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4.45 KB
  • 2023-04-19 发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一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第一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 数物体的个数时,出现漏数或多数。‎ ‎【误区点拨】‎ ‎(1)数物体的个数时,习惯或方法不得当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如不做标记,同一个物体可能会重复数,某个物体可能会漏数。‎ ‎(2)数物体的个数时,一定要点一个,数一个,不能多点也不能多数。给物体点点或画线时,要画在那个物体上,点或线要清晰。‎ ‎【易错点2】‎ 在比多少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误区点拨】‎ ‎(1)在比较物体的多少时,观察不仔细,考虑不全面。‎ ‎(2)在比较物体的多少时,应该仔细观察,全面考虑。如在比较两个水杯中水的多少时,当水杯的大小相同,里面水的高度也相同,但水杯中放了其他物体且物体的大小不相同时,此时两个水杯中的水不一样多。‎ 第二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 判断左右位置关系时,选错了参照物。‎ ‎【误区点拨】‎ 在具体的情境图中,有具体的人物时,要以图中的人物为观察中心去判断它的左右位置关系,不能用我们自己的左右去判断。‎ ‎【易错点2】‎ 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忽略了其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误区点拨】‎ ‎(1)以不同物体为观察中心,位置关系也不一样,如甲在乙上面,乙在甲下面,丙在甲、乙之间,描述丙的位置时,不能简单地说丙在上面或丙在下面,而应该说丙在乙的上面或丙在甲的下面。‎ ‎(2)物体的位置关系,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前后相对,它们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前就没有后,所以描述物体的位置时,不能单独说谁在后或谁在前。‎ 第三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 分不清大于号“>”和小于号“<”。‎ ‎【误区点拨】‎ ‎(1)没掌握好用“>”和“<”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出现5<2的错误。‎ ‎(2)大于号“>”或小于号“<”的开口永远朝大数。‎ ‎【易错点2】‎ ‎“几个”和“第几”。‎ ‎【误区点拨】‎ ‎“几个”是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第几”是序数,表示按顺序去数,数到该位置的那一个物体。‎ 第四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 对圆柱的特征没有完全掌握,判断时出现错误。‎ ‎【误区点拨】‎ 往往认为有两个圆面的图形是圆柱。圆柱的特征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的圆面大小一样。只有满足所有圆柱的特征的图形才是圆柱。‎ ‎【易错点2】‎ 数图形个数时容易出错。‎ ‎【误区点拨】‎ ‎ 多个立体图形叠放在一起时,应按一定的顺序去数立体图形的个数,看不到的也要算上,如中小正方体的个数为4个,其中有一个小正方体是看不见的。‎ 第五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6~10各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混淆。‎ ‎【误区点拨】 (1)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容易混淆。如6个表示物体的个数是6个,第6表示从某一方向数起排在第6个位置上的那个物体。‎ ‎(2)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序数表示顺序,不管是“第几”都是指在这个位置上的一个物体。‎ ‎【易错点2】看图列式时,加减法混淆。‎ ‎【误区点拨】 (1)看图列式计算时,对括线和“?”表示的意义不理解,不能正确列出算式。‎ ‎(2)“”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表示要求的量是多少。如果“?”在括线下面就是求两部分的和,用加法计算。如果“?”在某一部分上,表示求部分量,用减法计算。‎ ‎【易错点3】在求未知数时,对题目中给出的数字盲目地加减。‎ ‎【误区点拨】 (1)看到求未知数的算式,盲目地计算,导致出错。‎ ‎(2)若题目中给出两部分的数量,求这两部分的总和,则用加法计算;若给出总和与其中一部分的数量,求另一部分的数量,则用减法计算。‎ ‎【易错点4】计算连加或连减时,易出现忘加或忘减最后一个数的错误。‎ ‎【误区点拨】 (1)计算连加或连减时,出现忘加或忘减最后一个数的错误。‎ ‎(2)计算连加或连减时,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减,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减。‎ ‎【易错点5】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出错。‎ ‎【误区点拨】 (1)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先计算了后两个数,如10-4+4=2。‎ ‎(2)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10-4+4=10。‎ 第六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写数时,个位和十位混淆。‎ ‎【误区点拨】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写数时先写十位上的数字,再写个位上的数字。‎ ‎【易错点2】读数时出错。‎ ‎【误区点拨】读数时,应该在读作后面写大写的数字,不能写小写的数字。如13读作十三,不能写成读作13。‎ ‎【易错点3】计算十加几、十几加(减)几时出错。‎ ‎【误区点拨】十加几就等于十几;十几加(减)几,先让十几个位上的数字加(减)几,再加1个十。‎ 第七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 时针、分针混淆。‎ ‎【误区点拨】‎ ‎(1)读钟面上的时间时,没有分清时针和分针。‎ ‎(2)分针细又长,时针短又粗。‎ ‎【易错点2】‎ 读钟面上的时间时出错。‎ ‎【误区点拨】‎ 读钟面上的时间时,先看分针,如果分针指向12,表示整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第八单元 知识点 易错点 ‎【易错点1】‎ 采用“凑十法”计算时出错。‎ ‎【误区点拨】‎ 采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时,一般是拆小数来凑大数,先让相加得10的两个数相加,再让10加上剩下的数。计算8+5时,把5分成2和3,先算8+2=10,再用10加3得13。‎ ‎【易错点2】‎ 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列式错误。‎ ‎【误区点拨】‎ ‎(1)解答图文结合的题目时,仅凭图或文一方面来选择解题方法。‎ ‎(2)解答图文结合的题目时,要全面分析图意和文字,找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易错点3】‎ 利用“接着数”的方法计算时,数数容易数错。‎ ‎【误区点拨】‎ 利用“接着数”的方法进行进位加法计算时,把大数记心中,小数是几,就接着往后数几个数,数到多少,结果就是多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