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0 KB
- 2023-05-11 发布
专题7:平面向量(两课时)
班级 姓名
一、前测训练
1. (1)已知向量a=(0,2),|b|=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2) 已知A,B,C为圆O上的三点,若=(+),则与的夹角为________.
答案:(1)[0,4].(2) 90°.
A
B
C
D
E
2.(1)在△ABC中,∠BAC=120°,AB=2,AC=1,点D是边BC上一点,DC=2BD.则·= .
(2)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ÐBAD=60°,E为CD中点,
则×= .
(3)已知OA=2,OB=2, ·=0,点C在线段AB上,且∠AOC=60°,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1.(3)4.
二、方法联想
1.向量的运算
方法1 用向量的代数运算.
方法2 结合向量表示的几何图形.
变式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1,且与-的夹角为120°,则的模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
(结合向量的几何图形求解)
变式2、△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AB=2,AC=3, 则·=________.
答案:
(外心隐含着垂直关系)
2.向量的应用
方法1 基底法,即合理选择一组基底(一般选取模和夹角均已知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将所求向量均用这组基底表示,从而转化为这两个基向量的运算.
方法2 坐标法,即合理建立坐标系,求出向量所涉及点的坐标,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问题.
变式1、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F是AD上的两个三等分点,·=4,
·=-1,则·的值是 .
答案:
解析:两个思路,一是特殊成等腰三角形,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研究向量数量积;二是利用一组基底表示所有向量,比如以,为基底. 对于涉及中线向量问题,利用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得到一个很实用的结论:
(已知数量积求相关的其他数量积)
变式3、在平面内,定点A,B,C,D满足||=||=||,·=·=·=-2,动点P,M满足||=1,=,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答案:
(采用解析法,即建立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同时得到动点的轨迹是圆,因此可用圆的性质得出最值)
变式4、在等腰梯形中,已知平行于,,动点分别在线段上,且,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数量积标示为的函数)
变式5、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2-3
(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解决)
三、例题分析
例1 (1)若向量a=(2,3),b=(x,-6),且a∥b,则实数x= .
(2)已知a,b都是单位向量,a·b=-,则|a-b|= .
(3)已知向量a=(-3,2),b=(-1,0),且向量λa+b与a-2b垂直,则实数λ的值是 .
(4)若平面向量a,b满足|a+b|=1,a+b平行于y轴,a=(2,-1),则b=
答案:(1)-4;(2);(3)-;(4)(-2,2)或(-2,0).
〖教学建议〗
一、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1.两个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坐标形式和非坐标形式).
2.单位向量与数量积的概念,求模长的基本方法.
3.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坐标形式和非坐标形式).
4.坐标形式下向量模长的计算公式.
二、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1.第(2)小题,方法1:将所求模长平方,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方法2可以画图,通过解三角形求解;本题给出了两个向量的模长及数量积,因此方法1求解较为简单.
2.第(4)小题,常规方法是设出向量b的坐标,通过解方程组求解.本题可以抓住向量a+b的两要素,先求出向量a+b的坐标,再求向量b的坐标,这个解法来得方便,突出了向量的本质.
例2 (1)在正三角形ABC中,D是BC上的点,AB=3,BD=1,则•=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3,-1),=(0,2).若·=0,=λ,则实数λ的值为 .
(3)已知A(-3,0),B(0,),O为坐标原点,点C在第二象限,且∠AOC=60°,=λ+,则实数λ的值是 .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8,AD=5,=3,·=2,则·的值是________.
答案:(1);(2)2;(3);(4)22
解析 (4)由=3,得==,=+=+,=-=+-=-.因为·=2,所以(+)·(-)=2,即2-·-2=2.[来源:Zxxk.Com]
又因为2=25,2=64,所以·=22.
〖教学建议〗
一、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1.解(1)小题可以是基底法(以和为基底),也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
2.解(2)小题可以设未知数解方程,也可以画出图形,利用直线方程求解.理解向量共线的意义.
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利用图形进行分解,通过解三角形求解.
二、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1.解(1)小题显然是基底法简单,因为两个基底向量的模长和夹角都已知.
例3 (1) 向量a,b,c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λa+μb(λ,μ∈R),则= .
•
A
B
C
D
E
F
P
(2)如图,正六边形ABCDEF中,P是△CDE内(包括边界)的动点.设=α+β(α、β∈R),则α+β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4;(2)[3,4].
〖教学建议〗
一、主要问题归类与方法:
1.问题的本质都是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来表示第三个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利用图形进行分解,通过解三角形求解.
2.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为:(1)基底法;(2)坐标法.
二、方法选择与优化建议:
1.解决这两题用坐标法优于基底法.
2.选用哪一种方法,关键是看其中一个向量用基底来表示是否容易.
四、反馈练习
1.(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M为BC的中点,则=_______.(用a,b表示).
答案:-a+b.
(2)在△ABC中,=2,=m+n,则= .
答案:
说明: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
2.(1)设=(2,3),且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为 .
答案:(3,5) .
