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12 KB
  • 2021-06-25 发布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语文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 临澧一中 2020 年上学期段考试卷 试题卷 高 一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 的心灵史。 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 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 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 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 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 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赵氏孤儿这个故事。西方思想家、史学家伏尔泰以此为基础写就《中国孤儿》,影响甚 广。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困惑: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这 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故事发生在分封制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士以下的人没有自己的土地,都依附宗主生存。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所以当赵家面临 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程婴献子就发生在这样的 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他们当时的行为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生存的门人、为晋 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创作这部历史题材的 史诗胸怀。 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 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 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 精神。这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 史诗胸怀的有效传达同时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 远”,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 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 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一 个故事只有一个核心主人公,主人公往哪儿走,故事就说到哪儿,然后带出新的人物——在当下 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们的审美需求。写作时不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常行于 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是苏东坡对自己创作的总结。 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我们就 更加需要“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文艺工 作者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彰显当代价值,这是写作者应有的担当。 (摘编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剧当有史诗胸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2 A.史诗是表现人类客观生活和主观心灵的庄严的文学体裁,历史剧达不到史诗的高度是因为创 作者缺乏史诗的胸怀。 B.创作历史剧要正确认知历史,这需要创作者厘清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分析原因,挖掘历史 中蕴含的精神价值。 C.要避免当前历史剧创作中出现雷人剧情、同质化等问题,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历史要有正确的 认知。 D.在当今的变革时代,文化多元,写作者应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史诗胸怀,有讲好中国故事、 彰显时代价值的担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提出了创作历史剧应具有史诗胸怀的观点,然后从史诗胸怀的建立和有效传达两个 方面来阐述。 B.文中以伏尔泰《中国孤儿》与一些历史剧的对比,是为了论述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正确的认 知。 C.文中提到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论证了文艺创作要遵循文学和美学创作规律。 D.文章举传统戏曲的例子说明创作要根据审美需求变化,引用苏轼的话说明创作要灵活自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优秀的历史剧有助于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可以让人们体味、思考历史剧中蕴含的现 代价值,因比受到大众喜爱。 B.历史上出现程婴献子的行为是因为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中国人 的大义精神。 C.创作好的历史剧,需要创作者大量阅读和思考一手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 形态和文化精神。 D.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不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 创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需要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 来提升效率。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 是继土地、能源之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浪潮集团董事长兼 CEO 孙丕恕说。“短短几年里,大数 据战略已经从全面总体布局,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大布局体现了 大数据发展驱动效应日趋凸现。”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黄殿中表示,辨识和 管控大数据风险成为监控国家安全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体现国家安全的“晴雨表”。 为保障大数据安全,中央网信办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指挥协调与落地部署工作。 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央网信办协同相关单位,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共 同促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增补完善和相应国家战略政策的落地出台;在安全审查方面,进一步 防范信息安全产品与技术应用领域的潜在隐患和安全风险,为公民、国家信息主权和数据主权的 保护提供切实支撑。 (摘编自李政葳《构建大数据健康发展的安全生态环境》,《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29 日) 材料二 为了使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很多地方和学校纷纷“出招”。上海市 建成了“上海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为资助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东北师范大学以 3 数学建模的方式,立足于 10 万余条数据信息,确立了新的“量化测评模型”。 这些大数据的手段不仅能够“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还能更加切合实际为他们的成长成才 找到精准的切入点。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介绍,学校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每天实时采集学 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对学生成绩下降、迟到早退、消费反常、上网成瘾 等异常行为进行实时预警。 