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 MB
  • 2021-06-25 发布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二单元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人教部编版) (共44张PPT)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学习目标 1 2 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和内心活动,明白作者对五粒豆的不同态度。 3 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按照、舒适”等词语。 感受小豌豆在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4 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平实、仁爱和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安徒生( 1805—1875 ),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其童话创作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 《 拇指姑娘 》《 海的女儿 》《 野天鹅 》《 丑小鸭 》《 皇帝的新衣 》 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冰雪皇后 》《 影子 》《 一滴水 》 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的冷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代表作有 《 柳树下的梦 》《 单身汉的睡梦 》 等。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曾 cénɡ : (曾经)(曾几何时) zēn ɡ :(曾孙)(曾祖) 多音字 得 dé : (得到)(得天独厚) de :(跑得快)(不得了) děi :(得亏)(得做点儿事) 称 chèn : (对称)(称心如意) chēn ɡ :(称谓)(拍手称快) 钻 zuān : (钻孔)(钻木取火) zuàn :(钻石)(钻井) 词语学习 按照: 根据;依照 。 造句 : 按照老师的建议,他把作文重新修改了一遍 。 舒适: 舒服安逸 。 造句: 松鼠用它那蓬松的大尾巴当被子盖,温暖又舒适 。 揭晓: 公布(事情的结果) 。 造句 : 乒乓球比赛结果即将揭晓 。 词语理解 耐心: 心里不急躁,不厌烦 。 造句 : 老师总是耐心得解答每一位同学的问题 。 愉快 : 快意;舒畅 。 造句 : 每当遇到不愉快的事,他都会找爸爸倾诉 。 盘绕: 围绕在别的东西上面 。 造句 : 冬瓜的藤蔓盘绕在藤架上,形成一片绿荫 。 实际: 实有的;具体的。 造句 : 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实际行动,才有收获。 多义词:恐怕 ① 表示估计兼担心 。 造句: 这几条理由有点儿勉强,恐怕不能说服对方 。 ② 表示估计、推测。 造句: 他走了恐怕有十多天了 。 ③指害怕,担心。 造句: 他恐怕把事情闹僵,所以做出了让步。 多义词:预感 ① 作名词,指实现的感觉。 造句:看到前方拥堵的道路,他有一种会迟到的预感。 ② 作动词,指事先感觉。 造句:天气异常闷热,大家都预感要下暴雨。 反义词 舒适 —— ( 难受 ) 僵硬 —— ( 灵活 ) 虚弱 —— ( 强健 )   耐心 —— ( 急躁 ) 不曾 —— ( 曾经 ) 广大 —— ( 狭小 ) 近义词 生长 —— ( 成长 ) 舒适 —— ( 舒服 ) 僵硬 —— ( 僵直 ) 揭晓 —— ( 揭示 ) 盘绕 —— ( 环绕 )   广大 —— ( 宽大 ) 相称 —— ( 相配 ) 虚弱 —— ( 衰弱 ) 耐心 —— ( 耐烦 ) 愉快 —— ( 开心 ) 词语辨析 揭晓 揭示 相同点: 两个词都有“公布”的意思 。 不同点 : “揭晓”侧重于公布事情的结果或公布名单。 “揭示”侧重于揭开事实,公之于众,或者是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 运用示例: 1.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 )自然界中现成隐藏着的真实。 2. 听说明天就要( )录取名单了,我紧张得一夜都没睡着。 揭示 揭晓 朗读课文并为文章划分层次。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6): 写 豌豆们在豆荚中对外面世界的期待。 第二部分 (7—12): 写 五粒豆子对未来的期望和不同的经历 。 第三部分( 13—24 ):写第五粒豆子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生机,豆子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课文解读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豌豆为家庭,将豌豆说成是家人,将豌豆在豌豆荚中整齐排列的情景说成是“坐成一排”,体现了童话的拟人化的特点。 1.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童话故事怎样的特点? 2. 课文第 2 、 3 自然段是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段,承上启下。第 2 自然段承上,表明豌豆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觉悟,感应到了外面世界的召唤,第 3 自然段启下,也引出五粒豆子后面的经历。 3. 在未离开豆荚之前,这些豌豆有哪些共同特点? 躁动不安,对未来充满期望,对自己很有信心。 4. 五粒豌豆即将分别时,它们的梦想是什么? 第一粒:飞向广大的世界里。 第二粒:飞进太阳里。 第三粒、第四粒: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5. 第五粒豌豆虽然被青苔包裹得像“囚犯”。为什么却长得很好? 虽然这粒豌豆被青苔紧紧包裹着,没有任何自由可言,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吸收营养,同时避免被水泡涨,因此反而长得很好。 6. 简要概括五粒豌豆的最终结局。 第一粒:落在水笕里,最终被鸽子吃掉。 第二、三粒:也被鸽子吃掉了。 第四粒:掉在水沟里,泡得发涨。 第五粒:在裂缝里萌芽、开花,成为小女孩的小花园。 7. 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在最后一粒豌豆努力地发芽、生长和开花的启示下,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这句话也交代了最后一粒豌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生命价值的结果。 8. 在五粒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位?说说你的理解。 那粒掉进“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的豆子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给屋里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去了愉快和生机。 9. 课文第 21 自然段最后,“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女孩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这就使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这一天简直是一个节日”。 隐 喻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隐喻不像明喻那样直接出现“好像”“像”之类的比喻词,而是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巧妙地使用隐喻,对表现手法的生动、简洁、加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比明喻更加灵活、形象。如文中“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一句,就是用“走得最远”来隐喻成功或成就最大,让语句更简洁,也让表达更生动。 写法借鉴 在平时写作中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 ( 1 )隐喻一般用“是”“似”“变成”等连接 , 不用比喻词。一般形式是:甲是乙 / 甲变成了乙。 ( 2 )隐喻是一种比喻,也要符合比喻的相关要求 :①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 表现生命力旺盛的词语 。 生机勃勃 欣欣向荣 朝气蓬勃 生龙活虎 生意盎然 精力充沛 活力四射 神采奕奕 精神焕发 拓展延伸 2. 有关面对困难的名言警句。 ( 1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 2 )卓越的人有一大优点: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 3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能想的唯一的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课堂小结 本文描写了五粒豌豆的经历,通过其不同结局的对比,肯定了第五粒豌豆面对恶劣环境依然成长,用顽强的生命了感染生病的小姑娘并令其渐渐康复的行为,说明了通过自己改变他人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 结构图示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在豆荚里:期待外面的生活 豆 荚 裂 开 帮 助 他 人 实 现 价 值 第一粒:想要飞向广大的世界 —— 被鸽子吃掉 第二粒:想要飞进太阳里 —— 掉进水沟,被泡涨 第三、四粒: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 被鸽子吃掉 第五粒:掉进长满青苔的裂缝里 —— 感染生病的小姑娘 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