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9 KB
  • 2023-08-17 发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4.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 花香,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 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 (师板书:桂花)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师板书:雨 齐读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二、 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兰”、“浸”、“缠”为前鼻韵母,而“饼”是后鼻韵母。   3.指名逐段读课文。 ‎ ‎  4.疏通课文脉络。   三、初读课文,初闻花香   1.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请 大家找出课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课件出示描写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课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   点拨:理解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 ‎  4.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浸泡时间有多长呢?   (“邻居”“整个村子”“全年”)   5.从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 在桂花的香气里。”   理解:桂花盛开时,花香弥漫四方。不开花时,人们可以把以前晒干的桂花拿出来,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说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还有桂 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为有了桂花食品,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气息。也就是说,村里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四、品读文段,再闻花香   1.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 ‎ ‎  (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   (2)再看看插图,结合我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会在桂花树下做些什么?   (在桂花树下读书、玩游戏、喂小鸡,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学,晚上坐在门前数星星、听长辈讲故事……)   2.小结   由此可见,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人的 一生中,童年快乐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对桂花的记忆,这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