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00 KB
  • 2023-04-27 发布

【政治】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说明了哲学对人生的意义,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2.“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技术伦理就是在哲学层面对技术道德的理论总结,“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就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表现,D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哲学的重要作用,未体现哲学的来源,A不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未体现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反映的是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小源在撰写哲学小论文时,引用了下面一段学术资料:‎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就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你认为小源所要论证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哲学的基本问题 C.哲学与时代精神 D.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B ‎【解析】B符合题意,根据题目中的表述: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就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故可以看出,其探讨的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故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A、C、D不合题意;故选B。‎ ‎4.只要“锦鲤附身”,人生就可以“躺赢”。这种认识与下列世界观相一致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 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存在就是被感知 ‎ 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答案】B ‎【解析】只要“锦鲤附身”,人生就可以“躺赢”,这种认识把命运依托在“锦鲤附身”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与题意观点相一致;AD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观点不完全一致;正确选项为B。‎ ‎5.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对于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领导干部至关重要。一些干部出现“本领恐慌”状况,往往是因为“哲学上的贫困”。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从唯物辩证法破题。这是因为,掌握唯物辩证法 ‎①能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思想方法 ‎②能为领导干部开展脱贫工作提供具体措施 ‎③能增强干部应对脱贫攻坚复杂情况的能力 ‎④能减少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些客观现实难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从唯物辩证法破题。这是因为,掌握唯物辩证法能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思想方法,能增强干部应对脱贫攻坚复杂情况的能力,①③符合题意。②:唯物辩证法为领导干部开展脱贫工作提供方法论指导,而不是具体措施,②错误。④:唯物辩证法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能减少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些客观现实难题,④错误。故本题选A。‎ ‎6.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下列与这句名言反映的哲理一致的有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③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和“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都强调了实践,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新思想 ‎①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②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③牢牢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搏,能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物质力量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②④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仍然处在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①项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力量,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8.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讲话中向世界发出倡议: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这一倡议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③:习近平主席的这一倡议,体现了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①③符合题意。②: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说法错误。④: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的理念正确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9.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不在生长;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正确处理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②‎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否认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③符合题意,“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不在生长”,“风景是静止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些都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符合题意,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表明题中的观点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故选D。‎ ‎10.《诗经》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字,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名句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类活动在不断改变着蟋蟀生存的客观环境 ‎②动物在定条件下会有意识地变换生存环境 ‎③蟋蟀的活动遵循自然界生物活动的固有规律 ‎④蟋蟀的迁移与季节的变化之间存在客观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类改造蟋蟀生存的客观环境。②表述错误,动物没有意识。③符合题意,材料中蟋蟀根据月份更换生存环境表明蟋蟀的活动遵循自然界生物活动的固有规律。④符合题意,蟋蟀根据月份更换生存环境表明蟋蟀的迁移与季节的变化之间存在客观联系。故选D。‎ ‎11.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由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共同合作,通过全球8个射电望远镜勾勒出的人类首张黑洞图像于2019年4月10日发布,黑洞终于得到影像印证。由此可知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关于黑洞的预言得到证实,这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正确。②: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既可以是正确的反映,也可以是错误的反映,②错误。③:存在不依赖于思维,但思维依赖于存在,③错误。故本题选B。‎ ‎12.为了得到这张照片(黑洞),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事件视界望远镜”。从2017年4月5日起,这8座射电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的联合观测,随后又经过2年的数据分析才让我们一睹黑洞的真容。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一睹黑洞真容的重要条件 ‎②黑洞的本质会随着人们运用射电望远镜观测而逐渐改变 ‎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探究黑洞奥秘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工具 ‎④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直观显示了黑洞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天文学家动用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事件视界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的联合观测,随后又经过2年的数据分析才让我们一睹黑洞的真容,这表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一睹黑洞真容的重要条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探究黑洞奥秘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工具,①③正确。②:黑洞的本质是客观的,不会随着人们运用射电望远镜观测而逐渐改变,②错误。④:本质和规律的把握需要借助抽象思维,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并不能直观显示黑洞的本质和规律,④排除。