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79 KB
- 2023-04-11 发布
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
——
满分作文技巧
考查要点
广东省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如下
(
作文满分为
50
分
)
1.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
2.
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3.
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4.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5.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5
分
)
1.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
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
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
分
)
1.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
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
分
)
1.
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
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考纲解读
考查要点
广东省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如下
(
作文满分为
50
分
)
6.
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
书写规范、整洁。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四类卷
(29~15
分
)
1.
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
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
分
)
1.
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
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
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
1~3
分
(
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
:
1.
立意深刻。
2.
构思独特。
考纲解读
考查要点
广东省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如下
(
作文满分为
50
分
)
6.
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
书写规范、整洁。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加分
3.
语言优美。
4.
富有个性。
5.
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
要求自拟标题或补充作文题目时,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扣
2
分。
2.
不足
5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
3.
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
(
重复的错别字不计
)
,最多扣
3
分。
4.
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
1~3
分。
5.
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扣
1~3
分。
6.
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
1~3
分。
年份
题目
2016
年
(50
分
)
写作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
——
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
请以
“
我真想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自选文体;
(3)
不少于
500
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真题探究
年份
题目
2017
年
(50
分
)
写作
“
原来
”
,意思是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以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
请以
“
原来,
”
为题,写一篇文章。
(50
分
)
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自选文体;(
3
)不少于
500
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真题探究
年份
题目
2018
年
(50
分
)
写作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真题探究
探究分析
1.
在连续5年考查半命题作文之后,2018年最新考查了命题作文,而且这个命题作文“恒”,跟以往的题目比较倾向于写记叙文不同,它更适合于不同文体的创作(如议论文),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真题探究
探究分析
2.
近三年的广东中考作文题目构成都非常类似,在题目之前都有一段引导语,这段引导语可以帮助学生审题及确定写作方向,在降低难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在文体上都没有做限定,可让学生自选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作文的广阔性,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创作的空间。
真题探究
探究分析
4.
从命题者的角度来看,三个命题都很好地做到了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想说、有感而发。所以,我们在备考作文的时候,要多收集各种素材,那么就可以做到有备而来,有备无患。
5.
字数及不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的要求都一致,这告诉我们平时在作文时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满足字数及不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是每次平时练笔时的最基本要求。
真题探究
一、
(2016
广东
)
1.
考试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
分
)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自选文体;
(3)
不少于
500
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
思路点拨:
2016
年广东中考的作文题目依然沿袭了
2015
年中考作文题目的基本格式,都是由“引导语”“题目”“要求”三部分组成。在写作之前,每一部分都值得考生仔细研读。
引导语中“引人遐想”点出了本题的关键词语“想”,这是一个心底的愿望、渴盼或者向往,而且这不是一般的想愿,而是非常强烈的一种想愿,是“真想”,所以我们在写作本题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写出自己对于某一心底愿望的强烈向往。还要注意的是,文中的主角应该是“我”,是“我真想
……”
,而并非他人。
引导语中一样给了考生很多写作
内容的提示,如“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
,我们可以从中选取自己的写作方向,但更需要的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写出更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此题为半命题作文,补题很重要。补题时一定要先想好写作的方向,然后再紧扣选材将题目补充完整,以防走题或偏题,补题适用原则:紧扣中心、简洁明了。
3.
范文详解:
我真想陪你白头到老
亲爱的陈女士:
你好!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眨眼,我们已经相依为命了十五年。
十五年前,你忍着剧痛把我生了下来,给我喂奶、为我洗尿布、哄我睡觉,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你年仅二十一岁时宝贵的青春。随着我的茁壮成长,你那白皙圆润的双手日渐粗笨皲裂,你白皙光洁的面孔长出了条条皱纹,你
那乌黑的秀发也平添了根根白发,但
你从没抱怨过,总是对我笑脸相迎。
我五岁时,你离婚了,带着幼小的我回到了你的故乡。你重操旧业,干起了会计的老本行。亲戚们对你冷眼相待,你却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承担起独自照顾我的责任,供我吃、供我穿、供我上学,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我,尽管当时任性的我让你操碎了心。
上了小学,我的数学一直是你的心病。你说你以前数学是全校第一,为何我的数学总是不及格?你送我上补习班,给我买练习册,但效果甚微。我们最终大吵了一架。我摔门而去,
完全不曾顾及独自在房间黯然落泪的
你。后来因你的道歉,我们和解了。你说过我们要像朋友一样,这也正是我用“你”而不用“您”这个称谓的原因。小升初时,我的数学还是考得一塌糊涂,但心里释然了很多。
上了初中,我的数学成绩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后来还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你每天笑盈盈的,皱纹也舒展了。不错,不错,这才像是个三十三岁的女人嘛!后来你升职做了财务经理,我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历史科代表。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美满,春天好像赖在我们家不走了。
如今,我在考场上迎接中考,脑子里
想的不是文言文,不是古诗词,而是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你。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以后上了高中,我就要在学校住宿了。将来,我还会组织家庭,然后像你一样有自己的孩子
……
可是,我真想陪你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此致
敬礼!
