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 KB
- 2023-06-26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朱金海 审题人:王丽君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班固在《汉书》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与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2.在思想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3.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4.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中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5.他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他们)发起一个崇古运动,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们感到有一种与他们时代有关的东西。在中世纪从未完全销声匿迹的古典影响。”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沟通欧亚商路的荷兰航海家
C.宣扬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 D.构筑光影色彩的印象派画家
7.孟德斯鸠曾论断贪腐这种现象的本质在于滥用权力,给予权力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是解决的根本之道。为此孟德斯鸠的针对性设想是
A.社会契约 B.人民主权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
8.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巩固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
9. 《汉书》中说:“《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后世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下列文学成就体现出“大一统”气度的是
A.汉赋 B.楚辞 C.辛弃疾的词 D.白居易的诗
10.风俗画是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著名的代表有《清明上河图》,其作者是
A.顾恺之 B.展子虔 C.吴道子 D.张择端
11.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A.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 D.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
12.瑞典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评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这里的“新的科学思想”是指
A.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B.提示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D.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13.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
14.“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蕴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人类获得“一个巨大的新能源”的关键是
A.机器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良 C.电力的应用 D.石油的开采
15.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近代中国印刷业滞后 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
C.中国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依次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中保中国,不保大清”,其中持“主保中国,次保大清”观点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7.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成为社会热点。下列是某一时期对汉字的评述:①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能直接地改用拉丁字母了。②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③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④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对此评述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汉字发展经历三千年,书写麻烦,难以辨别,应当废除
B.这些评述应该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
C.上述评述说明当时国人有文化自虐心理,是崇洋媚外的体现
D.上述评述说明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待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认知
18.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
19.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戾恣肆,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制度作出了某些批判,称道了“比较代议政体改良得多”的苏维埃国家“人民独裁政体”,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已发生改变 B.孙中山准备建立苏维埃国家
C.孙中山完全接受了中共的主张 D.革命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
20.1936年7月,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进入延安。此前他曾把中国的共产主义描述成一种农村共产主义,机械学习苏联革命道路,但在他访问了延安并与毛泽东交谈后,他把中共提高到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斯诺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在于
A.工农武装割据之路是新型革命道路 B.苏俄的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取得成效 D.长征中的红军与共产国际推动了联系
2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
22.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
23.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24.1956年后,我国出现了很多出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如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这主要得益于
A. “双百方针”的提出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5.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年代(1815~1830年),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内心十分苦闷,他们不安于现状,但又看不到出路,往往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未来或遥远的异国。此时兴盛的绘画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26.(14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是在传统礼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各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和改造主张也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单有礼乐,没有道德作根本,还不够适合政治上的需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没有仁作为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墨子确实对当时统治阶层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大加抨击。……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而舍其后来之繁缛的。……(早期道家)相信文明制度(指礼乐制度)不但不是自然状态的改进,而是对自然状态的污染和毁灭,而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幸福与自由。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
(1)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传统礼乐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法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更新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墨家认为传统礼乐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改造主张,并概括早期道家突破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6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③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必修《历史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思想的历史作用。(4分)
(3)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2分)根据材料三,指出他开辟这一革命道路的原因。(4分)
三、简答题(10分)
28.近代以来,一大批中外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回答:
(1)指出牛顿的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
(2)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谁?(2分)其发现有何意义?(2分)
(3) 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分)其成就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2分)
四、探究题(10分)
29.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成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逐步发展。
请回答:
(1)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中的一位代表人物。(2分)
(2)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至少写出二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识。(4分)
湘南中学2018 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文科)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D
C
D
B
A
C
B
A
D
A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C
D
C
D
A
C
A
A
A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
26.(14分)
答案:
(1)作用:明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维系宗族政治秩序。(4分)
态度:用法律取代礼乐。(2分)
(2)主张:把“仁”作为礼乐的道德根本(思想基础)。(2分)
(3)弊端:过度奢侈、繁缛。(2分)改造主张:回归简朴(化繁缛为简朴)。(2分)
核心主张:回归自然,追寻幸福与自由。(2分)
27.(16分)
(1)德先生:民主;(2分)赛先生:科学。(2分)
(2)新三民主义(2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4分)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原因: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利于开展革命;(4分)
三、简答题(10分)
28.(10分)
(1)成就;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2分。其它符合史实的答案亦可给分)
(2)科学家:法拉第。(2分)意义: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3)成就: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或南优2号)。(2分)
问题: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或世界性粮食问题)。(2分)
四、探究题(10分)
29.(10分)
(1)人物:但丁(或彼特拉克、薄伽丘)。(2分)
(2)主张: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完,提倡“天赋人权”,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4分,任答2点即可)
(3)认识: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