故本题选B。‎ ‎13.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很少有人想起来,星光来自过去,每颗星星与地球都有着遥远的距离。璀璨星空,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形体的拼图,然而,人们却总是认为这些星星是在同一时刻,甚至是此时此刻的景象。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浩瀚悟空既是相对静止的,又是绝对运动的 ‎②未经探索与验证过的世界,是不可知的世界 ‎③宇宙是复杂的,思维更能让人接近它的本质 ‎④除了此刻的思维,其他一切存在都是过去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发展的普遍性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注意此题属于逆向性选择题。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题肢①‎ 表述正确,排除;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未经探索与验证过的世界”仍然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题肢②表述错误;通过“思维着的眼睛”,人类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题肢③表述正确,排除;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此刻的思维”将来也会成为过去时,题肢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14.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描写了徐志摩和一个日本女子告别时的场景。只这一句,女性的温柔在徐志摩的笔下便如此传神。这句话所营造的意境 A.其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 B.是诗人对客观情景的艺术再现 C.是诗人主观想象和艺术构思的产物 D.是诗人的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情景的过程 ‎【答案】B ‎【解析】A: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A错误。B:材料“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句话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客观情景的艺术再现,B正确。C:应该是诗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想象和艺术构思的产物,C错误。D:诗人的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情景,D错误。故本题选B。‎ ‎15.杭州一名小学生在作文中指出,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有一个很大的“知识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还都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饭、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是师徒四人每顿必点菜品。这从一方面说明 A.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反映方式 C.意识反映的主动创造性带来内容的多样性 D.人们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答案】A ‎【解析】A:依据题意,《西游记》中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还都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这说明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符合题意。B:意识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生活实践,B错误。C.:意识内容的多样性带来意识反映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错误。D:“主观随意性”表述错误,D排除。故本题选A。‎ ‎16.科学家经过研究,不仅证实了人类有能力选择要遗忘的内容,也表明有意遗忘某件事需要大脑感官和知觉区域的“适度”活动,这一活动的水平比记住同一件事要高,忘记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比记住它需要集中更多的注意力。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①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类记住和遗忘具有相同的规律和形式 ‎③人类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类的意识活动要依赖人脑的物质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意识起源角度讲的,①与题干无关,排除;记住与遗忘各有其特殊性,它们的具体规律和表现形式不同,②错误;遗忘和记住都是人的意识活动的表现,具有意识活动的特征,③符合;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器官相关区域活动特征不同是形成遗忘和记住不同的生理基础,④符合。故本题答案选D。‎ ‎17.有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乐观向上、心态阳光,即便一时身处困境,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旷达,在茫茫暗夜中亦能读出星星指引的方向。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在特定条件下控制着客观对象 B.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故D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B选项强调的是意识的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C强调的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8.漫画《一哄而上》主要讽刺了 ‎①脱离实际而照搬别人经验的现象 ‎②不研究新情况缺乏创新思维的现象 ‎③他人的经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④不能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漫画《一哄而上》主要讽刺了不研究新情况,脱离实际而照搬别人经验,缺乏创新思维的现象,①②符合题意。③:漫画《一哄而上》主要讽刺了不根据自己的实际而照搬他人经验的现象,而不是他人的经验不符合客观实际,③说法错误。④:创新观念并不能改造世界,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9.近几年,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项目既充满活力又新鲜刺激,既放松精神又锻炼身体,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 B.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 C.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 D.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违背了客观规律,A错误;“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说明要坚持矛盾观点、全面认识自身缺点与长处,遵循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变,材料未体现,C不符合题意;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说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从体育旅游项目的特点出发,又要从自身的身体特点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B符合题意;“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参与者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D有一定道理;比较BD,设问要求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B项“理性评估自身状况”与“体育旅游项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直接关联,是最佳选项。故选B。‎ ‎20.下图漫画《工作重在表现》,讽刺了某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 ‎①形式主义的作风 ‎ ‎②主次不分的现象 ‎③无所作为的情形 ‎ ‎④本末倒置的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该漫画讽刺了某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只重形式,不抓工作实质内容,本末倒置。①④符合漫画主旨。②:主次不分是指眉毛胡子一把抓,对重点和非重点均衡用力,这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②。③:漫画中,该人对着树的影子进行“伐木”,而不是无所作为,故排除③。故本题选B。‎ 二、判断题 ‎21.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 ‎【答案】正确 ‎【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形成的,是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哲学则是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所以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故题中观点正确。‎ ‎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答案】错误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故题中观点错误。‎ ‎2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故题中观点正确。‎ ‎24.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正确 ‎【解析】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题中观点正确。‎ ‎25.抑郁症是影响人类生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掌握发病机制和创新抑郁症的医治规律是治愈抑郁症的关键。‎ ‎【答案】错误 ‎【解析】掌握发病机制和创新抑郁症的医治规律是治愈抑郁症的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治愈抑郁症的关键,故题中观点错误。‎ ‎26.意识根源于物质,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答案】错误 ‎【解析】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故题中观点错误。