题。
7.根据河床特征判断,符合自然规律的是( )
A. D和B B. A和B C. B和C D. A和D
8.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下图示意我国某车站广场正午时分树影朝向,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车站大门的朝向(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10.如果该车站位于27°N,那么该图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春分日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冬至日
11.云南龟背纹景观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观之一,它主要是红色砂岩等经过长期的流水、风化、岩溶等外力作用形成的。该岩石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12~13题。
12. 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14.根据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a>c>b B.气温a>b>c
C.此天气系统由c向a移动 D.c地为降雨过后阴转晴
15.中国东南部位于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成因是( )
A.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 赤道低压带控制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下形成季风气候
D. 西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
读右图,分析并回答16~18题。
16.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P地可能位于( )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洲西南沿海
17.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关于P地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 B.附近海域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C.P地所在国东部可能有“大堡礁” D.P地附近可能有世界著名的“硅谷”
18.若P地处于西欧,则与P地同纬度的亚洲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甘蔗 B.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小麦、甜菜
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棉花 D.温带季风气候、春小麦、甘蔗
19.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20.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
A.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B.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乌拉尔河注入里海。读乌拉尔河流域示意图,完成第21题。
21. 以下关于乌拉尔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B. ②至③河段,流量越来越大
C. 河口附近无三角洲形成 D. 河流无结冰期
读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回答第22题。
22.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
A. 加大草地灌溉用水
B. 增加城市内涝发生
C. 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D. 加剧热岛效应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
23. 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月
24. 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 冰川、地下水 B. 雨水、地下水
C. 雨水、海洋水 D. 海洋水、冰川
25.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 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 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26~28题。
2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大 D.河道淤积
2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为西风漂流
30.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阻隔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
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
本卷共4小题。请将本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31.读图 “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____;⑥______;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 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_ 环节(用数字表示),三峡水库的修建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__ 环节(用数字表示)的影响。
(4)水循环联系了哪几个圈层_______
(5)假设图示陆地区域为位于日本,在沿岸附近有一著名渔场是____,它位于__________与_______(洋流)的交汇处。
32.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的是___图,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_____。
(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__。
(3)图中 A表示东亚的______季风(风向),该季风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性质是_______;C季风形成除与A有共同原因外还有__________。
(4)图中C表示南亚的___________季风(风向)。
(5)B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来自该中心的季风使得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呈现________气候特征。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材料二 19°S非洲西海岸剖面图和非洲西南部示意图
(1)结合表格,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该地区位于 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 ,受此风的影响,图甲中,海水垂直向 运动(填上或下)。
(3)M处洋流的性质为 。
(4)M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的影响是 。
34.下图为“2015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两个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城市。(2分)
(2)预测并说明未来48小时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3分)
(3)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3分)
地理(A)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B
C
B
D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B
C
D
D
C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B
D
B
C
D
C
B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3分) (1)蒸发 地表径流 (2分) (2)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2分) (3)③ ⑥ (2分) (4)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 (4分) (5)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3分)
32.【答案】(10分)(1)乙 夏季 (2分)(2)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1分) (3) 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温)温暖湿润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4分) (4) 西南 (1分)(5) 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亚洲高压); 寒冷干燥 (2分)
33.【答案】(9分)(1)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 (2分)(2)赤道低 副热带高 东南信风 上 (4分)(3)寒流 (1分)(4)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 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类,形成渔场(2分)
34.【答案】(8分)(1)扬州、长沙。(2分)
(2)AB天气系统过境前,这里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有较大风,可能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分)
(3)甲地大于乙地。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或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