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 MB
- 2023-05-06 发布
第
3
课时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
3
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考点一 植物的光合作用
1.
公式
: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主要是淀粉
)+
氧气
(
原 料
)
(
产 物
)
2.
概念
:
在自然条件下
,
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
光能
,
在
中把
合成淀粉等
有机物
,
同时把光能转变成
储藏在所合成的
有机物里
,
并释放出
,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能
氧气
图
3-1
光合作用示意图
3.
原料
:
。
4.
条件
:
(
有光才能进行
,
无光不能进行
)
。
5.
场所
:
(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
。
6.
产物
:
淀粉等有机物和氧气。
7.
实质
: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含两种变化
:
(1)
物质转变
:
→
有机物
,
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有机物。
(2)
能量转变
:
光能
→
,
即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二氧化碳和水
光
叶绿体
叶
无机物
化学能
8.
意义
(1)
有机物
: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
,
是动物和人类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
(2)
能量
: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
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
氧气
: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
,
是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氧气的来源。
(4)
吸收二氧化碳
: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
即
平衡。
碳
-
氧
9.
应用
(1)
影响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有
:
光
(
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
、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①
光
:
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
,
在生产上适当增加
,
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
这在大棚蔬菜生产或花卉栽培中经常应用。
②
二氧化碳
:
可以通过施有机肥等措施
,
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增加二氧化碳供应
,
增强光合作用
,
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如大棚中的
“
气肥
”
。
③
温度
:
如在塑料大棚生产中
,
保持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
提高有机物的合成量
;
适当降低温度
,
可降低呼吸作用
,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可以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白天
夜晚
(2)
影响光合作用的生物因素
:
合理密植。
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
原因
:
合理密植
,
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
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
,
植物叶片相互遮盖
,
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
种植过稀
,
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
,
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
能使
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有机物量最大化
,
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合理密植
图
3-2
考点二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2.
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1)
实验
1:
把
3
株大小相似的青菜
,
分别放入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养液、蒸馏水中
,
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
一周后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液体类型
青菜编号
实验条件
1
周后生长情况
土壤浸出液
青菜
1
光照
、通气、及时补充液体
青菜
正常生长
无土栽培培养液
青菜
2
光照
、通气、及时补充液体
青菜
正常生长
蒸馏水
青菜
3
光照
、通气、及时补充液体
青菜
叶片发黄、停止生长
图
3-3
结论
:
。
土壤浸出液和无土栽培培养液可促进青菜的生长
(2)
实验
2:
促进植物生长的是什么物质
?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分别滴一滴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养液、蒸馏水
,
将载玻片上的水分用酒精灯烘干
(
或让其自然蒸发
),
水分蒸发干后
,
观察载玻片上留下的结晶物。
液体类型
现象
土壤浸出液
有结晶物质
——
无机盐
无土栽培培养液
有结晶物质
——
无机盐
蒸馏水
无结晶物质
图
3-4
结论
:
。
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是无机盐
(3)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大的是含
的无机盐
,
被称为植物营养
“
三要素
”
。还需要其他的无机盐
,
虽然需要量很小
,
但不可缺少。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化肥
,
就是含无机盐的肥料
,
它们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营养物质。
氮、磷、钾
3.
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无土栽培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活所必需的
__________
。
4.
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1)
器官、部位、区域
: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
,
主要部位
——
,
主要区域
——
。
图
3-5
根尖结构示意图
水和
根
根尖
成熟区
无机盐
(2)
途径
:
土壤溶液
→
根毛细胞
→
表皮以内细胞
→
部导管
→
部导管
→
叶内导管
→
植物体各处。
图
3-6
根
茎
【
易错易混
】
①
叶子的表皮不含叶绿体
,
多数是无色透明的。叶子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
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非绿色部位的根、茎、叶柄无叶绿体。
②
气孔由两个
细胞
(
其内有叶绿体
)
围成
,
气孔的大小与开闭由两个
细胞控制。
③
一般植物的叶
,
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
于正面
;
水生植物的叶
,
浮水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多于临水面。
保卫
保卫
多
1.
海尔蒙特实验
17
世纪
,
海尔蒙特将重
2.3 kg
柳树种在重
90 kg
的土壤中
,
只浇雨水
,5
年后称重。
图
3-7
(1)
柳树增加的质量是
,
而土减少的质量是
。
(2)
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
实验梳理
1|
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
74.4 kg
60 g
水
1.