郑庆华说:“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隐形特征挖掘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学生普遍 存在提高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明晰职业规划、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创新精神等发展性需 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推进“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并为建挡立卡学生专门设立“自 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陕西省 12 地市政府实习、海外交流访学和国 际组织实习,开展“国运交大”青年领导力公益实践项目,提升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编自樊未晨《学生资助将从经济资助转为资助育人》,《中国青年报》2018 年 9 月 7 日) 材料三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 务,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政府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 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从总体上看,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 部门对大数据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不清晰、不到住,往往被动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缺乏主动 利用大数据进行治理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运用大数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对政府数据、企业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综合挖掘和应 用。但目前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仍然存在障碍。比如,对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和使用权还缺乏清 晰界定,一些地方、部门往往对能否共享数据、能否使用数据存在疑虑。数据管理和交易规则仍 不完备。对数据流转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这些都不利于数据的充分共享和应 用。 (摘编自孟庆国《运用大数据提升治理水平》,《人民日报》2018 年 10 月 26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随着大数据战略向各大行业、细分领域扩展延伸,大数据的驱动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如今大 数据已经成为比土地和能源更重要的生产资料。 B.大数据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为各行各业提升效率助一臂之力,另一方面也会产生 危及公民隐私、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新问题。 C.大数据的运用,能够使地方和学校“精准”地找到资助对象,并为其成长成才找到精准的切 入点,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因此得以实现。 D.受技术条件限制,传统行政模式往往会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 诸多问题,运用大数据能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对大数据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己成为衡量国家安全监控能力的重要指标,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 规、技术保障等手段,调动各层面的优势力量来予以加强。 B.大数据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运用,促进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新传人培育计划和为建 档立卡学生设立“自强不息成长成才”项目等活动的开展。 C.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可实现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大数据的运用可帮助 政府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为创新治理模式提供有效支撑。 4 D.目前,大数据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还不 成熟,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学习和研究力度,增强应用能力。 6.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试结合文本, 简要概括。(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最后一个目标(周国华) 电话钤声响起,霍克医生拿起话筒接听,目光钉子般钉在桌上的笔记本上。 挂了电话后,医生左手握了握拳,右手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了“293”三个数字,眯 起眼看了很久,才点了点头:好,全了,刚好,感谢上帝。 过道里,医生皮鞋声“咔咔”作响,富有节奏。 手术室内,护士们忙碌地准备着。医生修了指甲,消了毒,把大家叫到一起,鞠了个躬:今 天的手术对我很重要,拜托各位了。众人愣了愣后,齐声道:一定。 十多分钟后,遇车祸的年轻人被送了进来。大家看了看,都低下了头。 ——瞳孔放大,呼吸停止……很明显,病人已经死亡!手术室内的温度好似刹那间降到冰点, 人们泄气了。 有人想为年轻人盖上白布,霍克医生摆摆手,手持两块电极板,为他做电击除颤,几次下来, 毫无起色。助手劝道:没用了。霍克医生一瞪眼:谁说的?! 助手一惊。印象中,医生话不多,尽管刻板了点,但从不冲人发火。 医生放下工具,用双手为病人胸外按压。十几分钟过去,医生额头的汗水被擦拭了好几次, 可年轻人依然没有血压。 看着老人手术帽外露出的白发,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医生在小镇的这家医院工作几十年 了,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曾经有大医院想高薪聘他,他没去,说等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后再说。 至于是什么心愿,他从未对人提起过。 助手抢过医生手里的活,大家轮流为年轻人除颤按压。半个多小时后,医生无奈地摆摆手: 都尽力了,谢谢。 医生解下口罩,面色就似眼前的白布一般,眼眸中满是无奈和哀伤。 上帝啊,医生明天就要退休,为什么要对他如此残酷?众人默默叹息。 医生走出手术室,步履沉重而迟缓,双腿仿佛綁上了沙袋。回到办公室,他取出笔记本,沉 思良久,找来红笔将刚才写的那三个数字圈住,随后缓缓写下几个字。 窗外,一只苍鹰无精打采地飞向不远处的丛林,头也不回。 那片丛林,医生再熟悉不过。那儿,埋葬着小镇的英雄弗兰克上校。 战争刚开始时,弗兰克的未婚妻死于入侵者的炮弹下。弗兰克医生放下手术刀,扛起了钢枪。 历经数百场大小战役后,他成了令敌军胆寒的将领。侵略者一宣布投降,上校就捧着鲜花去告慰 心上人,却被敌军卑鄙的狙击手夺走了生命。 弗兰克情侣安葬在小溪边,溪水清澈,长流不息。医生很喜欢去那边散散步,拔拔坟头的杂 草,或静静地坐上一会儿,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退休后的第三年,医生躺在养老院里,再也无法下地。得知消息后,小镇几乎所有的人都赶 来探望他,并劝他用药。医生淡淡地说:我的病,自己清楚,没必要浪费,这是上帝的安排。 医生的固执惊动了镇长。镇长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在战后缺医少药的年代,医生主动来到这 5 个不起眼的小镇。几十年来,医治病人就好像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可当小镇想回报他时,他却 拒绝了。人们突然间想起,甚至于他来自何方,也没一个人知道。 我已经决定了,请别让我带着遗憾去见上帝。医生对镇长说了很多,语调平静。走时,镇长 心事重重。 没过几天,医生去世了。 医生的墓地选在一片树林里,和弗兰克情侣相距三百余米。在他标记的地方,人们挖出了一 把锈迹斑斑的狙击枪。镇长派人把枪送到弗兰克上校纪念馆里。 医生的胸前,放着一张发黄的旧报纸,还有一本笔记本。旧报纸上,详细记述了弗兰克上校 的牺牲经过。笔记本上,则记录着一长串数字和名字,那些都是医生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重病患 者,总共有 292 个。而第 293 个,竟赫然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哈斯勒!当年打冷枪的,正是敌 军王牌狙击手、号称“丛林之鹰”的哈斯勒!战争中,有 293 人死在他枪下,其中大多数是指挥官、 反坦克手和机枪手。 这“幽灵”谁也没见过,也没有他的照片,战后不知所踪。 墓碑上,刻着“霍克医生之墓”几个大字,这是全镇人的意见。唯有这一点,他们没有遵从医 生的遗愿。 人们说,在天堂,没有人需要知道战争何时结束,因为那儿,永远不会有战争。 (《2018 年中国小小说精选》)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霍克医生在笔记本上写下“293”三个数字,这既设置了悬念,同时也为后面情节的 展开埋下了伏笔。 B.“窗外,一只苍鹰无精打釆地飞向不远处的丛林,头也不回”这一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出了在 宣布年轻人死亡后,霍克医生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C.