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8.00 KB
  • 2023-12-02 发布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左传》记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衣冠文物之邦”是中华民族的荣耀,“衣裳”更不寻常。众所周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把人人都要吃饭这一寻常事推崇为天理,进入至高无上的信念。然而这“以食为天”的观念,若与服装排座次,仍然屈居其后,殊不见“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排列,就充分显示服装优先的地位。    穿衣戴帽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礼制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礼制形成了一种世界罕有的社会现象,那就是服装的地位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一代流行色上升到与国运兴亡有关的高度,承载色彩的服装更不寻常。春秋战国时期,“衣裳”一度成为国家的代称:说我中国是“我衣裳”,改朝换代必定要变更服色等。诸多章法,不仅是国家行为,也是民间风俗,这从习惯话语中可见端倪,例如士大夫称为“衣冠”,没有功名的学子称“布衣”,绅士的“绅”源自衣带,潜心受教名为继承“衣钵”,当官的理想是“衣锦荣归”,清官的嘉誉是“两袖清风”,首脑人物称作“领袖”。以衣冠服饰表现民族气节的典故更是史不绝书,如季路垂死不忘结缨,临终也要把帽子戴正……许多佳话往往都用衣冠来体现,这说明服饰在中国不仅有遮体、保暖、观瞻的功能,还被提升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文化精英的代表、民族荣辱的标志。    在贵贱有别、职业有分的制度下,士农工商任其熙来攘往,一望而知,非农、非工、非士、非商的游民很容易暴露于众。衣冠之治即是通过服装穿戴进行社会管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统治方略。    古人的衣冠还承载道德教化的功能,以皇帝冕服为例,这一身衣衫最重要的是冠帽。皇冠前的十二束垂旒,称为“蔽明”,表示目不视非,有所不见:冠的左右两侧有充耳,称为“塞明”,表示耳不闻邪,有所不听。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古训在帽子上的具体形象。日常用的冲天冠,两侧有向上翘的展角,象善字又称“翼善冠”,表示皇帝以身作则,一身穿戴处处表现信奉的伦理教化。 ‎ ‎   当然,还有些服饰表达了职业的理念和道德崇尚。执法的官员要戴獬豸帽,獬豸性格忠直,是非分明,是执法严明的象征。崇奉理学的士大夫们,喜欢戴的是心形冠,其造型是圆顶象征天,由八片布拼接表示八卦,大圆帽檐像太极,俨然是天干地支的太极图。    这些制作都源于一种理念,这就是明代理学家吕柟所说:“古人制物,无不寓一个道理。如制冠,则有冠的道理;制衣服,则有衣服的道理;制鞋履,则有鞋履的道理。人服此而思其理,则邪僻之心无自而入。”服此服而思其理,是古人服装制作的法则,这一法则使得一身衣衫从质料、色彩、款式、花纹无不受“礼制”的规范,被赋以天道、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  (摘编自刘志琴《衣冠之治与华夏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食为天”的观念排座次时,排在了服装之后,显示出服装比吃饭重要的地位。     B.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是穿衣戴帽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礼制中重要内容的体现。     C.中国传统社会通过服装穿戴区分百姓身份进行社会管理,体现华夏文化中的衣冠之治。     D.很多衣冠制作都源于“服此服而思其理”的法则,该法则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先提出服装地位优先的问题,然后通过阐释服装承载的功能对此问题加以分析。     B.文章重点论证衣冠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是以服装的观瞻功能和社会象征为基础的。     C.文章通过列举“布衣”“衣钵”等习惯话语,论证了穿衣戴帽与国家礼制的关联性。     D.文章引用明代理学家的话,对古人服装制作的法则及其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    A.春秋战国时“衣裳”作为国家的代称,表明“衣裳”在当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皇冠的垂旒和充耳,寓意皇帝受到视听上的约束,该皇冠承载了道德教化的功能。     C.苏武流亡匈奴十九年仍不改汉服以坚守民族气节,表现了服饰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D.崇奉理学的士大夫们喜欢戴心形冠,因为此种冠帽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的道德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 ‎3日11时40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大胆创新、努力攻关,这是中国航天人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动力。年近九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说:“这一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 ‎3日22时22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抵月背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拍摄了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迹的影像图,并由“鹊桥”中继星传回地面。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 ‎(摘编自《人类首次!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人民网”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探测器搭建起通信桥梁的中继星“鹊桥”发挥了关键作用。