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50 KB
- 2023-07-11 发布
6.4细胞的癌变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将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究,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健康问题
2.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细胞癌变的特征及其致癌因子
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致癌因子
2.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观察比较法、讲述法、问题引导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介绍癌细胞的概念
探讨癌细胞的特征
提问:“小时候,父母会经常带我们到户外去晒晒太阳,这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你知道其中的原因?”
描述细胞生活的控制机制,引导学生了解癌细胞的概念和癌症。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描述癌细胞。
4
研究致癌因子
研究致癌因子
分析癌变的原因
讨论生活方式与癌症
组织学生比较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增殖方面的异同,引导和归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组织学生讨论并展示生活中了解到的以及课后收集到的有关癌症的资料;
教师结合生活实践和有关资料举例说明诱导细胞癌变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因素。
组织学生讨论并展示生活中了解到的以及课后收集到的有关癌症的资料;
教师结合生活实践和有关资料举例说明诱导细胞癌变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因素。
简要介绍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
资料分析: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会增加患癌症的机会?哪些做法有利于预防癌症?
学生讨论、交流,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预防癌症的关系。
描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描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了解致癌因子,密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了解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作用,知道细胞癌变是基因调控的。
联系生活,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预防癌症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了解癌症的治疗手段
介绍目前的癌症治疗手段及可能突破的前景。
激发学生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高考链接
1.能够无限增殖的细胞是( )
A、神经细胞 B、血细胞
C、心肌细胞 D、癌细胞
2.下列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
A、电离辐射 B、X射线
C、紫外线 D、苯
3.致癌因子的作用主要是( )
A.造成细胞中遗传物质数量减少
B.使细胞中有关蛋白质变性
C.影响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
D.导致细胞内有关基因的突变
板
书
设
计
6.4细胞的癌变
一、癌细胞的概念
二、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三、癌变的原因
外因: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内因: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
四、癌症的预防
五、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4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学生的参与面广,思维活但没有散。一改以往的涣散状态。不论学习好与不好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大多数同学把重点知识都掌握的很好。根据细胞癌变图片及生活现象的展示,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将癌细胞的特点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很好的完成了知识目标。通过材料的对比及合作讨论,培养了同学们分析和讨论能力。癌细胞的特征及癌变机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比较难理解,灵活的运用教材,可以激发兴趣,也可以直观呈现知识点 本节不足之处: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有些同学还是看热闹,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还是欠缺。由于我校的教学设备还很落后,多媒体教学还没发挥出充分的作用。被人课件的制作水平还需提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