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9 MB
  • 2023-06-30 发布

【化学】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山东省淄博市 2019-202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 8页,24题。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把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i2 N14 0 16 Na23 S 32 第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 3 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A.空气、硫酸铜、硫酸 B.水、盐酸、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赌 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都是透明的,浊液是浑浊的 B.光线透过溶液和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是纯净物,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 1 nm D.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性,因此有些胶体可用来净水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可以导电,故铜是电解质 B.硫酸钡不溶于水,故硫酸钡不是电解质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故氯化钠是电解质 D. 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 C1—的是( ) A. KC1固体 B. CaCl2溶液 C. 液态 HC1 D. NaC1O3 溶液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6.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7.唐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唐诗中涉及化学反应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B.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C.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D.却顾所来径 r苍苍横翠微 8.下列转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HC1—C12 B. Cr2O72-—Cr3+ C. KC1O3—KC1 D. Fe—Fe2+ 10.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 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 ;C12→2 C1 - ;HNO2→NO。若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 KI,则得到 12的物质的量最多的 是( ) A. Fe3+ B. MnOr C. Cl2 D. HNO2 11.2.3 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全部被氧化后得到 3.5 g固体氧化物,由此判断该氧化 产物是( ) A.只有 NaO B.只有 Na2O2 C. Na2O和 Na2O2 D.无法确定 12.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 Na2O2与足量 CO2、H2O(g)的混合气体反应时,消耗 1 mol Na2O2转移 1 mol电子 13.下列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 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〇3消耗的 HC1多 B.等质量的 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产生的 CO2多 C.向 NaHCO3 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 Na2C〇3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 出 现白色沉淀 D. Na2CO3和 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用洁净的钴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只含有 Na+ B.该溶液中可能含 Na+或 K+中的一种 C.该溶液中不含 Na+、可能含 K+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Na+、也可能含有 K+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 B.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16.如图所示,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打开 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关闭 B阀时, 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则 D瓶中装的可能是( ) A.浓硫酸 B.浓 NaOH溶液 C.浓盐酸 D.饱和 NaCl溶液 17.向三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液体并振荡,各瓶所注入的液体符合 瓶内现象的是( ) A.①中为硝酸银溶液 B.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 C.③中为蒸馏水 D.③中为澄清石灰水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氯气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 Ca(ClO) B.漂白粉中的 Ca(C1O)2和 CaCl2都具有漂白性 C.漂白粉与 84消毒液的杀菌、消毒原理相似 D.工业上,漂白粉是由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为 Ca(OH)2]制备的 19.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氢气中所含的质子数为 22.4NA C. 4℃时,5.4 m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约为 0.3NA D. 100 mL 0.2 mol/L K2SO4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为 60NA 20.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以致用是我们化学学习中一直倡导的理念。某同学欲配制 480 mL 质量分数为 25%、密度为 1.2 g* cm-3的 NaOH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NaOH固体的质量为 144 g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就能用于配制溶液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髙 D.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7. 5 mol • L-1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共 40分。 21.(10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 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稀 H2SO4溶液、NaHSO4 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NaHSO4属于 (填“正盐”或“酸式盐”),写出 NaHSO4溶于水的 电离方程式 。 (2)写出 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2)相同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向 NaHSO4溶液中逐滴加人 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B.向 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至 SO42-恰好完全沉淀 C.向 NaHSa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至过量 (4)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 I表示)可近 似地用图 1中的 曲线表示(填字母)。 (5)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 Ba(OH)2溶液中央,如图 2 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 入与 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 (填现 象)。 22.(10 分)亚硝酸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由于 NaN02有 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令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处理方法之一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将上述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3)鉴于 NO是有毒气体,从环保角度来讲,要处理 NaNO2,所用物质的 (填“氧化性”或“还 原性”)最好比 KI更 (填“强”或“弱”)。 (4)简便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是 。 (5)已知: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 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3.(10 分)某校化学社团活动小组同学在学习完钠、氯及其化合物后设计了如下两组探究 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试管 A中装入足量的 NaHCQ固 体,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 (l)Na2O2的物质类别是 。 (2)试管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双球干燥管内及 D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二:对新教材中 Cl2的实验室制法进行改进,验证 Cl2的部分性质并收集一瓶干燥的 Cl2。 查阅资料:KMnO4和 KC1O3的氧化性都比MnO2强,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即可与浓盐酸发生 反应,从而实现制取 Cl2的目的。 (4)按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仪器接口小写字母,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5)实验时,装置 C中所盛装的试剂名称是 . 24.(10 分) (1)将 3.22 g 芒硝(Na2SO4 • 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 100 个水分子中溶有 1 个 Na+,则需 水的质量为 g. (2)已知:两种碱 AOH 和 BOH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5:7,现将 7 mol AOH 与 5 mol BOH 混 合 后,从中取出 5. 6 g,恰好可以中和 100 mL 浓度为 1.2 mol/L 的盐酸,则 AOH 的摩尔质量 为 . (3)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 相对密度为 9. 5(相同条件下),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 体积的 (用分数表示,不考虑空气中其他成分溶于水)。 (4)在等体积的 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 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5)100 mL 0.3 mol/L Na2S04 溶液(密度为 Ag/cm3)和 50 mL 0.2 mol/L A12(S04)3 溶液(密度 为 Ag/cm3)混合,所得密度为 j3g/cm3 的混合溶液中 SOr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用含 d1、 d2、d3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