海尔蒙特实验
17
世纪
,
海尔蒙特将重
2.3 kg
柳树种在重
90 kg
的土壤中
,
只浇雨水
,5
年后称重。
图
3-7
(3)
柳树增重的原因是植物通过
合成有机物储藏在植物体内 。
(4)
土壤减少的原因是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
。
光合作用
无机盐
2.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图
3-8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图
步骤
操作
目的
现象
结论
暗处理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未遮光部分变蓝色
;
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
;
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
遮光
将部分叶片上下两面用
遮盖
设置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实验
光照
将遮光后的植株放在阳光下
3~4
小时
让植物叶片重新合成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黑纸片
淀粉
(续表)
步骤
操作
目的
现象
结论
脱色
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
脱色成
色
溶解到酒精中
未遮光部分变蓝色
;
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
;
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
漂洗
用清水漂洗
洗去酒精
,
去掉浮色便于观察
滴
加碘酒
用
染色
检验淀粉
黄白
叶绿素
碘酒
【
思维警示
】
①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
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
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
,
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②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
隔水加热
,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
,
脱色后便于观察
,
如不脱色
,
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
脱色时
,
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
,
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③
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可以用
7
个字归纳
:
暗、遮、照、脱、漂、滴、观。
1.
实验装置
将萝卜条分别放入盛有清水和食盐水的两只烧杯中
,
比较两个烧杯中萝卜条软硬程度的变化情况。
|
实验梳理
2|
见考点知识聚焦部分
:
考点二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
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
实验梳理
3|
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2.
实验现象
实验前后装有清水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
,
装有食盐水烧杯中的萝卜条软缩。
图
3-9
3.
实验结论
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烧杯中溶液的浓度时
,
细胞不断失水。
[
规律点拨
]
植物根吸收水的原理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
>
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
:
。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
<
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
:
。
吸水
失水
图示
原理
正常状态
质壁分离
状态
吸水
失水
例
1
[2019·
乐山
]
有人说
“
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
‘
攀附
’
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
”
这句话道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
,
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
B.
为自身生活提供有机物
C.
为自身生活提供无机盐
D.
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
答案
] C
[
解析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
为动物、人类和自身生活提供营养和能量
;
光合作用不能为自身生活提供无机盐。
探究一 光合作用的意义
【
方法归纳
】
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
不仅满足自身的生长
,
而且是动物和人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另外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所以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
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②
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中
,
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③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
满足生物呼吸作用需要。
例
2
[2018·
扬州
]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
,
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
A.
移栽树苗时
,
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
播种玉米时
,
应做到合理密植
C.
早春播种后
,
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
移栽树苗时
,
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
探究二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
答案
] B
[
解析
] A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树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
,
防止树苗出现萎蔫现象
,
而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
B
因为合理密植是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
,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
储存能量。早春温度还较低
,
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
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
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
可在移栽植物时
,
剪去部分枝叶
,
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
有利于植物的成活。
例
3
[2018·
连云港
]
如图
3-10
表示用天竺葵
“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
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暗处理一昼夜是让天竺葵内淀粉耗尽
B.
部分遮光后放阳光下照射
1 h
C.
酒精脱色使色素溶解于大烧杯内的水中
D.
该实验要研究的变量是光照
探究三 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图
3-10
[
答案
] D
[
解析
]
题图中①表示暗处理
,②
表示选叶、部分遮光
,③
表示酒精脱色。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运走或耗尽。部分遮光后放阳光下照射
3~4
小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
隔水加热
,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
至叶片变成黄白色。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
,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
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
实验变量是光照。
【
方法归纳
】
探究阳光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的实验步骤是
:
暗、遮、照、脱、漂、滴、观
;
解答该题要从各个实验步骤设置的目的方面考虑。
例
4
图
9-8
是
“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
部分实验步骤
,
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
)
A.
酒精、酒精、酒精
B.
酒精、清水、碘液
C.
清水、酒精、碘液
D.
清水、清水、碘液
C
图
9-8
例
5
[2019·
泸州
]
树木移栽的过程中
,
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树木输液针头应插入植物的保护组织
B.
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
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D.
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探究四 植物的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
答案
] A
[
解析
]
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
,
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给植物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植物的输导组织。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
靠木质部中的导管输送给植株
;
去掉部分枝叶
,
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
减少水分的散失
,
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
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例
6
[2019·
南通
]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肥过多会出现
“
烧苗
”
现象
,
因为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
(
)
A.
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
细胞失水
B.
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
细胞吸水
C.
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
细胞失水
D.
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
细胞吸水
[
答案
]
A
[
解析
]
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
,
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
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
植物细胞失水
,
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
【
方法归纳
】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
,
细胞失水
;
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
,
细胞吸水。植物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
,
就会因吸水或失水而发生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