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 MB
- 2023-06-03 发布
门头沟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 三 物 理 试 卷 2015.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2分)
1.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功率的单位的是
图1
A
焦 耳
B
安 培
C
瓦特
D
牛顿
2.图2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图2
A.金属剪刀
C.塑料尺
D.透明胶带
B.陶瓷瓶
3.图3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像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烛焰通过小孔成像
在墙上投出的手影
图3
A
B
C
D
4.下列电器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A.发电机 B.电热水器 C.电风扇 D.电动机
5.图4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冷天搓手取暖
D.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
B.下滑时臀部发烫
C.烧水时水温升高
图4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用笤帚将水泥地上的水扫开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7.图5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图5
P
B
P
A
P
C
P
D
图1
8.图6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春天冰雪消融
冰冻的衣服晾干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B
C
D
图6
9.图7所示的事例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电线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
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A B C D
图7
电暖气
电视机
用湿布擦正在发光的日光灯
在高压线附近玩耍
插座
10.图8所示,两个电饭锅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1200W,乙的额定功率为800W。在它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
A.电饭煲甲消耗电能多
B.电饭煲乙消耗电能少
甲 乙
C.电饭煲甲将电能转化成内能转化的快
D.电饭煲乙将电能转化成内能转化的快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0V时,导体的电阻为 0Ω W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图9
A
S2
红灯
绿灯
S1
B
绿灯
红灯
S2
S1
C
S1
绿灯
红灯
S2
D
S1
绿灯
红灯
S2
12.从2013年4月9日起,交管部门依法严管行人无视交规闯红灯行为。根据你对指挥行人过斑马线红绿交通信号灯的了解,如图9中控制红绿灯可行的电路图是
图10
A
V
P
a
b
Rx
S
13.图10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14.电位器和滑动变阻器都是变阻器,它们的原理相同。图11是某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电阻片R的两端分别与接线端A、C相连,滑片P的一端通过转轴O与接线端B相连,另一端与电阻片R接触良好,并能绕转轴O在电阻片R上滑动。现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将电位器A、B两个接线端接在电压为2.4V的电源两端时,通过电位器的电流为I;将电位器B、C两个接线端接在电压为4.8V的电源两端时,通过电位器的电流仍为I。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图11
A
B
C
滑动片P
O
电阻片接线端
滑动片接线端
电阻片R
电阻片接线端
A.电阻片R的最大电阻值为3RAB
B.电位器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2
C.把接线端A、C接在电压为3.6V的电源两端时, 通过电位器的电流为I
D.把接线端A、B接在电压为1.6V
的电源两端时,通过电位器的电流为I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5.如图12是关于电热和电磁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
B.图乙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C.图丙中的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图丁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装置
图12
乙
丁
电源
丙
I
甲
16.关于光现象,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17.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实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
B.光照到穿衣镜的镜面上和镜框上发生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我们看到的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18.将标有“6V 3W”、“12V 6W”字样的两个灯泡接在不同的电路中,忽略温度对灯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
B.当两灯泡串联在电压合适的电源上时,只有一灯能正常发光
C.当两灯泡并联在6V的电源上时,“6V 3W”的灯消耗的功率比较大
D.当两灯泡串联在12V的电源上时,“12V 6W”的灯消耗的功率比较大
A
B
C
图13
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19.近视眼的人可以配戴_ 镜进行矫正。
20.如图13所示三孔插座,其中 孔应与大地相连。
(选填“A”、“B”或“C”)
21.在家庭电路中,当发生短路故障或电路中用电器 过大时,均会导致空气开关“跳闸”。
22.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3kg焦炭放出的热量 J。
23.一个阻值为100Ω的电热丝接入某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2A,通电10s它产生的热量为 J。
图14
24.如图14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从一点移至另一点,使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时,电压表的示数从2V变为3V,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0.25W。电源两端电压为 V。
四、 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25题6分,26题28题30题32题每题各2分,27题29题31题34题每题各3分,33题4分,35题5分)
25.(1)如图15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_______ Ω.
´1
´100
´1000
´10
图15
7
220V 10(20)A 50Hz
2500r/kWh
9
7
8
6
图17
图16
O
A
N
平面镜
(2)如图16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3)如图17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________ kW•h。
(4)如图18是某同学测体温时的示数,其示数为 ºC。
图18
(5)根据图19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极。
I
I
图19
甲
乙
图20
(选填“N”或“S”)。
(6)如图20所示,判断零线与火线时,手拿测电笔方法正确的示意图是 图。
26.小英按图21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21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
R
P
S
V
A
甲
丙
乙
图21
27. 王磊同学在实验室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⑴他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他完成电路连接。
⑵开关S闭合前,应把图22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端。(选填“A”或“B”)
图22
图23
⑶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3所示,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8. 有一杯水掺有少量的酒精,小亮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将温度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4
2
0
-2
-4
-6
-6
-6
-6
-6
-8
-11
请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回答问题:
(1)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
(2)该物质在第6分钟处于 态。(选填:“固、液、气”)
29.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4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 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
的烛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R/Ω
5
10
15
20
25
3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 m
图24
I/A
1.2
0.6
0.4
0.3
0.24
0.2
图25
30.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随其两端电压U变化的情况如图25所示。由图可知,电阻值比较大的是____。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当甲消耗的电功率为0.2W时,乙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W。
甲
乙
31.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图26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R甲>R乙,(1)实验中R甲、R乙采用串联方式连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通过它们的电流 ;
图26
(2)在通电时间相同时,两支玻璃管内煤油上升较高的是 (选填“甲”或“乙”)瓶。由此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
32.下表是小文“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式为:I = 。
图27
Rx
S1
S3
R0
1
P
A
B
S2
3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未知但符合实验要求)、三个开关、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带测电阻Rx,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条导线。
(1)利用上述器材测量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中不拆改电路,通过开关的控制实现电路变化,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护用电器。图27是某同学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再添加两根导线以实现上述测量的要求。
(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1和S2,断开开关S3,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动,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③用R0、U1和U表示Rx。Rx= ________。
34.小星同学用图28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欢认为小星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28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星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虚线方框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星的解释是错误的。
图28
L1
L2
S
35.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定值电阻、电阻箱、开关各一个,已调零的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块,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时,如果R2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R2串联的等效电阻R跟电阻R1的关系为:R=R1+b(b为常量)”。要求:
⑴画出实验电路图;
⑵写出实验步骤;
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五、计算题(共13分,36题3分,37题4分,38题6分)
36.某导体两端电压为8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5A,10s内电流通过该导体做的功是多少?
R1
R2
S
图29
37.如图29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其中电阻R1=12Ω,R2=6Ω,闭合开关后,通过R1
的电流为0.2A,求:
(1)R1两端的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8.如图3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P滑至A端,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滑片P滑至A端,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当滑片P滑至B端,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此时P2″和P1′ 恰好相等,且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6 W。若U1∶U1′=5∶1,求:
S1
S2
R1
R2
A
P
B
C
D
R3
图30
(1)I1和I2之比。
(2)R1和R3之比。
(3)滑片P滑至A端,只闭合开关
S1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