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00 KB
- 2023-07-11 发布
黄陵中学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普通班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和而不同”等思想影
响了古今中外。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
日益升温。下列说法中,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最具借鉴意义的是 ( )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天人感应”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存天理,灭人欲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
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
A.天文历法 B.指南针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
3、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
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 )
A.反对学习西方 B.中体西用
C.变法改制 D.民主共和
4、1985 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5、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
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这里的“二为”方针
是指 ( )
A 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 D.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
6、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普罗塔戈拉 C.梭伦
7、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
A.进一步强调了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8、“文艺复兴”一词在自意大利语 Rinascimento 中,是由 ri“重新”和 nascere“出生”
所构成的,即“再生”。此处,“再生”的真实含义应是( )
A.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全方位复兴 B.反对禁欲主义,否定宗教信仰
C.主张灵魂的自我救赎 D.借助传统文化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
9、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是( )
A.因信称义 B.先定论 C.君权神授 D.社会契约
10、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促使 17、18 世纪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有(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法 ②近代科学的兴起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⑤法国大革命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1、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崇尚古典文化 B.倡导理性
C.主张政治革命 D.批判教会腐败
12、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其中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下历史事件的主流思想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基本特征最吻合的是 (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 浪漫主义思潮 D.宗教改革
13、整个 18 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
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
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宗教神学体系
C.倡导现世生活幸福 D.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
14、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下面三者共同点
是( )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5、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创立的某一科学理论是近代最先成熟和完善的自然科
学核心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6、“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结
论最应该送给( )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B.量子论的提出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D.相对论的提出
17、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 )
A.上帝创世说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 .自由放任说
18、认为生物是神创的,物种是不变的,同时在生物学领域创立动植物分类法的科学家是
( )
A.哈维 B.林耐 C.拉马克 D.达尔文
19、.“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
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 )
A.珍妮纺纱机 B.柴油机 C.发动机 D.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2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 200 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 5000
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④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
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 遗传工程的发展 C 互特网的发展 D 航天事业的发展
22、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
的概念,一位学者指出工业革命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与之相似的“蒸汽机+“的现象;蒸汽机
运用于陆路交通,产生了火车,运用于水路交通,产生了轮船。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学者认为
蒸汽机和互联网最重要的共性在于( )
A.工具性 B.创新性 C.实践性 D.时效性
23、“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这首诗所体现的文学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
24、19 世纪上半叶把浪漫主义美术推向顶峰的人物是( )
A.籍里柯 B.德拉克罗瓦 C.米开朗琪罗 D.达·芬奇
25、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
A.《离骚》——《诗经》 B.《自 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C.《蓝色的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
26、下列各项,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是( )
A.《人间喜剧》的问世 B.《红与黑》的问世
C.《复活》的问世 D.《双城记》的问世
27、作品里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
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整体感。请问这是哪部作品的主题( )
A.《向日葵》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日出·印象》D.《樱桃和桃子》
28、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著有闻名世界的著名诗集
《新月集》《飞鸟集》,他是( )
A.川端康成 B.鲁迅 C.巴金 D.泰戈尔
29、美国“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是( )
A、《日瓦戈医生》 B、《海燕》 C、《第二十二条军规》 D、《千年孤独》30、20 世
纪,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与下列哪些事件有关 (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
③垄断资 本主义时代的到来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14 分,第 32 题 13 分,第 33 题 13 分,共 40 分。)
31、(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
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
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
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
就是自由人。……我不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
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
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
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
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
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 历史影响。(4 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 分)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
分)
32.(13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5—1865 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情况
材料二 垄断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
速集中地过程中,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形成起来的。[来源:学§科§网 Z§X§X§K][来
源:Z*xx*k.Com]
材料三 人人开发能源、人人控制能源、人人享有能源、人人获益于能源,人人成为能源的
主人。——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的什么现象?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分析其原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社会影响? (4 分)
(3)结合材料三,从 18 世纪到 20 世纪初,人类主要利用了哪些能源作为动力?在能源利用
方面有什么革命性发明?(4 分)
33、(13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
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的
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高尔基
材料二:1960 年,美国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 肯
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
手即尼克松表现更佳。
请回答:
(1)材料 1 描述的是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兴起的原因。(5 分)
(2)材料 2 中的电视是何时发明的?材料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4 分)
(3)以上两种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4 分)
[来源:Z,xx,k.Com]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A 5、B 6、C 7、D 8、D 9、A 10、D
11、 B 12、C 13、A 14、D 15、A 16、B 17、B 18、B 19、D [来源:学科网 ZXXK]
20、D 21、C 22、A 23、A 24、B 25、B 26、B 27、C
28、D 29、C 30、A
31 题(14 分)(1)、核心思想: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思想。(2 分)
历史影响: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立法规范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2
分)
(2)、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2 分)
进步意义: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推动作用。(2 分)
(3)、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2 分)人权学
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2 分)法
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 分)
32、13 分(1)现象:从 1750 年 1865 年,英国经济发展迅速。(1 分)
原因:政治上: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人治走向法治。经济上:率先进行工业革
命,实行自由贸易,成为世界工厂;思想上: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洗礼;
科技上:牛顿力学创立,自然科技发展。(4 分)
(2)、变化:垄断组织(大企业)出现。(1 分)
影响:推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科技创新;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资
本主义国家实力增强,加强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3 分)
(3)、能源:煤炭(蒸汽)、电力和石油。(2 分)
发明:蒸汽机、发电机、发动机、内燃机。( 2 分)
33 答案:(1)电影放映。原因: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为电影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为其诞生提供精神
动力;商业利益的驱动为 其诞生提供了物质动 力;而 19 世纪末摄影技术、曝光技术等的发
明,则提供了技术基础。(5 分)[来源:学科网]
(2)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传播资讯。(4 分)
(3)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
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重要的影响。(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