你的心肝宝贝:嘉嘉
2016
年
6
月
20
日
满分解读:
立意
刻画了母亲无私奉献、隐忍坚强、好胜心强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选材
文章选材生活化,选取了
“
我
”
和单亲母亲
“
相依为命了十五年
”
的点点滴滴。
结构
结构是本文拿满分的关键点,运用书信体让本文从成千上万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语言
本文语言简洁、朴实,却因浸透纯真情感而动人心扉。
二、
(2017
广东
)
1.
考试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
分)
“原来”,意思是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以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
5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
思路点拨:
2017
年广东中考的作文题目依然沿袭了近几年中考作文题目的基本格式,也是由“引导语”“题目”“要求”三部分组成。在写作之前,每一部分都值得考生仔细研读。
2017
年作文题目的引导语先对给出的词语进行了解释:“原来,意思是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情况”,而后面紧跟着的“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是对题意的进一步阐释,这些内容都规范了我们的写作方向,也即是要我们突出“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凸显心灵的成长。所以考生在行文过程中,
应要有起伏曲折,有对比发现,从而突
出“原来”的含义,表达出个人感触。
2017
年的引导语颇富文学性,但只要细读,一样可以品出不少写作内容的提示:“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提示考生可以以事寓理、以物寓意,以人述情;“苦难也可以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提示考生可以写挫折痛苦给人带来的磨砺与成长,也可以写美丽的风景、人事背后隐藏的缺憾与不足;“我也是一道风景”,则提示考生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此题选材广泛,而若要取得高分,则要注意用对比凸显主题,用细节打动人心。
题好一半文,补题很重要。自选文
体,则让考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个文题写记叙文可以,写叙事散文可以,写叙议结合的文章也可以,但需要注意的是,内容要具体,抒情要真实,议论要有理。
3.
范文详解:
原来,烦躁是自找的
广东一考生
“啪”的一声,合上了笔记本,没有缘由的烦躁。大概快要下雨了吧?不然怎么会这样闷?看着阴沉着脸的天空,看到桌角那叠厚厚的试卷,我的心情更加阴郁了几分,不适地别过了头,我到底该怎么办?
我拿着伞出了门,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那废弃的庭院,墙上画着一个醒目的“拆”字。这里不久就将消失,变成一片繁华的街区。
伫立在布满藤蔓的庭墙画前,我又想起了桌
角那堆试卷,心一下子更茫然了,不止
一次的考试失利,一张张试卷上大大的
叉布满了我的噩梦,无论怎么努力,我都只有畏惧地仰望那些扭曲的题目,我害怕了,不敢再面对那些挫折,拒绝继续学习,渐渐空白的试卷堆在桌角,无论如何,我都无法鼓起勇气去打开它们,我害怕。
雨不知何时开始下了,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撑伞站在雨中,雨越来越大,一如我越来越糟糕的心情。我到底该怎么办?我不知道,或许,此题无解。
墙上藤蔓间淡白的花儿在雨中颤着,是木槿花。它们被打落在地,浅浅的雨浸湿了它们,花瓣无力地张开,看上去越发惨白,如同被人随手
丢弃的绢纸,惨淡地躺在水塘之中。剩
余的花娇弱地依附在藤蔓上,似乎很疼
痛,在雨中微微颤抖着。还没有看见它的盛开,就已如此颓败,我勾了勾唇角,“你也是个失败者啊!”
