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2021-06-24 发布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铁肩担道义单元质量检测语文版必修4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单元质量检测(四) 论如析薪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训练(11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 D.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 解析:选C A项,“受”通“授”;B项,“知”通“智”;D项,“有”通“又”。‎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吾从而师之     B.而耻学于师 C.乃是朋邪之人尔 D.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 解析:选C 例句和C项的加点词都是名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游泳”和“与……结为朋党”。A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项,形容词作名词,众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进用谏臣,容纳言论 B.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C.禀之于天,不可勉强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解析:选C A项,“容纳”古义为“采纳”;今义为“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B项,“夫人”古义为“众人”;今义为“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不必”古义为“不一定”;今义为“不需要,用不着”。‎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夫正直者不可屈曲 A.以为不贤,亦不免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蚓无爪牙之利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解析:选D D项和例句均为判断句。A项,省略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3分)‎ ‎(1)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 10‎ ‎(2)在《劝学》中来看,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二、阅读能力训练(42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原 君(节选)‎ 黄宗羲   ‎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除:升职 B.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惭:惭愧 C.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固:巩固 D.禁人之窥伺者 禁:禁锢 解析:选B A项,除:去除。C项,固:本来。D项,禁:禁止。‎ ‎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10‎ B. C. D. 解析:选C C项,都是语气助词,表示肯定。A项,副词,有人/连词,或者。B项,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与动词。D项,介词,凭借/介词,由于。‎ ‎8.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第一段从人人都是有私利的入笔,把古之君王分为三类,赞扬了他们是备受艰辛而专门利人的。‎ B.第二段用写如今的君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产业,给天下百姓带来了许多苦难,语言犀利有力。‎ C.第三段以桀纣为例批判了小儒的谬论,认为他们是荒唐的,是被百姓称为“独夫”的一类。‎ D.文章在写作上采用对比手法说理,又在必要的地方使用事例论据,说理性很强,又浅显易懂。‎ 解析:选C C项,被称为“独夫”的是君王,不是小儒。‎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3分)‎ 译文:  ‎ ‎   ‎ ‎(2)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3分)‎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1)好逸恶劳,也和普通人的本性一样啊。‎ ‎(2)甚至废除对孟子的祭祀,这根由不是从眼光短浅的读书人那里来的吗?‎ ‎(二)拓展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大水上封事 岑文本 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今虽亿兆乂安 10‎ ‎,方隅宁谧,既承丧乱之后,又接凋弊之余,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辟犹少。覆焘之恩著矣,而疮痍未复;德教之风被矣,而资产屡空。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雍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故帝舜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是以古之哲王,虽休①勿休,日慎一日者,良为此也。‎ 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在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士,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游畋之娱;去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橐弓矢,而不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道,陛下之所常行。臣之愚昧,惟愿陛下思而不怠,则至道之美与三、五②比隆,亿载之祚与天地长久。虽使桑榖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 ①休:美善,福禄。②三、五:三皇五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B.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C.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D.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解析:选B 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伏惟,表示伏在地上想,上对下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C.陛下,是臣子对君主的尊称,唐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D.“三、五”即三皇五帝,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解析:选A A项,伏惟: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0‎ A.