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00 KB
  • 2023-06-20 发布

部编版七下语文《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1‎ ‎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 掳( lǔ)去  震悚( sǒng ) 惶(huáng )急   疮( chuāng )疤   ‎ ‎ 诘( jié)问    惧惮(dàn  ) 霹雳{pī lì } ‎ ‎ 惶急:恐惧着急。‎ ‎  诘问:追问、责问。‎ ‎  惧惮:惧怕。惮,害怕。‎ ‎  渴慕:迫切地羡慕。‎ ‎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出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 ‎  烦琐:繁杂琐碎。 ‎ ‎  疮疤: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  深不可测:深度大,难以测量。形容深奥难以理解。 ‎ ‎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名,说出。‎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2通过阅读,准确把握阿长这个人物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情。‎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 二、 整体感知:‎ 9‎ ‎1.、初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工整的书写在下面。勾画出文中能够体现长妈妈是--------的一个人的相关语句。‎ ‎ ‎ ‎ ‎ ‎2、再读课文,看看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么安排?‎ 围绕长妈妈写了:① ② ‎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⑤ ________________‎ ‎⑥ ‎ 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习课文 ‎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  ‎ 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1) ‎ ‎(2) ‎ ‎(3) ‎ 四、小结 五:作业 ‎1 常规作业,巩固字词 ‎2识记词语解释 六、课堂检测 ‎(一)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lǔ( )去  震 sǒng(  ) huáng(  )急    chuāng ( )疤   ‎ ‎(二)词语解释:‎ ‎(1) 惶急:‎ ‎(2) 毫不相干: ‎ ‎(3 ) 惧惮:‎ ‎(三)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这   (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   (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 ‎(四)“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9‎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 ‎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 二、2、① 她 喜欢 “切切察察”的毛病, ② 写了她的睡相, ‎ ‎③ 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 ④ 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⑤ 写了她给我讲 “长毛”的故事,⑥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 重点写了: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三、1、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2、是一个连真正的名字也没有,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的劳动妇女。‎ ‎3、她多事。切切察察不拘小节,麻烦规矩多,愚昧,无知,似有阿Q精神。‎ 课堂测试:‎ (一)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掳 悚 惶 疮 ‎ ‎(二)词语解释:‎ ‎(1) 惶急:恐惧着急。 ‎ ‎(2)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 ‎(3)惧惮:惧怕。惮,害怕。‎ ‎(四)(B)‎ ‎6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2‎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 ‎ ‎  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请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并说说这些事件或细节体现了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情。‎ ‎ ‎ ‎ ‎ ‎ ‎ ‎ ‎ 一、 研习课文:‎ ‎1、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 ‎ ‎ ‎ 9‎ ‎ ‎ ‎2.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 ‎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四、合作探究:‎ ‎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 ‎ ‎ ‎ ‎ 五、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课堂测试:‎ ‎(一)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jié()问    惧dàn(  ) pī lì(  )‎ ‎(二)词语解释:‎ ‎(1) 烦琐:‎ ‎(2) 毫不相干:(3)  情有可原:‎ ‎(三)思考: ‎ 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 ‎ ‎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 二:1.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 ‎ ‎——长妈妈地位低下 ‎2.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 ‎ ‎——长妈妈是一个粗人。‎ 9‎ ‎3.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 ‎——长妈喜欢饶舌多事。‎ ‎4.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 ‎——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 ‎5.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 ‎——长妈妈是无知而又淳朴的。 ‎ ‎6.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 三:1、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 ‎2、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 ‎ ‎3、(1)元旦道恭喜、吃福橘  ‎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 ……真诚和善良 ‎ ‎4、“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无知、淳朴 四: 教师举例: ‎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课堂测试:‎ (一)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诘 惮 霹雳 ‎(二)词语解释:‎ ‎(1) 烦琐: 繁杂琐碎。‎ ‎(2)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3)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三)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无知、淳朴 ‎ 9‎ ‎6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3‎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 ‎ 二、研习课文:‎ ‎(一)再读第18----28自然段。  ‎ ‎1、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请复述买书的起因。 ‎ 经过、结果。 ‎ ‎ ‎ ‎ ‎ ‎ ‎ ‎ ‎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 ‎ ‎ ‎ ‎3.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 ‎ ‎ ‎ ‎4. 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间),你认为她是怎样买到这本书的?‎ ‎ ‎ ‎ 5.这件事可以表现长妈妈的什么特点?‎ ‎ ‎ 三、合作探究 ‎1、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请举例。‎ ‎ ‎ ‎ ‎ ‎ ‎ ‎ ‎ ‎2、‎ 9‎ ‎ 再看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 ‎ ‎ ‎ ‎ ‎ ‎ ‎ ‎ ‎ ‎3、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用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 参考答案(第三课时)‎ 一、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 二、(一)1、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 ‎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她又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9‎ ‎4、提示 :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摊书店,操了多少心等。‎ ‎5、对孩子心思观察细致,关心孩子,热心帮孩子解决疑难。乐于助人 ‎ 三、合作探究 ‎1、A、 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对比、映衬法: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2、“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3-5)→“非常麻烦”(6-12)→“空前的敬意”、“淡薄起来”、“完全消失”(13-18)→“新的敬意”(19-31)‎ 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使得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欲扬先抑-----抑扬法技巧的一种。指利用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性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赞扬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气氛。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醒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 ‎3、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 9‎ 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