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0 KB
  • 2023-08-07 发布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加几 |北京版 (2)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 《9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3、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全班齐唱凑十歌。‎ ‎2.吹泡泡: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小结:10可真是我们的好帮手,找到它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又快又准确。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出示主题图: 运动会赛场。‎ ‎ 在运动会赛场,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的)‎ (2) 重点研究“牛奶”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牛奶,外面有4盒牛奶,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怎样列算式?你会计算吗?‎ ‎2、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1、2、3……12、13依次数。 ②从9数到13。 ③9和4合起来是13。 ④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与里面的9盒凑成10盒,再想“10+3=13”(怎么拿,你能上来演示一下吗?)(为什么拿1盒,拿2盒可以吗?)‎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牛奶”,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师:现在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小朋友们动小棒之前先听要求:想一想怎样移动小棒,一眼看出一共有十几根小棒?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 ‎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③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这种把9和1凑成十的方法就叫做凑十法。‎ ‎(2)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 三、反馈调节,强化练习 ‎1、专项练习,利用图示强化凑十法 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 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9+5= 9+7=‎ 三个算式共同点: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来计算。‎ ‎2、基本练习,直接计算结果 ‎9+3= 9+6= 9+9=‎ ‎3、归纳算法特点,寻找规律 ‎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个“1”哪儿去了?‎ 小结:(1)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4、练习二十第2题:移动车轮9‎ ‎5、猜一猜,红花后面的数是多少 四、 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有什么收获?‎ 五、 作业 ‎ 数学书练习二十第3.4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