作者指出,开创事业艰难,但守住已经成就的事业更难,因而帝王都要居安思危,才能稳固基业。‎ B.作者认为,帝王只有实行仁政来养育人民,使人民生活安定,这样才能避免人民产生离叛之心。‎ C.作者引用了帝舜、孔安国、孔子的话来说明帝王与人民的关系,其目的是告诉帝王,人民是可怕的。‎ D.帝王如果把人民放在心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在遇到危机时能转危为安,国家也能长治久安。‎ 解析:选C C项,其目的是阐明实行仁政(休养生息)的重要意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3分)‎ 译文:   ‎ ‎   (2)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遣而系圣心哉?(3分)‎ 译文:   ‎ ‎   ‎ 参考答案:(1)知道了自己的过失要立即改正,接受规劝要像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迅速。做好事不要犹豫,发布命令一定要讲求信用。‎ ‎(2)况且雨水造成的灾害,是自然不变的规律,怎么能说是上天的谴责而牵动陛下忧心呢?‎ 参考译文:‎ 我听说开创拨乱反正的事业,它的成功是很困难的;守住已成就的基业,它的治理不容易。所以生活安定要想到危险,是为了稳定这个基业;(做事)有始有终,是为了巩固国基。现在虽然百姓平安无事,边疆平定安宁,既是紧接着丧亡乱离之后,又承接着衰败困乏之时,住户人口减少很多,田地的开垦又尤其少。覆盖(施予)的恩惠很显著了,可是创伤尚未恢复;德教的风气遍布全国,而财产仍然时常匮乏。因此古人用种树作比喻,年岁久远,则枝叶茂盛;如果种树的时间短,树根没有稳固,即使用沃土去培护它,有春天的阳光去温暖它,(只要)一个人动摇它,必然导致树枯萎。现在的老百姓,很类似于这种情况。经常给予包含养育,那就会一天天繁衍生息;一旦有征调徭役,就会随之衰败消耗;衰耗过分,人民就无法生存;人民无法生存,怨恨之气就会充塞;怨恨之气充塞,背离叛乱的思想就产生了。所以帝舜说:“可敬爱的难道不 10‎ 是君王?可怕的难道不是人民?”孔安国说:“人民把君王当作性命,所以君王值得敬爱。君王失去道义,人民会背叛他,所以人民可怕。”孔子说:“君王好比船,人民好比水。水能够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因此古代明哲的君王,虽有福禄(却)不敢淫乐,一天比一天谨慎,的确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希望陛下观看古今的事迹,考察安全与危险的关键,上以国家为重,下把百姓放在心里。选拔人才要仔细考察清楚,奖赏惩罚要慎重,起用贤良的人,贬退不贤的人。知道了自己的过失要立即改正,接受规劝要像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迅速。做好事不要犹豫,发布命令一定要讲求信用。保养精神性情,减少打猎的娱乐;反对奢侈实行节俭,俭省宫室建筑的费用。尽力求得国内安静,而不追求开辟疆土;收藏起弓箭,而不忘记军备。所有这几方面,虽是治理国家的常法,也是陛下所经常施行的。以我的愚昧,只愿陛下多思考而不懈怠,那么完美的道德可与三皇五帝比高,亿万年的帝位跟天地一样长久。即使桑树、构树作怪,龙蛇造成灾祸,野鸡在鼎耳上鸣叫,晋地的石头会说话,也能变祸为福,变灾难为吉祥。况且雨水造成的灾害,是自然不变的规律,怎么能说是上天的谴责而牵动陛下忧心呢?我听说古人有这样的话:“农夫劳动而君子治事,愚昧的人说话而明智的人择取。”妄自陈述肤浅的见解,我俯伏在下等待着刑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5分)‎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以从父临安为郎中,改刑部。坐累,谪岳州通判。久之,移随州知州,擢陕西佥事,历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举治行卓异,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大祲,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煮糜哺之。逾月,资遣还乡。初,镇守中官廖堂党于刘瑾,假进贡名,要求百端,继者以为常。充嗣言:“近中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走狗诸物,皆借名科敛。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及侵扣驿传快手月钱、河夫歇役之属,无虑[注]十余事,苛派动数十万。其左右用事者,又私于境内抑买杂物,擅榷商贾货利。乞严行禁绝。”诏但禁下人科取而已。‎ 十二年移抚应天诸府。宁王宸濠反,充嗣谓尚书乔宇曰:“都城守御属于公,畿辅则充嗣任之。”乃自将精兵万人,西屯采石。遣使入安庆城中,令指挥杨锐等坚守。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贼果疑惧。事定,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言其功。时已就进户部右侍郎,乃赐敕嘉劳。有建议修苏、松水利者,进充嗣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未几,世宗嗣位,遣工部郎林文霈、颜如瓌佐之。开白茅港,疏吴淞江,六阅月而讫工。语详《河渠志》。‎ 嘉靖元年论平宸濠功,加太子少保。苏、松白粮输内府。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寻改南京兵部尚书。七年致仕,卒。诏赠太子太保,谥康和。‎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有删改)‎ ‎[注] 无虑:大约,总共。‎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0‎ A.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B.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C.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D.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解析:选B 根据文意,应该是“皇帝采纳了李充嗣的进言”,所以应在“言”后断开,排除A、D项;“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意思是“又请求在常规赋税外完全免除每年为采办而征收的多余数额”,所以不应在“外”前停顿,排除C。‎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庶吉士,官名,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为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从父,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C.敕,即敕命、敕谕,本是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清时期,敕的范围扩大,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 D.白粮,与漕粮相对,明代主要由苏州、松江等府供纳。在用途上,漕粮主要为军饷,白粮则主要供应宫廷、宗人府,及用作京官的禄粮。‎ 解析:选C 不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李充嗣为官一方,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并多次被提拔;又因为平定朱宸濠有功,得到朝廷嘉许慰劳;又因为考核平定朱宸濠的功劳,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B.