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2023-05-01 发布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7-2018 学年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共 7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50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 75 分) 1.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 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 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 扩大 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2.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 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这些周礼 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的安全 B. 王位世袭制度 C. 统治秩序稳定 D. 嫡长子继承权 3.公元前 705 年,周桓王带兵攻打郑国被打败,并被射中肩旁。有人劝郑庄公趁胜追击,庄 公夜间却派大员去慰劳桓王,并探问伤状。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法制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冲突 C. 宗法制受到了严重挑战 D. 分封关系已难以维系统治 4.《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 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 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B. 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C. 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D. 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5.《吕氏春秋》 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 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 按遗嘱继承制 B. 按年龄继承制 C. 按军功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6.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杨延宗、汤显祖等,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 一因素的影响 A. 程朱理学 B. 宗法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礼乐制度 7.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 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 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8.《韩诗外传》说:“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 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而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其地, 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君,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也。”材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度的纽带 B.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C.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D.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9.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 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 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 A.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10.《左传》 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 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 行 A.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B.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11.《全球通史》中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 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第三 次在 1949 年。”文中的“第一次”制度变革主要是指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家国一体政治开始确立 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D. 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12.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 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 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国与家尚未分离 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13.我国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教, 得秦始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中国之教”, 得秦始皇而后行,其中“中国之教”主要指的是 A. 统一六国,实现统一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14.“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 2 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涵的观念是 A. 天人合一 B. 天圆地方 C.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皇权至上 15.“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 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 皇帝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大一统制度 D. 世袭制度 1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 行其大公。”这里的“罢侯置守”是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郡守可任命县令 B. 职位可以传给儿子 C. 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D. 接受宰相的任免 17.“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 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D.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18.《史记》和《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 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 说明秦汉时期 A. 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 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 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19.《韩非子•显学》云:“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求贤于他国 的情况也相当常见,特别是秦国,尤以善于使用外来的客卿著称。以上现象反映了 A. 封建制下等级观念破坏殆尽 B. 任人为贤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普遍现象 C. 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自此确立 D. 抑制旧贵族势力成为这一时期中心任务 20.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城缩 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 144 年),共 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解决了“王国问题” C. 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D. 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21.《二十四孝》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 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22.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 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 这一变化体现出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 C.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 D.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 23.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 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 ) A. 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B. 三省制名存实亡 C. 官员众多效率低下 D. 皇权进一步加强 24.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 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A. 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B.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C.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D.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25.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 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面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 这一建制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26.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 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 行。古代封驳制度 A.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 D. 限制了皇权滥用 27.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 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 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 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28.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 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 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B.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布政史司 C.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D.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29.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 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 制度 A.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30.“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西汉 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 10473 人,仅明清两代就有 5935 人,约占总数的 57%。它 表明中国古代自汉以来 A.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 追谥准则渐趋完善 31.“1840 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 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 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东西文明的首次碰撞 B. 外来文明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 晚清王朝没有把握住近代化的机遇 D.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32.《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 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 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 A. 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 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 C. 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 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33.1853 年,由于反清组织小刀会占领上海部分地区,1853 年至 1854 年间外国领事暂代清 政府收取上海的关税。1854 年 6 月清政府与美英法三国领事会谈并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三 名领事代表组成的税务司署——上海海关税务司。该机构的设立 A. 使得中国的海关收入大量流失 B. 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 C. 缓解了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 D. 标志着中国海关走向了近代化 34.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 A. 民族解放战争 B. 应对国家分裂 C. 解决经济危机 D. 反击德国纳粹 35.一场战争前,英国在中国的利益遍于南北。此战后,情势大为不同:东北与长城内外、 黄河流域、西南和福建分别为俄、德、法和日本的势力范围。此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6.1899 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 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 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 A. 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B. 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 C. 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 D. 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37.《微历史:1840~1949 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 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 杀。”这反映了义和团 A. 滥杀无辜百姓 B. 极端排外情节 C. 盲目排斥洋货 D. 维护传统社会 38.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 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则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 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 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 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 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 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39.《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 《北京议定书》,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在北京签订的 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 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该条约的签订 D. 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40.“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 299 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款项如 下:“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 元;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 元;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 元……” 这次会议召开于 A. 19 世纪四十年代 B. 19 世纪末 C. 20 世纪初 D. 20 世纪五十年代初 41.清末,义和团等各种自发性反侵略组织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势力。《辛丑条 约》后,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反映了(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列强侵华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 C. 列强由攫取经济利益为主转为对中国的瓜分 D. 中国的反动势力变成为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42.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 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 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C.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D.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43.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唱着打”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 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 《劝夫回头》 《千万别上鬼子当》 《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 A. 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 B. 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 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D. 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44.1936 年 9 月 20 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 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 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 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45.《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 1937 年南京的一座教堂里 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 个风尘女子以及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转向合作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C. 日本占领广州,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消极抗战 46.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 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 A. 平型关大捷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47.“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 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 废止,特此布告。”国民政府发布这一布告是在 A.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 七七事变爆发后 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 48.据相关资料显示:1937 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 5 月,聘请苏联人 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 300 人,包括 6 位元帅、 15 位将军。这说明了 A.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C. 中国对苏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 D. 中苏已经由敌对关系转变为盟友 49.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 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 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 A.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 B.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 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 50.2015 年 9 月 3 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A. 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 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C. 为世界赢得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D.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25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题,61 题 13 分,62 题 12 分,共 25 分) 51.(13 分)选官制度是保证统治秩序的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 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日“贤良”……孝廉”为孝子 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切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 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 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 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 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 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 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官制度及其标准,并从材料中概括这一制度产生 的影响。(4 分) (3)据材料三,指出隋朝科举制形成的的时间,并归纳其特点。(5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2 分) 52.(12 分)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 年春)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 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 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历史事件的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3 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4 分) (3)结合所学内容,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怎样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5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5 DCBAD 6 -10 BBACB 11-15 ABBDB 16-20 CADBA 21-25 BCDDD 26-30 CCDCA 31-35 CBBBC 36-40 ABACC 41-45 DAADB 46-50 CCBBA 二、非选择题 51.(1)标准:血缘、门第、等級、世袭。 (2)制度:察举制。 标准:贤良、孝廉。 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选官标准趋 于客观公正。 (3)时间:隋炀帝时形成。 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 取标准。 (4)认识:选拔人才标准和方式趋向公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2.(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或者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 大加深。 (2)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 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 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