‎ ‎“鹊桥”于2018年5月21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继星“鹊桥”主任设计师孙骥说,“鹊桥”虽然不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角,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 他介绍,“鹊桥”运行的轨道非常特殊,环绕地月第二拉格朗日(L2)点,距离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最远有7.9万公里,距离地球近50万公里。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信息传给“鹊桥”‎ 后,会首先进行解调等处理,再传回地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表示,将尽力让“鹊桥”工作时间足够长,在其寿命内如果外国航天器想去月球背面探测,也可以通过这颗中继星获得帮助,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摘编自《“嫦娥”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新华网”2019年1月7日)‎ 材料三:50年前,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将月球背面描述成孩提时代玩过的沙堆,“没有边界,满是碰撞痕和坑洞”。那是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背面的样子。‎ ‎50年后,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山地荒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地球来客。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是全球第一艘在月球背面实现着陆的人造航天器。‎ ‎《华尔街日报》称:在未来几周的探月任务中,中国的长期计划应该会有明显的早期收获。在月球背面作业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因为此前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 美国“福布斯”网站表示,2019年1月将迎来密集的航天发射,仅月球就会“接待”两批地球来客。除了中国的嫦娥四号,印度计划于1月31日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月船2号”。‎ 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夹带着好奇心的驱动力、民族自豪感的激情,以及数以万亿美元计规模的产业诱惑。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摘编自《万亿蓝海待掘 投资界开启“太空之年”》,“人民网”2019年1月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将其传回地面,十多个小时后,它与巡视器成功分离并顺利驶抵月背表面。‎ B.“鹊桥”的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它是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把一个地面站搬到了天上。‎ C.人类第一次亲眼看见月球的背面的样子——“满是碰撞痕和坑洞,像沙堆”。此描述来自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50年前的观察。‎ D.《华尔街日报》称,一直以来在月球背面与地球的直接通信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在月球背面作业可称是一项壮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嫦娥四号的着陆地在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这里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将来有可能取得突破性发现。‎ B.“嫦娥”成功落月,“鹊桥”功不可没。“鹊桥”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搭建起了通信桥梁,为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起到了关键作用。‎ C.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面迎来的第一个地球来客是中国,而印度也计划发射该国首个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成为月背第二个地球来客。‎ D.万亿蓝海待掘,太空探索加快。摩根士丹利估计,2019年投资界将开启“太空之年”,到2040年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 ‎6.以上三则材料中,三篇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看   座 相裕亭 盐河入海口的河汊子里,随处可见那样一块块貌似水中浮萍一样的荒岛。它是上游洪峰携带泥沙在此堆积而成。有的岛屿,是因为河水改道后,所裸露出的河床自然形成的。它们凸显在淌淌的河水或潺潺的溪流当中,上面长满了翠生生的蒲草与芦苇。远看,恰如一块块碧玉镶嵌在白茫茫的河面上。偶尔,还可以看到那些岛屿上,长出一两棵不知名的小树,孤芳自赏地矗立在小岛的芦苇丛里,给盐河里觅食鱼虾的水鸟,营造出难得的栖息场所。‎ 某一年,小麦扬花、青杏挂枝的时候,盐河口捕鱼的汪福,正在大盐东沈万吉沈老爷家秫子地边的河心岛上扳罾捉鱼,河对岸,一辆马车“吁——”地一声,停下了。‎ 当时,汪福认为是过路的商客,停下来观看他如何捉鱼呢。所以,他没去搭理对方,只顾忙于扳罾、收鱼。可等他看清楚河对岸那个身着长袍的老人,是沈家的老太爷沈万吉时,汪福立马慌了手脚,他赶忙扔下手中的罾网,抱起刚刚捕捉到的一对大白萝卜似的鲢花鱼,趟水跑到河对岸来,硬将那一对尚在拧滚、打挺儿的鲢花鱼,塞到沈老爷的马车上。‎ 汪福下意识地给沈老爷作揖、求饶说:“托沈老爷的福,小民汪福,在此混口饭吃。”‎ 沈老爷支吾了一声,好像没当回事。‎ 汪福看沈老爷不言语,他心里越发紧张了。误认为沈老爷要拿他是问。‎ 汪福当即表示收网走人。哪知,沈老爷看汪福那副惊慌惊恐的样子,如同说笑一般,告诉他:“那个小岛,送给你啦!”‎ 说完,沈老爷登上马车,走了。‎ 汪福却愣在那儿,瞬间不知所措。‎ 马夫看汪福半天没醒过神来,便回头大声告诉他:“沈老爷发话,那个小岛送给你啦!”‎ 这以后,汪福的日子愈发充实了,他拆掉岛上那个临时搭建的小草棚,板板整整地盖起两间门窗敞亮的小茅屋。