突然,在雨中传来奇异的声音,微弱而清晰,小小的“噗”一声,心中莫名悸动,我蹲身拨开浓密的藤蔓,几枝小小的花朵儿在那片天地中争相绽放着,像刚睡醒的婴儿,慵懒地挺直了身板,颤颤地“噗”一声,撑开了花瓣,一滴雨水滴入了花蕊,花枝被压弯,但它费力地倾倒了水滴,又直起身,细细的花蕊在空气中轻颤。
就在那一瞬间,我的灵魂像被什么击中了。它,木槿不是失败者,在颓败的背后,它坚强地
新生了,坦然面对这倾盆暴雨,它只为
绽放,不
计后果地绽开了。即使是可能
被暴雨打落,它还是绽放了。或度过了这一劫,终难逃凋零,可它还是优雅,坦然地面对了。
蓦然,瞬间心中的疑问消散了。怕什么呢?坦然面对就是了,何必逃避?即使败了,坚强地面对,再去拼搏就好,何必在意他人目光?拼尽全力,如木槿一样无悔绽放,那就好!原来,烦躁是自找的。
满分解读:
立意
倾盆暴雨中木槿毫无畏惧的花开带给因一次次考试失败而害怕的
“
我
”
坚强面对、继续拼搏、无悔绽放的深刻启示。
选材
作者为考试成绩不好而烦躁,为排解烦闷而走出家门,在一片废弃的庭院里看到木槿花艰难开放的过程,受到感染,烦躁情绪一扫而光,由此认识到:原来,烦躁是自找的。体验独特,感受深刻,发人深省。
结构
文章开头写自己
“‘
啪
’
的一声,合上了笔记本,没有缘由的烦躁
”
,最后则以
“
原来,烦躁是自找
”
做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前后对比,也凸显出了心灵的成长。
满分解读:
语言
无论是描写自己的心情,还是描写木槿花的开放,都很细腻,如写自己的心情,不仅有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还有环境的烘托。写木槿花,有声音,有动作,有情态,还伴之以
“
我
”
的心理活动。文章描写细腻,生动具体。
三、
(2018
广东
)
1.
考试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
分
)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文体;
(2)
不少于
500
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
思路点拨:
2018年广东中考的作文题目依然由“引导语”“题目”“要求”三部分组成。在写作之前,每一部分都值得考生仔细研读。
考题中引导语补充提示了题目的表意的内容与范围,从追梦者对追梦的执着或身处困境者的坚守来诠释题目“恒”的内涵品质;再以“压舱石”和“画笔”的寓意表明“恒”的意义;而“追梦路上、身处困境、成功之时,心中的愿景”,又无一不体现出题者希望学生在成长路上有自己切实的认识与感受。所以考生在行文中,必须紧紧围绕“恒”的
2.
思路点拨:
特定行为选材,构思可相应辐射“受挫”“煎熬”“磨砺”“退缩”“痛苦”等前奏或波折,体现“恒心”所应具备的“执着”“坚守”“勇敢”“乐观”“奋进”“自律”等积极的品质。
在连续5年考查半命题作文之后,2018年的作文以全命题的形式出现,并且题目只有一个字“恒”,难度有所提升。对于这种独词式全命题作文,可以用扩充法审题,给独词式标题加上合适的限制性词语或将其扩充为一个短语,则能使宽泛的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易写,便于把文章写真、写
2.
思路点拨:
小、写活,如“恒久”“恒心”“永恒”“持之以恒”“唯有恒心,方得始终”“恒心,成功的基石”等。
自选文体,让考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本次作文,写成记叙文、叙事散文、议论文均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本次命题突破了往年作文命题文体导向记叙性强的特点,考生对文体的选择可更多样化,体现了新课标改革引导学生加强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也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特点。
2.
思路点拨: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写作建议:
一、记叙文、叙事散文:(1)学生可记叙自己在追梦或在困境中坚持本心,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体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都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方能成功”的主题。(2)情感体验:可以从家庭角度体现亲人之间的爱恒久不变;可以从学校角度体现师生间一种持久不变、真诚醇厚的师生情;可以从故乡角度体现游子对家乡恒久的怀念等。(3)转换视角,领悟至理。如从那些坚守岗位、敬业乐业的群体(如军人、老师、警察、医生、清洁工等),
2.
思路点拨:
从自然万物中窥见坚忍不拔、执着坚守等品质的植物或动物,从名家巨匠、文人雅士的典型事迹,从对诗词歌赋的涵咏及理解中,明白了“恒”的意义,汲取了成长的养分,促使我积极进取。
二、议论文: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可为“不畏困难,坚持本心,方得始终”);然后可选取古今中外的事例从正反面进行论证;紧接着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最后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中心论点。
3.
