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3 KB
- 2023-04-16 发布
3 《乡愁》 学案
学习 目 标:
1.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感受诗歌韵律上的音乐美。
2. 品读诗歌语言, 感受意象选择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3. 通过诵读,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学习 重点: 通过诵读,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学习 难点: 品读诗歌语言, 感受意象选择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新知预习 】
1. 了解作者。
余光中, 1928 年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永春, 台湾诗人、 散文家。
60 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 故而被人们称为“ ”。 代
表作有: 《 》《 》《 》。
【课堂探究】
1 . 反复朗读诗歌, 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尝试划
分诗的节奏, 标注重音, 并说说阅读本诗需要遵循哪些要求。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5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 思考诗人把“乡愁” 寄托在哪里?
3.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分别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愁?
4. 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 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5.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 发挥联想和想象, 用散文化的语言, 描绘出余光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图画。
6.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 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
那么, 如果有一天你走出家门, 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
仿照课文, 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受。
乡 愁 是 ;
乡 愁 是 ;
乡 愁 是 ;
乡 愁是 。
【学习 评价】
自评 ☆ ☆ ☆ 师评 ☆ ☆ ☆
参考答案:
【新知预习 】
1.“乡愁诗人”。 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 遂想起》。
【课堂探究】
1. 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 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 重音和节奏
5
的处理如下: 共四节, 第一节稍平淡, 回忆的口气; 第二节增加了遗
憾的语气; 第三节, 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 第四节, 表现出而
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 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之间,
约停 2 秒。 边读边想象。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啊” 轻声)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 “在里头” 可拖音)
而/现在 (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那头” 拖长音, 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2.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乡愁物化)
3. 邮票: 小时候 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母子离愁
船票: 长大后 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夫妻离愁
家
愁
坟墓: 后来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丧母哀愁
5
海峡: 现在 海峡阻隔忧思绵绵 思归浓愁 国愁
4.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
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
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 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
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语言委婉含蓄, 深沉哀怨。 同时, “小小的、 窄
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
5. 示例: 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 昏黄的油灯下, 一位少年正在书
写家信, 信写好后, 贴上邮票, 手托两腮, 想起了母亲送儿去远方的
那一幕: 少年满脸伤感, 手拎着行李箱, 走在码头上。 在分手的那一
刻, 母亲的一声:“别忘了, 到那边来信, ——孩子„„” 少年哭了,
母亲也哭了。 船消失在天水之间。 母亲仍然伫望着, 伫望着„„
一个夏天的早晨,“我”, 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手拿一张窄窄
的船票, 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 在船上甜蜜地回忆与妻子的相识、
相依, 相互离别的情形, 潸然泪下。
6. 乡愁是老屋门前的小河, 轻诉着儿时不尽的欢乐; 乡愁是庭树
落叶的寂寞, 一泓秋水映着凋零的残荷。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