之后,他一边打鱼,一边铲除岛上的杂草、芦柴,开垦出一垄垄的地块儿,种上了辣椒、茄子、韭菜、洋芋,入秋以后,又种了几畦翠莹莹的荽芫、菠菜和过冬的小麦。期间,随着秋后河水变小,水面变瘦,大片的滩涂裸露出来,汪福又把小岛周边的泥土挖起来,堆积到小岛上,使小岛的面积不断肥大。‎ 汪福守着小岛,打鱼、种菜、卖菜。后期,又喂养了一大群水上凫游的白鹅、花鸭,小日子日见红火起来。‎ 此时,汪福没忘沈老爷的恩德。开春的头刀韭、挂花的脆黄瓜乃至市面上尚无出售的紫茄子、青辣椒,以及鸭舍里那些白生生的鸭蛋、鹅蛋,他自个都舍不得上口,总要抢个头水,给沈家送去。‎ 印象中,汪福头一回到沈家去时,是个清晨。‎ 汪福手提一篮子圆溜溜的鸭蛋、鹅蛋,肩挑两筐碧绿的青菜来到沈家。当时,大太太正在小餐厅里等候沈老爷一起用餐。‎ 汪福去见大太太时,他看人家窗明几净,尤其是大太太那身宽软的绸缎,在他眼前一闪一闪,汪福忽而感觉自己身上的鱼腥味、鸭屎味太重了,他没敢踏入大太太就餐的门槛儿。‎ 大太太身边的小丫环,礼节性地搬把亮锃锃的小椅子放在他跟前。汪福担心自己身上太脏了,没敢坐,他就那么蹲在门口,听大太太问话。‎ 后来,汪福再到沈家去时,他先把所送的青菜、鱼虾啥的送到后厨去,再到大太太这边来道安,以讨沈老爷、大太太的欢喜。当然,汪福也想利用那个时机,讨得沈老爷、大太太的赏赐。大太太赏过他岭南的花生、羊儿洼的稻米。有一回,大太太高兴了,还赏了他一撂哗铃铃的钢洋。‎ 尽管如此,汪福每次见到沈老爷时,他还是卑卑嗦嗦地不敢靠得太近。大太太在屋里与他说话时,他始终蹲在门外,不好意思去碰沈家那油光锃亮的小椅子。‎ 那时候,汪福与沈家人已经混熟了。他到沈家去时,无须下人通报,便可挑着箩筐,直奔后院去见大太太。‎ 说不清是哪一天,汪福在门外听候大太太问话时,情不自禁地摸过门口那把原本是让他观看的小椅子坐上了。‎ 当时,大太太就觉得汪福气度不凡呢。‎ 回头,汪福走后,大太太好像忽然间想起什么事似的,喊来管家,说:“去把汪福开垦的那块荒岛收回来吧,省得他以后再往这边跑了。”‎ 就此,汪福断了财路。‎ 但,汪福到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招惹大太太不高兴的。‎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又自然地引出下文情节。‎ B.小说正面刻画沈万吉的笔墨不多,但“如同说笑一般,告诉他:‘那个小岛,送给你啦!’”一句展现了他对底层人物的同情。‎ C.小说结尾 “但,汪福到死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招惹大太太不高兴的”一句似问非问,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小说语言平实,没有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但将极具时代特色的各色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8.小说主人公汪福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三次写到了那把“小椅子”,“小椅子”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至二千石,后以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其奴皆亡,独从一骑归。夫身被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 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屯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所与交通者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所与交通者/无非豪桀大猾 B.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所/与交通者/无非豪桀大猾 C.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所/与交通者无非豪桀大猾 D.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所与交通者/无非豪桀大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侯:侯爵,为我国封建时代五等爵位之一,在公爵之下,在伯爵、子爵、男爵之上,享有封地,可世袭。颍阴侯以颍阴为封地。‎ B.舍人:战国至汉初,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的通称。《史记》中记载的蔺相如、战国四公子等都做过舍人。‎ C.二千石:汉代官员俸禄一半发谷,一半发钱,地方郡一级的政权长官年禄是二千石,后世常常以“二千石”来代指地方郡守级的官员。‎ D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称高等级妃嫔、诸侯或有封爵的大官的死为“薨”,称大夫的死为“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灌夫父子受到两代颍阴侯恩宠。灌夫的父亲因为得到颍阴侯家的恩幸而改姓灌,灌夫因为颍阴侯的推荐而为官。‎ B.灌夫作战勇猛,视死如归。与吴军的战斗非常惨烈,身受十余处重伤,当伤好一些后,他又再次请求出战。‎ C.灌夫为人粗鲁、任性、不拘小节。和窦太后的弟弟窦甫一起饮酒,喝醉后出手打死了窦甫,窦太后没有杀他,而是把他调任做了燕相。‎ D.灌夫刚强直爽蔑视权贵。他不喜欢阿谀奉承,甚至会凌辱地位高于自己的权贵;对贫贱的士人恭敬有加,还在公开场合推荐夸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因此而赞美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5分)‎ ‎(2)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①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②。‎ 夜宿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怪生:怪不得。②使风:本诗中指用伞当帆,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14.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舟》诗是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被一艘小船上孩子们的行为触动有感而作。《夜》诗的题目表明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B.《舟》诗中两个小孩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船桨都收起来了,令人感到奇怪。