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6.00 KB
- 2023-11-14 发布
2018-2019学年栖霞二中10月高二地理月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分布、生产和生活情况不同。下列少数民族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 )
A.哈萨克族 B.鄂伦春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3.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
A.山东、河北、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甘肃、青海
C.辽宁、河北、山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河南、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4.①②③④序号对应的城市是( )
A.银川、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拉萨、银川、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拉萨 D.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
5.城市①冬春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
A.季风的影响 B.亚洲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下面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位置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7.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气旋雨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8.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
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
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
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
9.该图关于东经100°的地形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B.山高谷深地形陡峻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喀斯特地貌广布
10.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11.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12.下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13.关于下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
C.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如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
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
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 ②丙、丁两省航空交通居首位
③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④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科考队员途经格尔木附近,所见到的湖泊类型最有可能是( )
17.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 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影响我国季风区南宽北较窄的原因是
①夏季风 ②冬季风 ③洋流 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的纬度偏高,是因为
A.夏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洋流的影响 D.海陆分布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沿32°N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A 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
21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23.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地势较高 B.降水较少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下图为某地区水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4.图中A河水文特征可能包括
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有结冰期 D.无凌汛现象
25.A、B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为我国的一条重要山脉,下列地理界线可能与图中分水岭接近的是
A.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D.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分界线
我国地域辽阔,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6.下列地区,具有“山下有花山上雪”“一山居然四季全”气候特征的是:( )
A、阴山地区 B、祁连山地区 C、雪峰山地区 D、横断山区
27.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又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
A、云贵高原 B、藏北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南岭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季节降水量等值线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8.该季节应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9.关于图中市区400 mm等降水量线以内的降水量数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400 mm以上,原因是雨岛效应 B.在400 mm以上,原因是热岛效应
C.在400 mm以下,原因是雾岛效应 D.在400 mm以下,原因是集聚效应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
30与甲河干流的北岸支流相比较,南岸支流( )
A.流程长,河网密度大
B.水质清,无结冰期
C.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D.流域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二、综合题(40分)
24.读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
(1)A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B地形区的地貌征是_____________。
(2)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的关系是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
(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①主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
②形成原因:____________。
2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2)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说出该区域西部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