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9 KB
- 2023-06-14 发布
盐城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5 DCADD 6-10 BBDDB 11-15ADBCC 16-20 BDBDD
二、材料解析题(计60分)
21.(13分)
(1)表现:出现许多地区性商业都会;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商业中心南移。(3分)
(2)特点: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4分)
原因: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3分)
(3)影响:冲击着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任三点,3分)
22.(14分)
(1)经验教训: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重视知识分子的宣传和组织发动;联合留学归国青年建立革命组织;加强对全国革命力量的统一领导。(4分)
时代背景:太平天国的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4分)
(2)历史功绩: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4分)
(3)本土性特征:革命任务具有双重性(反封建反侵略);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任二点,2分)
23.(13分)
(1)说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欧盟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3分)
因素:民族主义思潮。(1分)
要素
分值
赋分
要求
论点
2
2
论点准确,包含了必然性和反全球化两个方面。
1
论点只涉及全球化发展趋势一个方面。
0
论点偏颇或缺失。
论据和论证
6
5~6
引用史实准确;能从宏观上论证全球化的必然性,运用新航路开辟、三次科技革命等史实予以论证;能从微观上论证全球化给一些国家和阶层带来的问题(民族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受到威胁、一些阶层的工作机会丧失等)。论据充分,逻辑严谨。
3~4
引用史实较准确;能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论据较充分。
0~2
论证较片面,且运用史实较少。
表述
1
1
层次分明;表达通畅;字数足额。
0
层次不分明;表达不通畅。
24.(10分)
(1)原因:言出必行,取信于民(2分)
(2)不同之处:西周的中央权力被分散;战国的国君掌握专制权力,任免官吏,选拔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2分)
主要举措:奖励军功(建立新的官僚制度);推广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废井田,开阡陌。(任三点,3分)
影响:加强了秦军战斗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分)
25.(10分)
(1)良好品质:善于发现问题,专注于寻求答案,执着探索的精神。(3分)
(2)成就: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数学表达)。
(3分)
理由: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标志近代科学
体系的形成;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推动了人类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任四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