‎ ‎27.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知识水平 ‎【答案】错误 ‎【解析】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是否与客观存在相符,而不是取决于反映者的知识水平,故题中观点错误。‎ ‎28.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到阳光。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意识具有能动性,面对困难不能轻易放弃。‎ ‎【答案】正确 ‎【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所以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到阳光。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意识具有能动性,面对困难不能轻易放弃,故题中观点正确。‎ ‎29.近年来中央出台的符合规律的房地产政策能够直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答案】错误 ‎【解析】符合规律的房地产政策要通过实践才能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不能直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故题中观点错误。‎ ‎30.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认识、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答案】错误 ‎【解析】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是客观的实际情况,而非正确的思想意识,故题中观点错误。‎ 三、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同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运用“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相关知识,说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行动指南的理由。‎ ‎【答案】(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课题,是新时代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引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会更新观念、解放新时代人们的思想,预见和指明新时代的目标和前进方向,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解析】本题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及其影响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时代精神的精华”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相关知识,说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行动指南的理由。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但还需要结合材料和试题设问进一步确定答题的知识角度: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考生写出相关知识,从作用上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考生写出相关知识,从作用上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月球自转的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所以人们一直都只能看到月貌的59%.其余的41%则被称为月球背面。因为着陆在月背的探测器会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所以登陆月背是公认的世界航空难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及其团队经过精确计算发现,发射一颗中继星到距离月球和地球分别约8万和48万公里的位置,就能实现地月间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为此,他们经过多年的刻苦专研和实验尝试,于2018年5月发射了名为“鹊桥”的地月信息联通的中继星,团队还成功解了“鹊桥”在使命轨道内稳定运行、减少燃料消耗、长期驻留等科研难题。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中国探月工程又书写了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鹊桥”工程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答案】(1)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在“鹊桥”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国科研团队立足航空事业发展需要,确定了研究课题和方向,在尊重地球月球运动、万有引力等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鹊桥”成功发射到预定位置并解决了其稳定运行等技术难题。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团结一致、刻苦专研,为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和我国探月工程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析】本题以我国“鹊桥”工程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鹊桥”工程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本题设问指向为说明我国“鹊桥”工程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试题。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为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知识范围明确。学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回答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材料“在“鹊桥”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国科研团队立足航空事业发展需要,确定了研究课题和方向,在尊重地球月球运动、万有引力等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鹊桥”成功发射到预定位置并解决了其稳定运行等技术难题。”说明要把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东方自成立以来,不断积累和发展企业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团队、速度、品质”确定为企业文化的基因;树立竞争进取、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提出“责任文化”“强企富民”的企业文化精神。定期举办中外文化融合活动和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注重通过企业文化工作来促进经营工作,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为企业经营服务。强大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使京东方把握住市场低谷机会,逆周期扩张,实现了弯道超车。截至2019年一季度,京东方液晶显示屏总体出货量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显示屏等五大应用领域出货量都稳居全球第一。 ‎ 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说明京东方加强文化建设对其发展的作用。‎ ‎【答案】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加强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难度一般。‎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说明京东方加强文化建设对其发展的作用,属于意义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意识能动作用,切入点较小。‎ 材料中“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强大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使京东方把握住市场低谷机会,逆周期扩张,实现了弯道超车”说明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加强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面对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相机调控,主动预调、微调。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减税降费、补短板调结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全融支持实体经济。我国经济发展在高基数上保持平稳运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我们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出现新情况新变化,国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依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政府相继调控,主动预调、微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体现了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④政府采取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留意材料中“宏观政策”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从材料中找答案,同时,答案呈现时遵循“书本知识+材料分析”或“材料+知识”的原则,并做到分层次书写。‎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解答时要认真分析知识范围是“探究世界的本质”和“把握思维的奥妙”,实际就是唯物论知识,解答时从材料信息出发,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面对新情况新化,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相机调控,主动预调、微调”这分别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体现了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我国经济发展在高基数上保持平稳运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