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00 KB
  • 2023-04-27 发布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十章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 ‎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的值。‎ ‎【预习探学】‎ ‎1.大气对 有压强,这种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 。‎ ‎2.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等于 Pa。人们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作 大气压。‎ ‎3.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合作互学、交流助学】‎ ‎(一)大气压 ‎1.活动10.6 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1)在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气的时候用橡皮泥封住口,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出现的现象是 。‎ ‎(2)将玻璃杯中灌满水,在杯口覆一硬纸片,按住纸片将瓶子倒过来,松开手,观察纸片 (会/不会)下落,并将纸片朝着各个方向观察纸片 (会/不会)下落。‎ ‎(3)将少量热水灌入矿泉水瓶摇晃几下,倒去热水后迅速拧紧瓶盖,用自来水冲瓶子,出现的现象是 。‎ ‎(4)用吸盘在光洁的表面上挤压,将中间的空气挤出,再将吸盘拉离表面的时候 ‎ ‎(是/不是)需要很大的力?‎ ‎2.讨论:(1)什么是大气压?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大气压方向是怎样的?‎ ‎(2)例举生活中一些能够说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 ‎3.读一读: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证实 的最著名的实验,同时说明大气压 。‎ 5‎ 学生活动:两人一组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二)估计大气压的值 ‎1.实验一:托里拆利实验 ‎ 阅读课本P86,可知:最早测量大气压的人是意大利科学家 ,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等于 Pa。人们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 大气压。 ‎ ‎2.实验二 估测大气压的值 阅读课本P86,可知:‎ ‎(1)实验器材: 。 ‎ ‎(2)实验步骤:‎ ‎①将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部, 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线栓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相连,水平向右 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的 L,用容积V除以长度L得到活塞横截面积S。‎ ‎④由公式 计算大气压的值。‎ ‎(3)动手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N 注射器的 容积V/mL 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cm 活塞的横截 面积S/ m2‎ 大气压的值p/Pa ‎(4)小组讨论:我们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值和标准大气压值有差异吗?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它们会导致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 ‎(三)气压计 阅读课本P87,了解金属盒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数值的原理。‎ ‎【总结提学】‎ 5‎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做___________,简称_______。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证实______________的最著名的实验。‎ ‎2.托里拆利实验告诉人们大气压与_______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为__________Pa。‎ ‎ ‎ 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 ‎ ‎ ‎ 第十章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第1课时) 课后作业 班级 姓名 ‎ 一、必做题 ‎1.如图,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 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说 明了___________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2. 李辉同学全家到西藏旅游,到达拉萨后发现带去的密封很好的袋装方便面 内部气体膨胀了很多,这是因为李辉家所在地的大气压比拉萨的大气压 ‎ _________,与膨胀前相比,这包方便面的质量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 ‎3.有一种炊具叫“高压锅”。“高压锅”中的“压”字的含义指的是_______(压强/压力);“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能源。“高压锅”能更快煮 ‎ 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 沸点_____(升高/不变/降低)”的原理。 ‎ ‎4.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 A.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B.用力压打气简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 ‎ C.用吸管喝饮料 D.活塞式抽水机 ‎5.用嘴紧贴着小空瓶子的瓶口,吸一口气后,空瓶就能“挂”‎ 5‎ 在嘴唇上.这是由于瓶内的气压_____,瓶外的大气压_____,瓶内外的空气形成压强差造成的.(增大/不变/减小) ‎ ‎6.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_(大/小)得多.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____(高于/低于)‎100℃‎.‎ ‎7.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 m2‎,那么在标准大气压下,‎1.5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____ 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大气压 p=1.0×105Pa)‎ ‎8.如图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玻璃管内水柱的 高度会____ (升高/不变/降低) ,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 ‎ ‎(变大/不变/变小). ‎ ‎9.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0 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个,设计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18 N,根据_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为18 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_____L为‎10 cm,可求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cm2‎ ‎(4)测得此时的大气压p=________Pa.‎ ‎10.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 ‎ C.用吸管吸饮料金中的牛奶 D.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 ‎11.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还是不熟,其原因是( )‎ A.高山上气温太低 B.高山上大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 C. 炉火的溫度低 D.水沸腾的时间不够长 ‎12.在验证大气压存在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 5‎ 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实验是( )‎ ‎ ‎ ‎ ‎ ‎ A.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3.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 ‎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減小,水的沸点降低 ‎ ‎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減小,水的沸点升高 ‎ ‎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二、选做题 ‎14.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 ‎(1)如图甲所示是按1 : 1的比例拍摄的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____ 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总长为___ cm,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约为_____cm2 。‎ ‎(2)实验时,小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图乙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弾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F=28.0N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好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压值约______ Pa.‎ ‎(4)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 。(偏大/不变/偏小)‎ 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