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4 KB
  • 2023-09-25 发布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2课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日期 周次 课时 / 课题 1.5 物质的溶解(第 2 课时) 教材 解读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了解饱和与不饱和跟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条件的探究,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饱和与不饱和跟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的能 力,会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难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学情 本节是浙教科学八上第 1 章水和水的溶液第 5 节物质的溶解第 2 课时, 主要内容是讲述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如何相互区别 与转化。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实验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 解,本节课中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探究 的具体步骤。本节课是上一节物质在水中分散的状况的延续,也为了 后面学习溶解度做知识的积累。 教学 准备 硫酸铜溶液、硝酸钾溶液、蔗糖、熟石灰 环节 师生活动 占用时间 教学 过程 设计 一、引入: 思考: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同的。那么,如何 定量地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呢? 需要制定标准;标准里哪些物理量不变呢? 从影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加以考虑。 (1)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2)与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有关。 要比较两种固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应:___一定,________一 定,达到_____状态 ,比较_______________的多少。 二、讲述: 1、物质的溶解度 1. 溶解度的意义 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2. 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 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要点: (1)一定的温度;(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2)100 克溶剂;(人为规定、统一标准) (3)达到饱和;(不饱和、溶解度无意义) (4)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3.溶解度数值的实质 溶解度是表示特定条件下(一定温度、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数。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 100 克水最多溶解 37 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37 克 ② 50 ℃时 100 克水最多溶解 30 克氯化钾,所以氯化钾溶解度为 30 克 ③ 在 60 ℃时 100 克水溶解 75 克硝酸钾,所以 60 ℃硝酸钾溶解 度为 75 克 ④ 在 60 ℃时 100 克水最多溶解 110 克硝酸钾,所以 60 ℃硝酸钾 溶解度为 110 4.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思考: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你能说出它的意义吗? 在 20℃时,100 克水溶解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状态时,需要 36 克氯化钠。 5.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说说表 1-6 中哪些是易溶物质?哪些是微溶物质? 思考:观看下面视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6.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许多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思考:根据以上相关数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如何随温度的变化而 变化的? 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蔗糖、硝 酸钾、硝酸铵。 思考:是不是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呢? 根据以上相关数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如何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的? 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以用列表法也 可以用坐标法表示。 思考:右图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A 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 ) ;( ) A 的含义是 ( ) 。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 3.曲线上的点所对应的溶质的溶液是( ) 溶液,曲线下方 的点表示对应溶质的溶液是( ) 溶 液。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 线。 ① 不同曲线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影响大小的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 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 解度。所 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③ 两条曲线相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 ④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如烧开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沸腾前会出现 气泡,想一想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思考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变化情况? 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不能溶解而逸出。气体物质溶解度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思考:在夏季闷热的天气中,鱼塘里的鱼常将鱼头浮出水面。你知 道这是为什么吗?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气压的降低而减小。 鱼塘里可以增添什么设备,来提高水中的含氧量? 鱼塘增氧机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当堂 检测 1.某温度下,a 克溶质溶解在 a 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是--( ) A.100 克 B. a 克 C. 2a 克 D. 50 克 2.0.5 克某物质在 20℃时溶于 10 克水中恰好饱和,这种物质属于 ----( ) 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 可溶物质 D. 易溶物质 3.固体物质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①溶剂性质 ②温度高低 ③溶质性质 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⑤溶液的总质量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④⑤ 4.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 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 加热 C. 搅拌 D. 振荡 5.如图 A、B、C 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 在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____________。 ⑵ _____℃时,B 和 C 的溶解度 相等 培优 扶差 作业 1.作业本 1.5 物质的溶解(第 2 课时) 板书 设计 1.5 物质的溶解(第 2 课时)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