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KB
- 2023-10-19 发布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 共70分)
1. 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指( )
A.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关系 B.事物同周围事物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D.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3.“只要你对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A.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 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D. 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4.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边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事物的联系具有( ) ①普遍性 ②客观性 ③随意性 ④多样性
- 10 - / 10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6.外国一位心理学家说:“我+我们=完全的我”,从世界观意义上看,其蕴涵哲理是( )
A.部分离不开整体,当部分离开整体时,部分就不成其部分
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C.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有人大代表将城市和农村比喻为人的两条腿。现在农村这条腿短,不补齐这条短腿,就要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8.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
- 10 - / 10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B.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C.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D.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
9.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以下属于系统的基本特征的是( )
①整体性 ②有序性 ③复杂性和多样性 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近年来,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多发,其症结究竟何在?食品监管链条上的“多龙治水”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③办事情要着眼于局部利益 ④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1.在现实的人与人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但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这一定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①要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考虑 ②办事情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 ④整体高于局部、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 / 10
12.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 邯郸学步 B. 唇亡齿寒 C. 吐故纳新 D. 因地制宜
13. “天上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形象地指出了( )
A. 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
B. 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C. 万事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D.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14.纵观人类历史,从打制石器到机器人的出现,从独木舟到宇宙飞船,从结绳记事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这些无不说明了( )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B.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为( )
①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④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相互转化
A . ①② B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6. 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称为“时代的发展”的观点( )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 10 - / 10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据此回答17-18题
16. 由于“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因此( )
A、改革符合客观规律 B、改革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
C、改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D、改革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8、改革“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表明(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新事物能够战胜旧事物 D、没有力量能够阻止改革的步伐
19.薄礼面前要慎微。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A.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 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副对联告诫人们(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21.“水到渠成”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2.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 )
A.说话做事前后不一 B.事物内部各方面互相排斥
- 10 - / 10
C.事物外部各方面相互斗争 D.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2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这段话说明( )
A.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运动中 B.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D.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24. “有时失去是一种拥有,有时跌倒是一种站起。”这句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按客观规律办事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5.“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物质决定意识 D.规律的客观的
26.医生让一位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橘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位病人的错误在于( )
A.承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的存在
27.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
- 10 - / 10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28.“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互相吸引、相互联结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29.“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句话表明( )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真理和谬误是不可分割的
C.真理和谬误推动了事物的发展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0.根据2010年4月15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将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其哲学依据在于矛盾具有( )
A.普遍性 B.斗争性 C.同一性 D.特殊性
31.山寨产品一方面以其低廉的价位、完备的功能、新颖的外观,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占据了一定市场份( )
额;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仿冒、造假、侵权等问题而引起种种非议。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③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 ④
- 10 - / 10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观察漫画《如此领导》,我们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
A.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原理,重视事物的质变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真解决矛盾
C.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D.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正确对待发展中的曲折
33.事物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
A.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变化是发展,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C.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变化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34.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④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0 - / 10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事物发展过程的两种状态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呢?
3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
- 10 - /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70分)
1-5 DADCC 6-10 ABBCA
11-15 ACCBA 16-20 CDBAC
21-25 DDCCA 26-30 DCBAD
31-35 DCCAA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①事物的两个发展状态分别是质变和量变。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结果。
37、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0 -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