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0 KB
- 2023-11-23 发布
1 概念
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 主要特征
①复杂性;②周期性;③突发性;④多因性;⑤群发性;⑥潜在性。
3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成因
时空分布
危害
洪涝
长时间、大量的降水且排水不畅
我国东部地区等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多发;沿海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
淹没农田、村镇,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
续表
气象灾害
成因
时空分布
危害
干旱
长时间无降水或少降水,大气和土壤中严重缺水
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春季(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台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称为飓风)
热带、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夏秋季节的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墨西哥湾沿岸等地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造成洪涝灾害
寒潮
强冷空气入侵
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部等
农作物受冻害,影响交通、通信等
(2)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成因
分布规律
危害
地震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破坏建筑、危及生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火山喷发
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滑坡
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下滑
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山区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
泥石流
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危及生命财产
注意点
1.自然灾害的形成也可能有人类参与
虽然自然灾害是自然事件,但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跟人类活动有关。如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人类活动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和破坏植被,会加剧其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2.洪水≠洪灾
洪灾是由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害,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灾。
某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质灾害是( )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暴雨
答案 C
解析 因暴雨引发的出现在山谷中的灾害应该是泥石流灾害。
2.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
A.暴雨 B.植被破坏
C.山高谷深 D.火山喷发
答案 D
解析 火山喷发与该自然灾害的形成无关。
3.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预警、预报 B.抢修道路
C.植树造林 D.修护坡工程
答案 B
解析 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该立即抢修道路以保障救援人员、物资的顺利到达,从而减少损失。
如表是1971~1995年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单位:万人),如图为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读表和图,回答4~5题。
灾害
影响
地震
洪涝
干旱
火山
死亡
1.91
1.27
7.36
0.10
受伤
2.63
2.07
0
0.03
影响
168.83
6 004.13
6 069.26
9.43
无家可归
23.76
324.14
2.27
1.51
合计
197.13
6 331.61
6 078.89
11.07
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
4.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火山 地震 B.洪涝 火山
C.洪涝 地震 D.干旱 地震
答案 D
解析 读表可知,干旱在四种自然灾害中造成的死亡人数是最多的,所以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进一步读图可知,地震持续时间最短,其突发性最强。
5.能给人类带来一定资源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
C.洪涝 D.干旱
答案 B
解析 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可成为肥沃的土壤资源等。
[考法综述] 自然灾害是与人类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有关自然灾害的考查往往渗透于其它知识的考查中。关键是理解不同灾害的成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命题法 自然灾害成因与应对措施
典例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解析] 建设引排工程说明该地旱涝灾害多发,要从气候中的降水以及地形、人口密度、经济状况等方面作答。
[答案] 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解题法】 我国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1.时间分布规律
2.空间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