霍克医生喜欢去安葬弗兰克上校的小溪边散散步,拔拔坟头的杂草或静静地坐一会儿,这些 都表现出了霍克医生对小镇英雄的敬仰之情。 D.小说结尾“因为那儿,永远不会有战争”,突出了战争带给人心灵的伤害,以及人们对和平宁 静生活的期待,深化主题,引人深思。 8.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的霍克医生形象。(5 分) 9.小说以“最后一个目标”为标题,有什么含意?结合全文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 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 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 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 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 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 6 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 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 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 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 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 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 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 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 利。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 “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 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 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 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 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 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D.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 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2)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7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4.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写田家生活,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特点写得 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B.前两联中,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色都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 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C.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写出 了诗人隐逸生活悠然自得的兴味,为结尾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D.尾联用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尚未能去心机绝俗念,仍在担心被人猜忌,在 享受山林之乐的同时,却也难以免除尘世的烦恼。 15.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赏析这一联的妙处。(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 (2)《琵琶行》中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明音乐由婉转流畅到冷涩不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韩 愈 在 《 师 说 》 中 指 出 : 老 师 和 学 生 不 一 定 要 高 下 分 明 。 就 其 原 因 , 他 说 : “ , ”。 (4)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用 , ,两句 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今接古,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有时候,看一些自媒体文章就会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是___________,分分钟就要被毁 掉的样子。比如,这样一些标题经常出现《抖音、快手,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外卖,正 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拼多多,正在毁灭年轻人》《被朋友圈毁掉的 90 后》……名单实在太长, 以至于如果继续罗列下去,可以凑成一篇万字长文。而这种担心年轻人会被新生事物戕害的心理 早已存在多年,当年有一些文章放到现在,可以改编成《邓丽君正在毁掉年轻人》《喇叭裤正在 毁掉年轻人》《琼瑶剧正在毁掉年轻人》。事实上,当年的年轻人( ① ),正如现在的年轻 人必然面对的命运。有人说,( ② ),也不代表负面影响就会__________。也有人说,年 轻人的自制力、学习力不仅被低估,而且新生事物的危害被高估,这说明思想解放依然是一个有 时效的。还有人说,鼓励创新的第一步,就是对年轻人的“吃喝玩乐”多一些包容心。时代变了, 而积极进取的方式也应__________。更有人说,改革开放已经 40 年,但许多人依然不明白市场 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的本质是:__________的变化。套用一句俗话,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本身。 8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或俗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弱不禁风 一发不可收拾 改弦更张 无穷无尽 B.弱不胜衣 一发不可收 改换门庭 无边无际 C.弱不禁风 一发不可收 改弦更张 无穷无尽 D.弱不胜衣 一发不可收拾 改换门庭 无边无际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①时间把他们“毁”成了中老年人罢了②即便有些平凡事物会带来负面影响 B.①只不过被时间“毁”成了中老年人罢了②即便有些平凡事物会带来负面影响 C.①时间把他们“毁”成了中老年人罢了②宁可有些平凡事物会带来负面影响 D.①只不过被时间“毁”成了中老年人罢了②宁可有些平凡事物会带来负面影响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也有人说,不仅年轻人的自制力、学习力被低估,而新生事物的危害却被高估,这说明思想 解放依然是一个有时效的。 B.也有人说,年轻人的自制力、学习力被低估,而新生事物的危害却被高估,这说明思想解放 依然是一个有时效的任务。 C.也有人说,年轻人的自制力、学习力被低估,而且新生事物的危害被高估,这说明思想解放 依然是一个有时效的。 D.也有人说,不仅年轻人的自制力、学习力被低估,而且新生事物的危害被高估,这说明思想 解放依然是有时效的。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得超过 15 个字。 (6 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 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______ __ ___。然 而,也有研究指出,②___ ______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 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___ ____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21. 下面是某一在校学生写给母校百年庆典的文章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 改。(5 分) 金秋十月,惊闻母校百年庆典,我夜不成眠!饮水思源,永难忘怀!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这几 年,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今年,是您百年诞辰!弦歌百年今又始, 桃李不言满庭芳。祝福您,我的母校!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学业有成!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蚕在蜕皮。 “疼吗,姐姐?” “你说呢?这是皮开肉绽哪!” “那,咱们究 竟为了什么?” “等你蜕完皮才会明白。”……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