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64 KB
- 2023-04-15 发布
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对原始社会的正确认识有( )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
②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又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
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 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原始社会结束,人类经历了长达上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集体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其根本原因是( )
A. 物质产品不够丰富 B. 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
C. 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D.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3. 古罗马的提洛斯岛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奴隶像牲畜一样等候买主。这说明( )
A. 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
B. 当时的古罗马已进入封建专制时代
C. 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最低级阶段
D. 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还要落后
4.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用简单朴素的语言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和农民过着不同的生活,其原因是( )
A. 地主占有全部土地
B. 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C. 农民毫无人身自由
D. 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只表现为农民起义
1.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自由地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和大量货币做资本,要求建立广阔的、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封建政权严重阻碍这些因素的发展。材料体现了( )
①必须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③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不断激发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这一基本矛盾( )
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②为根治资本主义痼疾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③使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劳动群众
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削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
A. 剥削的基础相同 B. 剥削的形式相同
C. 剥削的本质相同 D. 剥削的程度相同
4.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
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 历史上,尽管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发展中出现了挫折,但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这表明( )
①资产阶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
④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
A. 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 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1.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②消灭资产阶级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我国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
③无产阶级力量在当时已经足够壮大
④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特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
年份
全国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 )
A. 私有经济已不存在 B. 工业化强国已基本实现
C. 改革开放取得成功 D. 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1.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1976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 )
①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③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
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我们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①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②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 计划经济时代,物品都是分配的,粮票、布票、煤油票……都是家家户户小心珍藏的“宝贝”,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再看看现在,买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都不是稀罕事了,超市里、电商上的生鲜、零食等都触手可及。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变化折射出( )
A.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和进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18.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
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如此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②文化自信对一国的道路、制度、理论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自信能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
④文化自信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作出了贡献,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后者都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④都直接指导了中国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0.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A.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
D.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1.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被奉为金句的“心灵鸡汤”中,“远方”可以指人们的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 )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维护国家安全
C.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2.假如你能够穿越到21世纪中叶,你可以看到21世纪中叶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相比( )
①生产力高度发达,按需分配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②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③有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④“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要顺利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必须紧紧抓住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有( )
①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强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
③中国人民正在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走在共同富裕的路上
④中国共产党从执政百年到建党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但同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还相对落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由此可见( )
A.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D.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下列说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是继“初级阶段”之后的新阶段
②“新时代”仍然具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③“新时代”是 “初级阶段”发展的最终结果
④“新时代”存在于“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要让 “中国梦”得以顺利实现,最关键的是( )
A.—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C.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全面消除矛盾,让社会更加和谐
27.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求我们(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放后面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停止一切其他工作
C.坚持改革开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D.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8.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②为世界人民谋和平
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为世界人民谋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为所有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体现了中国制度自信,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
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新学年开学时曾寄语:“学会‘担当’,培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这说明( )
①青年人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②我们要坚持个人前途居首位,同时兼顾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③使命是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社会共同理想中而形成的神圣的责任感
④每个人的个人理想和历史使命总是完全一致的,实现了个人理想,也就担当了使命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二: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耕作、以领取雇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曲,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材料,说说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9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接下来中国的道路抉择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观点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你认为新中国将选择哪一条道路?(2分)为什么?(8分)
3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并说说在新时代中国,应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分)
33. 阅读材料,按要求分析问题。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干出来的,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为指导,敢于担当、埋头苦干、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发展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下面是两位网友的跟帖:
网友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就能把蓝图变为现实。
网友二: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因为这是决定实现两步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发展动力和关键一招。
请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和网友的跟帖,对两位网友帖子的观点进行评析。(12分)
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答案
1-5 ADABA 6-10 DCCBD 11-15 DBCDA
16-20 BCCAB 21-25 DDBDD 26-30 ADBDC
31.【答案】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3分)
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3分)
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3分)
32.【答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2分)
因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分)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2分)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2分)
33.【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分)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分)
34.【答案】网友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因此把蓝图变为现实,首先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网友一认识到这一点;(4分)但只坚持党的领导是不够的,要从蓝图变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如坚持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等,网友一帖子的观点是片面的。(4分)
网友二:该网友的观点认为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十四个坚持”之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之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该观点对把蓝图变为现实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把握的非常正确。(4分)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只要学生能用思辨思维,运用正确的知识从多角度评析观点,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