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1.43 KB
- 2023-05-09 发布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1
.
燃烧的本质是氧化反应
,
现象是发光、放热
,
但不一定有火焰。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
不发光
,
但放热。
2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
(
或空气
)
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3
.
灭火
4.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
,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热
,
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原理
方法
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
与火源隔离
隔绝氧气
将燃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用大量的冷却剂
易错点:
灭火的原理之一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但不能说成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
因为一般来说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
,
不能随意改变。
火场自救方法:
(
1)
火势如果很小
,
根据起火的原因
,
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火势较大
,
有蔓延的可能性
,
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119
求救。
(2)
着火时
,
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
(3)
如果房间内着火
,
不能随便开门
,
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
,
甚至发生爆炸。
(4)
有浓烟时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以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5)
房间内着火
,
由于空气的流动
,
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
,
所以逃生时应弯腰前进。
1
.
燃烧是指
__
__
__
__
__
_
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__
__
__
__
、
__
__
__
__
的剧烈的
__
__
__
__
反应。
2
.
燃烧的条件:
(1)
__
__
__
__
;
(2)
可燃物与
__
_
__
___
__
__
接触;
(3)
达到燃烧所需的
__
__
__
__
__
__
(
也叫着火点
)
。
3
.
灭火的原理:
(1)
清除
__
__
__
__
或使
__
__
__
__
与其他物品隔离;
(2)
隔绝
__
_
_
__
__
__
__
__
;
(3)
使温度降到
__
__
__
__
以下。
可燃物
发光
放热
氧化
可燃物
空气
(
或氧气
)
可燃物
最低温度
可燃物
空气
(
或氧气
)
着火点
4
.
常用灭火器有
__
_
_
__
_
_
__
__
_
_
_
_
、
__
_
_
__
_
_
__
_
_
_
_
_
、
_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水基型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5
.
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
(1)
_
_
_
_
_
_
_
_
_
_
;
(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
6
.
爆炸是可燃物在
_
_
_
_
_
_
_
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
在
_
_
_
_
_
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
_
_
_
_
_
_
_
而引起的。
水基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Na
2
CO
3
+
2HCl===2NaCl
+
H
2
O
+
CO
2
↑
都放热
都是氧化反应
有限
短
膨胀
知识点
1
:燃烧的定义和条件
1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①
可燃物
②
氧气或空气
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D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
.
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
,
“
可燃物、氧气、着火点
”
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
,
灭火原理有三种
,
其中之一是:
“
使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
;
灭火原理之三:
。
隔绝氧气
(
或空气
)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知识点
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
.
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
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
,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
.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
.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
.
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
,
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D
4
.
通常情况下
,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
,
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A
5
.
下列探究的燃烧条件的实验中
,
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 )
A
6
.
(
自贡中考
)
目前
,
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
燃料
,
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
,
盖灭机制
炭可以使用炭灰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
.
炭灰可以隔
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
.
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
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
7
.
(
广州中考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燃烧都放出热量
B
.
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
.
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
.
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B
8
.
发生下列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1)
家用电器线路因短路而发生火灾
,
首先采用的措施是
_______
________
。
(2)
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
。
(3)
见到火灾的火势很大且有蔓延的趋势时
,
应怎样求救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
当你被困在火灾区
,
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切断
电源
关闭阀门
拨打
119
火警电话
清除周围的可燃物
9
.
在某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
,
多项证据显示
,
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
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
,
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
,
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_____
(
选填
“
高
”
或
“
低
”
)
。
(2)
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
下列物
品禁止携带的是
_______
(
填序号
,
下同
)
。
A
.
鞭炮
B
.水果、蔬菜
C
.
酒精
D
.书刊杂志
低
AC
(3)
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
,
下列观点不合理的是
(
)
A
.
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
.
公交车上的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
.
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
在车上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D
10
.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
,
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
,
遇到明火急剧燃烧
,
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
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
,
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
,
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
,
点燃蜡烛
,
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
,
迅速鼓入大量空气
,
不久便会听到
“
砰
”
的一声
,
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
上述实验中
,
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情况下
,
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选填序号
)
______
。
①
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
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
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
,
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_______
________
(
写出一点即可
)
。
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①②
严禁
烟火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硫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