(2)已知向量=(,),=(,) ,则∠ABC=___
答案:30°
(3)已知向量a=(2,3),b=(x,6),且a∥b,则x= .
答案:4.
(4)已知向量a=(x-5,3),b=(2,x),且a⊥b,则由x的值是 .
答案:2.[来源:Zxxk.Com]
(5)设向量a=(-1,2),b=(2,-1),则(a×b)(a+b)等于 .
答案:(-4,-4) .
(6)已知=(5,4)与=(3,2),则与2-3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
答案:.
说明:考查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用坐标表示的形式.
3.(1)若|a|=3,| b |=2,且a与b的夹角为60°,则|a-b |= .
答案:
(2)若|a|=1,| b |=2,a与b的夹角为60°,若(3 a+5 b)⊥(m a-b),则实数的值为 .
答案:
(3)若b=,|a|=2|b|,且(a+b)·b=-2,则向量a,b的夹角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b2=cos2+cos2=cos2+sin2=1,
所以|b|=1,|a|=2.
由(a+b)·b=-2,可得a·b+b2=-2,
故a·b=-,
故cos〈a,b〉===-.
又〈a,b〉∈[0,π],
所以〈a,b〉=.
(4)已知平面上三点A,B,C满足|AB|=3,|BC|=4,|CA|=5,则×+×+×的值等于 .[来源:Zxxk.Com]
答案:-25.
(5)在△ABC中,O为中线AM上一个动点,若AM=2,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答案:-2.
说明:考查向量的模、夹角、平行、垂直的坐标表示.
4. (1)设a、b、c是单位向量,且a+b=c,则a·c的值为 .
答案:
(2)若向量a,b满足|a|=3,|b|=1,|a-2b|=,则向量a,b的夹角是 .
答案:;
A
B
C
D
M
N
O
(3)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是弧AB的三等分点,
M,N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若OA=6,则的值是 .
答案:26.
x
y
A
B
O
1
(4)函数y=tan(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点A为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点B在函数图象上,且纵坐标为1.则(+)•= .
答案:6
说明:考查向量数量积.
5.(1)已知向量a=(1,2),b=(2,-3).若向量c满足(c+a)∥b,c⊥(a+b),则c= .
(2)已知向量a=(2,1),a·b=10,︱a+b︱=5,则︱b︱= .
(3)平面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a=(2,0),|b|=1,则|a+2b|= .
(4)在菱形ABCD中,若AC=4,则•= .
答案:(1)(- ,- );(2)5;(3)2.(4)-8.
说明: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
6.(1)已知正△ABC的边长为1,=7+3,则·= .
答案:-2;
(2)如图,BC、DE是半径为1的圆O的两条直径,=2,则·=________.
答案 -
解析 ∵=2,圆O的半径为1,∴||=,
∴·=(+)·(+)=2+·(+)+·=()2+0-1=-.
(3)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AD=AB,BE=BC,若=λ1+λ2(λ1,λ2∈R),则λ1+λ2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4)已知a,b是单位向量,a·b=0.若向量c满足|c-a-b|=1,则|c|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1].
(5)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的夹角为120°,与的夹角为30°,
且||=||=1,||=2,若=λ+μ(λ,μ∈R),
则λ+μ的值为 .
答案:6
(6)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1,点P在AM上且满足=2,则·(+)等于 .
答案:
D
C
A
B
如图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4,||×||+||×||=4,
•=•=0,则(+)•的值为 .
答案:4.
说明:考查向量几何表示的运算.
7.在△ABC中,已知·=tan A,当A=时,△ABC的面积为______.
答案:
说明:考查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结合.
8.已知⊥,||=,||=t ,若P点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
则· 的最大值=______.
答案:13
解析: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即,所以,,因此
,因为,所以 的最大值等于,当,即时取等号.
说明: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以及基本不等式.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2),B(2,3),C(-2,-1).
(1)求以线段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2)当k=-时,求(-k)·的值.
答案:(1)4,2;(2) 0.
说明: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
10.已知△ABC中,角A为锐角,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设向量m=(cos
A,sin A),n=(cos A,-sin A),且m与n的夹角为.
(1)计算m·n的值并求角A的大小;
(2)若a=,c=,求△ABC的面积S.
答案: (1) m·n=;A=; (2) .
说明:考查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结合.
11.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1),B(2,3),C(3,2),点P(x,y)在△ABC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
(1)若++=0,求||;
(2)设=m+n(m,n∈R),用x,y表示m-n,并求m-n的最大值.[来源:Z+xx+k.Com]
答案:(1) 2; (2)m-n=-x+y,m-n的最大值为1.
说明:考查向量与线性规划的结合.
12. (2016四川)在平面内,定点A,B,C,D满足 ==,﹒=﹒=﹒=-2,动点P,M满足 =1,=,则的最大值是 .
答案(考查向量数量积).
13.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CD,AB=2,BC=1,∠ABC=60°,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 和DC上,且=λ,=,求·的最小值.
答案:
解析:因为,,
,,
当且仅当即时的最小值为.
说明: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