范文详解:
恒
在我十六年的追梦路上,乡情化作千丝万缕的柔丝钻入心底,深入骨髓。我脚下迈出的每一步,都不曾忘却心中的乡情,引着我细细描摹故土的模样。
小时候,乡情是一勺甜甜的蜜糖,我在这头,家乡在糖饼里头,历久弥香,恒久不变。
记忆中的家乡碧空如洗,流水潺潺,一望无际。我喜欢光着脚丫在田间撒野奔跑,抬头是暖阳春草,与清风拥抱,与大地亲吻;累了便踏着夕阳回家,远远便闻到了糖饼的香气。我撒开腿跑回家,一把抱住奶奶,在她洁白的围裙上留下
几个脏手印。“我要吃!我要吃!”
我一手抓起热乎乎的糖饼,塞进嘴里,
软糯的饼皮在齿间划开,散发无数清香在舌尖舞蹈。紫薯流馅缓缓流出,流入喉间,香气萦绕,久久不散。我坐在门槛上,天边的晚霞掺了粉色,映出余辉,树下的藤椅在孤独地打着晃儿,一切宛若永恒。
长大后,乡情是一段长长的梦境,我在这头,家乡在夜空中,繁星闪烁,恒久不变。
六岁开始,我跟随父母搬到城里,也在城里上学。繁华喧闹的城市让我显得有些格格不
入,时而能收到奶奶寄来的糖饼,
便又勾起往昔的回忆。我时常望着
霓虹灯上漆黑的夜,伸出手,在夜空中点出每一颗闪亮的星,照亮孤寂的夜。渐渐地,我睡着了,我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里有碧海蓝天,广袤田野,更有奶奶和糖饼。等我醒来,才发现枕边早已湿了大片,恒久的乡情也只能寄托在悠悠梦境中生根,发芽。
后来啊,乡情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我在这头,家乡在那头,亘古不灭,恒久不变。
终于,我长大了。我攥着手中的车票,难
掩心中的激动,车窗外掠过的袅袅炊
烟也如数勾起我悠长的情思。踏上故
土,安心涌上。我走入巷子,眼前的景象一丝一扣地嵌入脑海,补完那幅残缺的思乡图。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房屋,依旧是残破的屋顶,模糊的窗子。沿着乡间石路,我走回了家。奶奶正穿着白围裙,端着糖饼,满面春风。我的泪再也止不住,随着我飞奔的脚步倾泻而出,随着糖饼的香甜裹入腹中,酝酿,生长。
恒,就是不忘心中那份诚挚热切的乡情,一步一步去找回那片故土。我仍怀恒久的乡情,
不断追寻、领悟,仿佛那方故土便是整个世界,便是永恒。
满分解读:
立意
故土便是整个世界,便是永恒。
选材
考生选取的虽然是较常见的“乡情”题材,但很巧妙地避开了普遍的日常关心之类的俗套,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回忆起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特定物件——糖饼,化抽象的“乡情”为具体形象的“糖饼”,这种地域文化色彩令作文增色不少。
结构
围绕“恒”,考生巧妙构思,活学巧用,借用余光中《乡愁》的形式结构全文,写了“小时
满分解读:
结构
候,乡情是一勺甜甜的蜜糖……”“长大后,乡情是一段长长的梦境……”“后来啊,乡情是一张小小的车票……”三个场景,那恒久真挚的乡情在反复咏叹中喷薄而出,得以升华。同时,文章结构严谨,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感情基调协调统一。
语言
文中将“乡情”比喻为“蜜糖”“梦境”“车票”生动形象、新颖突出;“一手抓起热乎乎的糖饼,塞进嘴里”“我攥着手中的车票,难掩心中的激动”等细节刻画凸显了考生真挚的情感。而常常连用四字词语,也使文章文采斐然。
评分现场:
中考作文如何评分,一直是广大考生和指导老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了解这个问题,对于正确应对中考,夺得自己满意的分数,自然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一、关于阅卷流程
现在大多数都是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做到了每份试卷最少经过二评。一评、二评独立阅卷打分,如果分差超过规定值,软件随机请三评介入,如三评后的分差仍然超过规定值,则请组长四评仲裁。这样的打分形式达到了网上阅卷客观、公正、准确的目的。一般一评、二评规定的分差为
7
分。也就是说,只要分差不超过
7
分,那么考生的作文得分就是两个阅卷老师所打分数的平均值。
二、
90
秒
——
决定你的作文得分
阅卷老师时间紧,工作量大,阅卷老师平均每天要改
300
多篇作文,也就是说,平均每篇作文停留的时间最多
90
秒钟。阅卷老师给你的作文打分时间只有
90
秒钟,因此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在这短短的
90
秒内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就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第一课题。
阅卷老师从大量的阅卷经验中总结出中考作文最常见的失分现象,如果同学们能够重视,并能有效避免这些失误,将会大大降低我们的作文失分。
1.