《夜》诗描写了初春时节乡村里盎然的春意和天真可爱的儿童。‎ C.《舟》诗中的后两句形象准确地写出了诗人明了真相后的恍然,读完全诗,我们仿佛可以感知到诗人的豁然开朗和哑然失笑。‎ D.两首诗语言浅白,形象鲜明,作者描绘不同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了同样高超的艺术构思。‎ ‎15.杨万里诗中对儿童稚态的描摹,往往能够起到点活全诗的作用。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对此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们常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 ”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2)《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 , 。”‎ ‎(3)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一句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 ”一句来写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当下,相声艺术渐渐回归到了市场运行的轨道。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恢复了传统,但是我们的时代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坚持传统并不意味着抱残守缺式的故伎重演,我们的文化记忆被唤醒绝不意味着那些曾被否定的糟粕也将一并 ,文化垃圾无论以何种形式死灰复燃或 都不该被允许。遗憾的是,一些小剧场舞台在对年轻相声演员的引导中,以低俗代替了通俗,用欲望代替了希望,感官刺激代替了娱乐享受。一些相声从业者对传统相声笑的审美认识模糊,缺乏前辈大师的文化自觉。他们一味“向卖座看齐”“向流量看齐”,以鼓吹“去价值观”“去思想化”来 ,无底线媚俗,( ),使之滑向粗俗肮脏的泥潭。我们痛心地看到,当今相声舞台上,有人借着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一时间沉渣泛起,雾霾弥漫,这不仅是语言污染,更是对观众的心灵污染,与新时代的文化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东山再起 移花接木 夸夸其谈 水火不容 B.卷土重来 暗度陈仓 哗众取宠 格格不入 C.东山再起 移花接木 哗众取宠 格格不入 D.卷土重来 暗度陈仓 夸夸其谈 水火不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使得原本已被剔除的糟粕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生生揉进 B.原本已被剔除的糟粕被生生揉进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 C.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被生生揉进原本已被剔除的糟粕 D.在相声这块文化瑰宝中生生揉进原本已被剔除的糟粕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有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B.有人借着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C.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捡起传统中的糟粕,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 D.有人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传播低级趣味等不健康的内容,捡起传统中的糟粕。‎ ‎20.下面是一则“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或不正确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先祖、缅怀死者的传统节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祭祀新时尚,让大家度过一个文明、绿色、感恩的清明节,值此节日来临的时候,我们特此倡议:爱护环境,绿色祭扫;告别恶习,安全祭扫;厚养薄葬,节俭祭扫。敬爱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由己及人,用文明理念传承传统,用文明行为守护家园。‎ ‎①“_________”改为“_________”②“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③“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 ④“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⑤“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1.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所给材料中选取两个人物,根据他们的经历,筛选恰当语句,续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一致。(6分)‎ 示例: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 材料: 王安石 苏东坡 辛弃疾 充实忙碌 执着坚韧 多姿多彩 仕宦南北 秉持朝政 沉浮宦海 赏赤壁风月 历扬州烽火 栖成都草堂 怀天下万民 梦吹角连营 看琅琊山色 啖岭南荔枝 忆秋风铁马 务财利兵革 行一条鞭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面这幅漫画曾获某报社举办的优秀漫画作品评比一等奖,在获奖作品介绍中主办方写道:“该作品画面内容虽通俗易懂,但构思却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凡天下事似乎皆可从中汲取智慧。”