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 MB
  • 2023-08-18 发布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藤野先生 朝 花 夕 拾 鲁 迅 第一课时 3 2 1 背景 知识 鲁迅生平及思想 藤野先生简介 历史背景简介 理解课文须清楚相关背景 鲁迅先生简介 名籍 █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地位 █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作品 █ 小说集 《 呐喊 》《 彷徨 》 █ 散文集 《 朝花夕拾 》 █ 7 岁启蒙, 12 岁就读于三味书屋。 1898 年,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902 年,被官派赴日留学。 辛亥革命前夜回国,一面教书一面投身辛亥革命。 五四时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1926 年,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927 年,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 1927 年 10 月定居上海,以文学为阵地反蒋抗日。 1936 年逝世,举国哀悼。 评价 █ 民族之魂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生平 █ 7 岁启蒙, 12 岁就读于三味书屋。 █ 1898 年,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 █ 1902 年,被官派赴日本留学。 。 █ 辛亥革命前回国,一面教书一面投身辛亥革命。 █ 五四时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 1926 年,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 1927 年,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 █ 1927 年 10 月定居上海以文学为阵地反蒋抗日。 █ 1936 年逝世,举国哀悼。 藤野先生简介 █ 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老师。 1904—1915 年在日本仙台医学院任教。 1945 年去世。 为人正直,胸怀宽广,即使在中日民族矛盾激烈的特殊战争年代对中国人民没有民族偏见。 在治学方面十分严谨、认真。 █ 7 岁启蒙, 12 岁就读于三味书屋。 1898 年,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902 年,被官派赴日留学。 辛亥革命前夜回国,一面教书一面投身辛亥革命。 五四时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1926 年,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927 年,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 1927 年 10 月定居上海,以文学为阵地反蒋抗日。 1936 年逝世,举国哀悼。 时 代 及 历 史 背 景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迅速衰落。清政府将国家衰落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落后,洋务运动以后,清政府开始派遣大批学生远赴欧美、日本等地留学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文化技术。 留学风潮   自小有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的鲁迅,凭借优异的成绩响应留学号召, 1902 年远赴日本。留学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使青年鲁迅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思想的愚昧和落后。于是鲁迅选择弃医从文,并于 1909 年从日本回国。 弃医从文    留学日本期间他遇上了藤野先生。这位日本老师的优秀品格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 年后的 1926 年,鲁迅写下这篇文章,赞颂了藤野先生并追述了自己选择弃医从文的原因。 藤野先生 █ 原名 《 旧事重提 》 。 鲁迅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通过追忆往事表达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怀念。 著名篇章包括 《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 《 阿长与 〈 山海经 〉》 、 《 藤野先生 》 等等。 朝 花 夕 拾 预 习 检 测 无非 : 标致 : 驿站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油光可鉴 : 良心发现: 深恶痛疾: 抑扬顿挫 : 无非 : 只不过是 标致: 端庄、漂亮。 驿( yì )站: 旧时信差中途休整的站点。 不逊( xùn ): 不谦虚,无礼。逊,谦虚,谦逊。 匿( nì )名: 隐藏真实姓名。匿,隐藏、藏匿。 诘( jié )责: 诘问、质问、责难。 油光可鉴: 头发梳理得很光亮,抹上油,象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本意指镜子,这里解释为照。 良心发现: 顿悟、突然明白、良心突然被唤起。 深恶( wù )痛疾: “深”和“痛”表示程度很深。 “恶”和“疾”表示厌恶憎恨。 抑扬顿挫: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 很有节奏 , 很动听。 初 读 课 文 并 完 成 第一部分:见到藤野先生之前 1-5 理清思路 第二部分:遇到藤野先生之后 6-35 第三部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36-38 发生的事情 发生的事情 发生的事情 见到东京的留学生 到达日暮里和水户 在仙台住宿受优待 与藤野先生的相识 与藤野先生的相处 与藤野先生的离别 为失信先生而愧疚 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收藏讲义悬挂照片 把握线索 明线: 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别离。 暗线: 转变想法,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 —— 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 解释了弃医从文的原因 课 堂 作 业 一、给划线字注音。 驿 站( ) 谦 逊 ( ) 匿 名( ) 诘 责( ) 二、解释词语并造句。 1、良心发现 2、深恶痛绝 解释: 造句: 解释: 造句: 三、填空。 本文一方面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 _________ ,另一方面说明了 __________ 的原因。 课 后 作 业 一、文学常识填空。 二、简析题。 文章并未一开始就写到藤野先生,而是先写在上野樱花园和中国留学生会馆的一些见闻,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鲁迅,原名 _______ ,著名的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2、鲁迅因其高尚的品格,被誉为 _______ , 后人用 _______ , _______ 来形容他的一生。 第二课时 课 堂 作 业 问 题 探 究 与 提示:找出关于藤野先生的 外貌描写 、 语言描写 的句子,找出藤野先生和作者 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从中归纳出藤野先生的为人。 提示:逐一找出, 在日本发生的哪些事情 使作者决定改变学医的 想法,转而回国从事文学创作。 一、鲁迅是如何刻画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值得鲁迅如此尊敬和怀念? 二、根据课文,说说鲁迅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弃医从文道路的? 通过外貌 通过语言 通过事件 课 堂 作 业 问 题 探 究 与 黑瘦、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穿衣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打领结 ……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 批改讲义 纠正画图 担心实习 打听裹脚 赠送照片 (关心 、严格) (严谨 、认真) (细心 、尊重) (求真 、务实) (有情 、重义) 生活简朴 心胸宽广 严谨务实 平凡 伟大 一、鲁迅是如何刻画藤野先生的形象的?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弃医从文 课 堂 作 业 问 题 探 究 与 1. 上野樱花园学生留辫丑陋滑稽 2. 留学生会馆每日跳舞醉生梦死 二、根据课文,说说鲁迅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弃医从文道路的? 3. 对于朱舜水客死水户深有感触 4. 弱国的国民仙台住宿受“优待” 5. 考试及格被匿名信嘲笑是作弊 6. 看电影同胞被杀大家麻木不仁 弱国子民无尊严 同胞皆愚昧麻木 弃医 从文 课 后 作 业 一、怎样理解“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二、鲁迅收到讲义后,为什么“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三、“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指的是什么? 第三课时 反语 课 堂 作 业 问 题 探 究 与 1. 富士山 …… 油光可鉴 …… 实在标致极了 2.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 ……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大量运用反语,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3.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 …… 优待 …… 4. 爱国青年也愤然 …… 5.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 6. 中国是弱国,所以 …… 无怪乎他们疑惑 …… 反语,即 “说反话”,是一种带有强烈讽刺效果的 修辞手法 。 7.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疾的文字 …… 讽刺作用 课 后 作 业 一、反语,即 “说反话”,是一种带有强烈讽刺效果的修辞手法。请用反语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并说明你要表达的本意。 二、口语交际 造句: 本意: 文中的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胸怀宽广,即使在两国民族矛盾激烈的特殊年代对敌对一方的人民也没有民族偏见。请联系历史或影视作品再列举一个类似的人物,并简要叙述其事迹。 版 权 信 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