卷面整洁是前提
阅卷一般是在六、七月份,阅卷老师们冒着炎热的天气,上百号人挤在一起,从早到晚,连续阅卷,难免心情烦躁,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一看你这篇作文书写整齐、标点正确,好像一个人穿得整整齐齐,长得端端正正,自然印象很好,那烦躁的心情会得到缓解,代之以好心情。反之,一看卷面东涂一块,西抹一块,像个大花脸,字迹又难以辨认,心里自然烦上加烦。这一好一坏的心情,必然影响到老师打分,影响到你的分数。
卷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字必须写在方格内
既然我们的作文试卷是一张方格纸,那么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字写在方格内,方方正正,大小适中,笔画要收紧,不要出格,不要把字写得张牙舞爪,影响阅卷老师整体审读,进而影响作文得分。
(2)
字体一定要舒展
写字要做到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字要让人容易辨认,有些同学经常把字写得很小,整个字缩成一团,让阅卷老师看起来很费劲,影响阅读情绪,很容易直接被打入“冷宫”,后果可想而知。
(3)
改正错别字要用“/”
有些同学写了错别字,便把整个字涂作一团,就像一个“铁疙瘩”,十分难看。如果卷面上出现很多“铁疙瘩”,整个卷面看起来非常脏,很容易使阅卷老师感到厌烦,直接影响判分。所以,改正错别字的时候,只要用“/”划掉即可。
(4)
修改句子要用“
——”
许多同学在修改句子时,习惯在句子上随意勾涂画抹,画上很多条“
——”
,再画上很多条“∣”,结果形成一个“栅栏”,严重影响了卷面美观,给阅卷老师造成阅读障碍,最终导致失分。正确的做法是:在需要删除的句子中间画上一道“
——”
即可。
2.
偏题跑题死定了
出现偏题、跑题的情况主要是在审题这个环节中出现失误,审题失误将会导致全盘皆输,因为如果偏题、跑题,无论构思多么巧妙、语言多么优美,作文也只能是四类文,最多
25
分。所以,动笔之前一定要审清题意。
3.
套用宿构扣分严重
有的同学在考前看过与考题接近的作文,或考前背了几篇范文,在中考时,不看命题是否贴合,便机械套用,以致形成宿构套作之文。这种文章一旦引起判卷老师的注意,打入低分作文是肯定的。所以,希望考生一定不要怀有投机侥幸的心理,不要套用宿构作文。
4.
没有题目、题目不合要求不止扣
2
分
《
评分细则
》
中对标题这一项都有明确规定:无标题扣
2
分。按照规定,一篇不加题目的文章被认为是不完整的文章,所以往往被扣掉的不止是
2
分,很有可能是
5
分甚至
8
分。
5.
字数不够损失惨重
《
评分细则
》
明确规定,字数少于要求
50
字以上,每
50
字扣
1
分。在评分过程中,对字数不够或没有写完的作文,一般得分都在
35
分以下。在考场上,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字数不够的现象比比皆是,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6.
没有结尾失分严重
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考生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来不及结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视为未完篇。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好文章,得不到高分。
7.
文体切忌四不像
阅卷老师提醒考生一定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最好是用细节说话,当然也可以发表少而精的议论,点到为止,绝不要冲击到记叙文的主体;同样,如果确定写议论文,文字表述必须以说理为主,不能用单纯的“摆事实”代替“讲道理”,绝不能用大量的描写冲击议论这个主体。
8.
错字标点别小瞧
有的考生一些常用的字都会写错,有的考生通篇一点
(
逗号
)
到底,没有一个句号,显得极不认真。
《
评分细则
》
中一般规定,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
(
重复的错别字不计
)
,最多扣
3
分,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
1
~
3
分。平时不注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书写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了。建议考生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错别字,还有,标点要清楚、准确。
三、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方法
1.
取一个好标题,
有诗意的,或化用古诗名言、流行歌词,借用经典广告语、俗语等等。
2.
开头结尾精心写作,体现你的文采:
开头结尾点明话题,将话题和你要表达的理念紧密结合,合事理。
3.
文章要追求一定的形式美。
600
字左右的文章一般以
4~6
段为宜,段与段的字数比尽量能体现参差美。忌大段大段的叙述或议论,忌三段论式结构,忌通篇一段到底。尽量让有价值的语句独立成段。
4.
字要写漂亮,字数要写足;
拿不准
的字词可换用其他字词代替,因错别字而扣分是评卷时最容易出现的事。
5.
写出真情实感,使阅卷老师亦能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