‎ 要求:仔细观察漫画内容,结合文字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 期末考试答案 ‎1.C(A项,“显示出服装比吃饭重要的地位”不符合原文“就充分显示服装优先的地位”; B项,曲解文意,“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 ”中“正朔”是一年的第一天,指改朝换代要新颁布历法,不是“穿衣戴帽在国家礼制中的体现”; D项,张冠李戴,原文是“这一法则使得一身衣衫”“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而不是“该法则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 ‎2.B(论证衣冠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不是以“以服装的观瞻功能”为基础的。)‎ ‎3.C(推断错误,苏武事例典型地表现了“民族荣辱与气节”,而不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4.A 顺利驶抵月背表面的是玉兔二号巡视器。‎ ‎5.C 印度计划发射月球着陆器和漫游车不定在月球背面着陆,“成为月背第二个”于文无据。‎ ‎6.①材料一侧重介绍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这一新闻事件,彰显其在人类探月史上的重要意义;‎ ‎②材料二侧重介绍“鹊桥”的作用、使命以及展望它未来在国际服务中对世界的贡献;‎ ‎③材料三在回顾人类探月历程的基础上,侧重介绍外媒对2019探月活动的评价与展望。(6分,每条2分)‎ ‎7.B 通过汪福见沈万吉一系列的行为以及后来大太太将小岛收回的结局,可以看出这是沈万吉一时的施舍而已,说不上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8. ①地位卑微。在初次见到沈家的老太爷沈万吉的时候一系列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中生动的体现了人物的这一特点,如“立马慌了手脚”“下意识地给沈老爷作揖、求饶”“心里越发紧张了”等。‎ ‎②勤劳善良。用自己的劳动将小岛打理的红红火火,每次有了收获总要抢个头水,给沈家送去。‎ ‎③小心谨慎。“汪福每次见到沈老爷时,他还是卑卑嗦嗦地不敢靠得太近。大太太在屋里与他说话时,他始终蹲在门外”。(每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椅子”在小说中是身份的象征,生动地展现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小丫环搬来椅子,只是出于礼节,汪福不坐这把椅子是出于自己的身份。‎ ‎②“椅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通过看座不敢坐到情不自禁地摸过门口那把原本是让他观看的小椅子坐上了,展现出作者对社会人性的思考。‎ ‎③“椅子”突出了小说主题,通过“椅子”生动地表现出了社会底层人的卑微与屈辱的命运。(每点2分,言之有理的情给分)‎ ‎10.(3分)D ‎11.(3分)B(战国四公子并非舍人出身)‎ ‎12.(3分)C(“打死了”应为“殴打”。把他”徙为燕相”的是皇帝而非窦太后。)‎ ‎13.①(5分)军法规定,父子ー起参军,有一个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军法”“丧”各1分,句意3分)。‎ ‎②(5分)灌夫召集了军中与他友好并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善,壁各1分,句意3分)‎ ‎14.(3分)B(《舟》诗中的第三句“无雨都张伞”才是令诗人感觉奇怪之处;《夜》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 ‎ ‎15.(6分) ①《舟》诗中的儿童收篙停棹,以伞为帆,作者用寥寥数笔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使得平常的生活场景平添了浓厚的生活情趣。(3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②《宿》诗所摄取的景物原本平淡,但诗人“急走”与“追”两个动词连用,描绘出了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使田园画面欢快而富有动感。(3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 ‎16.(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酾酒临江;一尊还酹江月。‎ ‎17.B 18.D 19.C ‎20.“死者”改为“逝者”; “时尚”改为“风尚”;‎ ‎“的时候” 改成“之际”; “恶习”改为“陋习”;“敬爱” 改为“尊敬”。‎ ‎ 21示例: (措辞恰当、内容贴切、句式一致即可。每句2分,共6分。)‎ 你是否羡慕过王安石的人生?是啊,他秉持朝政,怀天下万民,务财利兵革,活得多么充实忙碌!‎ 你是否羡慕过苏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仕宦南北,赏赤壁风月,啖岭南荔枝,活得多么多姿多彩!‎ 你是否羡慕过辛弃疾的人生?是啊,他沉浮宦海,历扬州烽火,梦吹角连营,活得多么执着坚韧!‎ 附参考译文:‎ 灌将军夫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敌人的坚强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敌军几十人。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有他一人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您让我再回去。”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恐怕灌夫战死,便向太尉周亚夫报告,太尉坚决地阻止他。等到吴军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 ‎  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皇上汇报了,皇上就任命灌夫担任中郎将。过了几个月,因为犯法而丢了官。后来到长安安了家,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汉景帝时,灌夫官至代国国相。景帝去世,当今皇上武帝刚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 ‎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反而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因此而推重他。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他家中积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几十,多则近百。为了在田园中修筑堤塘,灌溉农田,他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