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70 KB
- 2023-04-28 发布
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8分)
1.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一科学社会主义事业。 恩格斯指出,“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依然伟大, 在于它
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②是对具体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③把握时代脉搏并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
④创造了人类社会前进的伟大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一个人自出生起,经验的累积与影响就伴随其一生。在面临具体问题时,一些人越是经验丰富,往往越笃信自己的判断。材料告诉我们
①肚判继承传统经验,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
②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
③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④要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解放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活动。这表明
A.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B.规律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D.顺应自然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党的十九大强调就軹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这要求全党同志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这样才能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自觉成为共产主义的忠诚实践者。这说明了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 7 -
④意识是海通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
A.①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7.我国首个人工智能规划要求,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从哲学上看,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本质上是
①正确把握和利用联系的多样性以促进事物发展
②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
③通过融合活动建立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自在联系
④采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有效提高人工智能对社会资源的整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①
8.刷脸买单、住店、坐高铁....“刷脸”时代正在到来。这项技术在提高相关领域服务与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不时爆出因刷脸导致财产安全受到侵害的消息。“刷脸”对安全性和技术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同时满足这些要求,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和产品难题。 材料启示我们
①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②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根据自身的需要解决有关难题
③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面对“刷脸”应用中产生的新问题,人们要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 7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央视文化情感类作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名受关注,各方好许不断,其中有儿阳内容龙为令人动街发家儿次哽明读完写给处在板逆期的儿子的信:相传志深情朗读在儿子结婚仪式的数排,郑洪开郑湖洁父子携手朗读(仅与这些钢读之所以感动众人,是因为
①共性离于个性之中,其中蕴含无数寻常父子的感情
②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其中透着天下父亲的无私爱心
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每个慈父必须面对儿子的叛逆
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父子间的冲突是一种爱的冲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康谈公上的重要讲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坚找指明了方向,讲话指出,2018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三年决胜期的第年,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打好防范化解承大风险、精市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警故。总书记这一论断蕴合的哲理有
①主要矛盾对$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关键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坚持着眼于事物整体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品,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刻。以下对习总书记所引经典名句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一要处理好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正在逐步完成“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 7 -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C.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13.下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自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④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讲话强调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春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难物史观看,这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③正确的价值选样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X①
15.“新杂技”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它在继承传统杂技的基础上, 借鉴了收剧、诗歌、制蹈等艺术形式,融合了灯光、微光等高科技元素,从重“难度技巧”转向重“创意”,大大增强了杂技的观赏性与艺术性,使得新杂技在政美迅速兴起,并传到中国新杂技的出现说明
①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是文艺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②运用联系的方法有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发挥主动能动性从外部改造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7 -
④对事物的肯定理解同时包含否定的理解能推动实践创新
A.①② B.①③ C.2④ D.⑧④
6.新中国建立以来,个又一 个奇迹的创造是数以亿计的建设者, 发挥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结果,他们中有让中国“站起来”的奉献者,有让中国“富起来”的领头羊,有让中国迈向“强起来”的弄湖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 和实现价值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贤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A.①② B.②①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52分)
18. (21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前些年,有些电视文艺节目一味追求投资回报,出现了低级庸俗、品味低下,价值扭曲的倾向,不能满足群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为此,国务院制定了《百部重点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远题规划(2016-2020年),设立专项责全加大对创新创优节目的扶持力度;广电总局对全国卫视节日和电视剧播出进行结构性管理,提高公益性节目和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播出比重;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鼓励引导文化工作者到人民的真实生活中寻灵感,到基层的实践中出住作;更多电视文艺节目关注普通群众,让人民成为节日舞台和电视荧屏的主角。一大批优秀各类电视文艺节目涌现,电视文艺节目面貌焕然一新,主旋律强劲,正能量饱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材料二 文化是一个国家,
- 7 -
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有学者指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是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会次,关手教育和引导的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告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被其主动和建构性地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
(1)运用对立统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如何处理电视文艺节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12分)
(2)有人根据材有一得出结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发取决于教有者的理念。”从唯物论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9分)
钦州市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高二 思想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 2.D 3.C 4.C 5.A 6.D 7.C 8.B 9.B 10.D
11.B 12.B 13.C 14.B 15.C 16.A
二、非选择题(52分)
- 7 -
19.(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党基于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适时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发展,党提出修改宪法建议,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实践的深入,党及时提出修改宪法建议,使我国宪法不断发展完善。
(2)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宪法的修改要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维护宪法权威性。②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宪法的修改要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符合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宪法的修改必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乃治国之重器;
你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