李充嗣直言敢谏,不阿从权贵。刘瑾的党羽假借进贡的名义向地方百般索求,李充嗣直陈其弊端,但朝廷只是下诏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的行为。‎ C.李充嗣勇救国难,竭尽臣责。宁王朱宸濠谋反,李充嗣亲率军队,抵御叛军,并巧用计谋使叛军疑惧,为最终平定叛乱立下大功。‎ D.李充嗣督治水利,卓有成效。兴修苏州、松江水利时,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仅用六个月就顺利完工,并写下《河渠志》加以记录。‎ 解析:选D “语详《河渠志》”的意思是“这件事详细记载在《河渠志》中”,并不是李充嗣写下了《河渠志》。‎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0‎ ‎(1)岁大祲,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煮糜哺之。(3分)‎ 译文:   ‎ ‎   ‎ ‎(2)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3分)‎ 译文:   ‎ ‎   ‎ 解析: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关键词:(1)大祲:大灾。帑金:库银。振:同“赈”,赈济。(2)传檄:传令。趣:催促。绐:欺骗。‎ 参考答案:(1)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 ‎(2)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 参考译文:‎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是给事中李蕃的孙子。考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初年,被授予户部主事。因叔父李临安是户部郎中,改任刑部。受牵连定罪,被贬为岳州通判。很久后,又改任随州知州,提升为陕西佥事,历任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多次升迁至右副都御史,并任河南巡抚。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过了一个月,又给钱遣送他们还乡。当初,镇守宦官廖堂与刘瑾结党,假借进贡的名义,百般索求,接任者以此为常事。李充嗣说:“近来宦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猎狗等物,都是借名征收。另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以及侵占克扣驿站差役月钱、河工歇工钱之类,大约有十多种,苛酷摊派动辄几十万。他们左右办事的人,又私自在境内贱买东西,擅自征收商人税利。请求严行禁止。”朝廷下诏只是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罢了。‎ 正德十二年改任应天各府巡抚。宁王朱宸濠造反,李充嗣对尚书乔宇说:“都城的守卫防御交给您,京城附近地区(的防卫)则由我来承担。”于是亲自率领精兵一万人,向西驻扎在采石矶。派人进入安庆城中,命令指挥杨锐等固守。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反贼果真疑虑畏惧。反叛平定后,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上报他的功劳。当时他已进升为户部右侍郎,于是赐予诏书嘉许慰劳。有人建议兴修苏、松水利,朝廷进用李充嗣为工部尚书并兼管水利事务。不久,世宗继位,派工部侍郎林文霈、颜如瓌协助他。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经过六个月后完工。这件事详细记载在《河渠志》中。‎ 10‎ 嘉靖元年,考核平定朱宸濠的功劳,加封太子少保。苏、松两地的粮食输送到内府。正德时迅速增加内使五千人,粮食也增加十三万石。皇帝采纳了李充嗣的进言,减少到原来的数额。又请求在常规赋税外完全免除每年为采办而征收的多余数额,由内府征收,用科道官监督,不要放纵内臣苛酷地勒索。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七年退休,去世。朝廷下诏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康和。‎ 三、表达能力训练(7分)‎ ‎18.清人史震林在《西青散记》里,记友人柯山论人生四憾:“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实事,老无令名。”此四憾确是对人生的一个精辟说明,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请分别用一句话阐释这“四憾”的现实意义。每句不超过20字。(4分)‎ ‎(1)幼无名师:   ‎ ‎(2)长无良友:   ‎ ‎(3)壮无实事:   ‎ ‎(4)老无令名:   ‎ 参考答案:(1)阐明少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2)说明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3)提醒人们不要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4)要求人生在世,要给社会、后辈留下好名声。‎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发散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①           。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②            ,用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鲁班从草拉破了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就是侧向思维。反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③            。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最后制成了发电机。‎ 参考答案:①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 ‎②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 ③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 四、写作能力训练(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困苦患难是由“识字”开始的,也是由“识字”发生的。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如果说“惑”便是“忧患”,那么“知”便是“识字”。一个人如果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就会对世事有所感悟,有所见解,有所联想,有所回味,因而也就有了“惑”,也就有了“忧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0‎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关系型材料作文。可以围绕知识和忧患的关系写作。因为有了疑惑,所以要学习知识,学习了知识便有了更多的疑惑,也会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愿景,因此,也就有了参与和改变的基础。而参与与改变的基础,便是更多的对所参与的事情的深入了解。如果只从知识一个角度入手,只要写出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人生、社会、自然等,也可以。如果只是从忧患的角度入手,只要写出忧患的来源,强调忧患的基础,也就是忧患是源于对事情的深入了解,亦可。‎ 10‎